第746天 三时教道次第菩萨广行-菩萨善戒经卷第五(下)

2024-04-29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

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菩萨地精进品第十三

 

云何菩萨性精进?性精进者,心勤精进,为摄善法故、为利众生故、为令众生得无上道故、为破颠倒故,以性精进故得身口意业善,是名性精进。

一切精进者有二种:一者世;二者出世。复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复有三种:一者庄严;二者摄取善法;三者为利众生

「庄严者,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懃精进庄严,若我能令一人解脱,于无量劫在地狱中受大苦恼,受大苦恼已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提已乃至能令一人解脱,亦当受于地狱之苦心不休息,是名庄严。

「菩萨具足庄严精进,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所得功德不可称计。何以故?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受大苦故。若为一人受大苦恼,尚得无量无边功德,何况乃为一切众生,是名菩萨庄严精进摄取善法。懃精进者,若为修行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懃精进者,名为不动,一切烦恼、一切恶业、一切邪见、一切苦恼不倾动故;亦名坚固,健庄严故;复名一切,知世方术及出世法故;复名具足方便,真实因缘修集道故;复名真实,得真实义故;复名为广,一切时中无休息故;复名调伏,懃修精进不生憍慢故。如是七事增长善法,是名摄取善法精进。以勤精进故,具足六波罗蜜勤精进法,于诸趣向菩提法中是近因缘无上无胜,是故如来于经中说:『阿难!懃精进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利众生懃精进者有十一种如戒中说

难精进者,菩萨摩诃萨不作衣想、不作食想、不作卧具想、不作我想、不作我所想、不作法想、不作道想、不作菩提想,亦为菩提懃修精进,是名难精进。于一切时一切国一切心懃修精进,是亦名难。不急不缓处中而行,是名难精进。难精进有二种因:一者悲;二者慧

一切自精进者有四种:一者离恶法;二者增长善法;三者莹磨善法;四者增长智慧。离恶法者,名菩萨摩诃萨懃修精进,未生恶法懃作方便令不生故。增长善法者,已生善法方便令增广故。莹磨善法者,懃修身口意业因缘,至心系念受持善法故。增长智慧者,若菩萨懃修精进,多闻修定增长智慧故,是名一切自精进。

善人精进者,菩萨为善法故懃精进时,设烧身首不以为热。菩萨修善法时懃行精进,尚自不觉地狱火热,况世间火。菩萨精进不多不少平等而行,增长精进善调御故。所以者何?心清净故、不休不息心不悔故、得大利益不颠倒故、毕竟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名善人精进。

一切行精进者,常懃精进、至心精进、智慧精进、不断精进、庄严精进、忍苦精进、不动精进、不时精进、不知足精进,菩萨成就一切行精进名为大力。常懃精进,安住善处坚固庄严,不休不息得于善法。欲心精进菩萨摩诃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至心欲精进菩萨摩诃萨,增长菩提心故。方便心精进菩萨摩诃萨,诸烦恼垢不污其心,以身为器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胜精进菩萨摩诃萨,为于善法不救身首火故。如是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求精进菩萨摩诃萨,求于世法及出世法诸方术故。学精进菩萨摩诃萨,速得世法及出世法故。

利他精进菩萨摩诃萨有十一种,如戒中说,不作犯意,犯已忏悔;

除精进及自利利他,如忍中说。

寂静精进者有十种:一者宜;二者修集;三者非动;四者坚持;五者一切时;六者缘三相;七者舍;八者不散;九者调御;十者趣向菩提。

「菩萨若起一切烦恼,为除病故随对治之,如贪欲起观不净相,瞋恚起时修于慈心,愚痴心起观十二因缘,思觉起时观阿那波那,破憍慢故观众生界,是名宜精进。

「菩萨精进非始非终,无量世中常得成就,是名修集精进。

「菩萨精进常懃修集亦如初得,是名非动精进。一切时中勤精进故,是名非动。

「菩萨摩诃萨常能亲近诸师长宿有德之人修学多闻,若修三昧思惟其义,懃行精进随顺听受,是名坚持精进。

「菩萨摩诃萨心不颠倒,宜修舍摩他时修舍摩他,宜修毘婆舍那时修毘婆舍那,宜修舍时修行于舍,是名一切时精进。

「菩萨善知定、慧、舍,时时修集三相,入相、住相、起相,不失正念至心精懃,是名缘三相精进。

「菩萨若闻诸佛菩萨懃精进故不可思议,闻已其心不自轻、不愁恼、不知足,是名舍精进。

「菩萨摩诃萨时时调伏诸根诸入,饮食知足,初夜后夜减损睡眠,至心不乱无有放逸,推求庄严发懃精进,修真实义心无颠倒随顺修道,是名不散精进。

「菩萨精进不急不缓所作事业处中而行,是名调御精进。

「菩萨一切精进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修性精进乃至寂静精进,悉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名一切精进。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世诸菩萨所持精进,悉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诸菩萨所持精进,亦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世诸菩萨至心不放逸所持精进,亦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趣向菩提精进。

 

菩萨地禅品第十四

 

云何菩萨摩诃萨性禅?菩萨若闻菩萨法藏、若思惟义、若世间禅出世间禅,系心一处定智分等修集于道,是名性禅。

一切禅者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是二种复有三种:一者入禅现在受乐;二者入禅增长菩提;三者入禅利益众生。

「现在受乐者,菩萨摩诃萨破诸疑网身心寂静,受远离乐坏诸憍慢,不贪着味离一切相,是名入禅现在受乐。

「入禅增长菩提者,菩萨摩诃萨禅定有种种缘,不可思惟、不可称计、无有限量,摄十力性得种种三昧,如是三昧一切声闻辟支佛等尚不识名,况能修集。复有共法,所谓八胜处、十一切处、四无碍智、愿智无诤智顶智,增长如是共有法故,是名入禅增长菩提

「入禅利益众生者,有十一种,如戒中说。菩萨摩诃萨修具如是十一种禅,能化众生破苦烦恼,修集善法种种智慧,知恩报恩,能救众生种种苦恼,能施一切所须之物,善知方便能畜弟子,能使弟子随意受行,如是等禅名一切禅。

难禅者有三种:一者菩萨摩诃萨入禅定时所受快乐,胜于一切世间之乐及出世乐,为众生故舍禅定乐受欲界身。二者菩萨摩诃萨修集禅定,无量无边阿僧祇等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修集三昧,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不能知其所入境界。三者菩萨摩诃萨禅因缘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难禅。

一切自禅者有四种:一者共觉观;二者共喜;三者共乐;四者共舍,是名一切自禅。

善人禅者有五种:一者无爱;二者共慈;三者共悲;四者共喜;五者共舍,是名善人禅。

一切行禅者有十三种:一者善无记;二者神足;三者趣舍摩他;四者趣毘婆舍那;五者自利;六者利他;七者得五神通功德禅;八者辞因缘;九者义因缘;十者舍摩他相因缘;十一者毘婆舍那相因缘;十二者舍相因缘;十三者现在受乐行因缘,是名一切行禅。

除禅者有八种:一者菩萨入三昧时,能除众生种种苦毒,所谓暴风雹雨热病鬼病,是名为禅。二者若入三昧,能治众生身中四大不调适苦,是名为禅。三者若入三昧,能于亢旱飢馑之世施降甘雨,是名为禅。四者若入三昧,能令众生离种种怖,所谓人怖鬼怖水怖陆怖,是名为禅。五者若入三昧,能施旷野飢乏众生水浆饮食所须之物,是名为禅。六者若入三昧,能施贫穷困苦之人种种所须,是名为禅。七者若入三昧,能破十方众生放逸,是名为禅。八者若入三昧,能破众生种种疑网,是名为禅。是名除禅。

自利利他禅者有九种:一者入禅因神足故调伏众生;二者入禅因他心智故调伏众生;三者入禅因真实说故调伏众生;四者入禅为恶众生示地狱苦;五者入禅令失瘖者语;六者入禅令失念者念;七者入禅随顺解说十二部经、菩萨法藏、菩萨摩夷,为法久住;八者入禅能教众生种种世事,书疏算数读诵书印金木瓦匠;九者入禅为施大光明破三恶众生苦恼。是名自利利他禅。

寂静禅者有十种:一者世法寂静净;二者出世法寂静净;三者方便寂静净;四者根本寂静净;五者上寂静净;六者入寂静净;七者住寂静净;八者起寂静净;九者自在寂静净;十者烦恼智慧二障寂静净。如是十种寂静净,名为净禅。菩萨修集如是十种,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为得无上菩提果故。过去未来现在菩萨皆修是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地慧品第十五

 

云何菩萨性慧为一切智故分别法界,是名性慧。又复善学五种方术,所谓内方术、因论、声论、医方、一切世事,是名性慧。

一切慧者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是二种复有三种:一者知如实,如实知五种术、知三聚众生、知利益众生方便、知法界不可说、知四真谛无我无我所,于诸法界无有觉观,观诸法界其心平等,不舍不着不常不断说于中道,是名智慧。二者知世间事及出世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名智慧。三者观深法界分别演说,为利益众生故,是名智慧。是名一切慧。

难慧者有十一种,如戒中说。为调众生故善知其心,是名难慧。知一切法界无有障碍,是名难慧。为诸众生说深法界,是名难慧。善知无我及无我所,是名难慧。

一切自慧者,若能受持读诵解说声闻法藏、菩萨藏故则得修智,因修智故得智慧力,智慧力故知可修不可修、可作不可作,至心观无量事,是名一切自慧。

善人慧者有五种:一者因闻正法故得;二者因思惟正法故得;三者因自利利他故得;四者因不颠倒见法处所故得;五者因破烦恼故得。复有五种:一者能知微细甚深义故;二者修集禅定知法界故;三者共慧庄严得智慧故;四者从佛菩萨来故;五者具足获得寂静之心乃至毕竟心故,是名善人慧。

一切行慧者有十三种:一者苦智;二者集智;三者灭智;四者道智;五者尽智;六者无生智;七者法智;八者比智;九者世智;十者通智;十一者因智;十二者力智;十三者初心智,是名一切行慧。

除慧者,谓四无碍智世智出世智,破一切闇故,是名除慧。

自利利他慧者,如初五术中说,以是五术因缘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自利利他慧。

寂静慧者,为真实故修集、为众生故修集、为得义故修集、为知因果故修集、为破颠倒故修集、为善知方便故修集、为知作不作事故修集、为知烦恼故修集、为毕竟得故修集,是名寂静慧。菩萨具足如是十慧,名智名慧、亦名毕竟、亦名真实、亦名无量慧。以是无量慧因缘故菩萨具足般若波罗蜜,具足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佛经中,有具足般若、有不具足,当知十种,性乃至寂静。或说一波罗蜜、或说二三四五六,若说一则摄于六,乃至说六亦摄于六。若有众生闻一一中十种名字,信受奉持读诵书写,分别广说教化众生,毕竟当得具足成就六波罗蜜。

 

菩萨地软语品第十六

 

云何菩萨性软语?菩萨摩诃萨欢喜语、乐闻语、实语、法语、义语、利众生语,是名性软语。

一切软语者,菩萨摩诃萨若见有人初未相识,见已软语先意共谈,若见前人端正有德胜于己者,不怀妬心破于憍慢敬意问讯:『四大安不?道路疲极不?苦恼不?善来相见。』为施床座、给施浆水,为行世法故、随众生意故。菩萨终不为诸众生说麁恶语,所谓死杀破坏劫夺失物,唯说善语,所谓汝儿息长大今已娉pìn娶,财物滋息谷米丰fēng熟,智慧成就,信戒施进广博多闻。菩萨具足如是法语为利众生,是名一切软语。解析软语者有二种:一者随世;二者随出世。世者有二:一者下世;二者上世。出世有二种:一者正法自利出世;二者正法利他出世。菩萨摩诃萨为下上世法软语、为自利利他出世软语,是名解析软语

难软语者,若有众生来害菩萨,菩萨于彼生于子想,至心软语谓打者骂者劫者。又难软语,菩萨摩诃萨常为痴人软语说法,身口意业多受众苦;虽受大苦续复教喻,汝好懃学后当如我或复见胜,是名难软语。复次菩萨见有瞋人妬人悭人,不受师教、欺诳师长父母宿德,恶害邪见贼栴陀罗,与共软语不生恶心,是名难软语。

一切自软语者有四种:一者为破烦恼因缘故软语;二者为生人天因缘故软语;三者为增长善法因缘故软语;四者为说庄严菩提因缘故软语。复有四种:一者说四真谛令彼解故;二者破四倒故;三者破放逸故;四者破疑心故。是名一切自软语。

善人软语者,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时,有因缘故说法,所谓为解说因缘故说法、为庄严菩提因缘故说法、为神足因缘故说法、为持戒因缘故说法,是故诸法从缘故生、从缘故灭,是名善人软语。

一切行软语者,若说法时有可听者、有可遮者,以柔软语随顺法性说字不倒,有恐怖者能以软语令除恐怖,有求乞者亦以软语许之施与,是名一切行软语。

除软语者,离口四恶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见则言见、闻则言闻、知则言知、识则言识,不见不闻不识不知亦复如是,是名除软语。

自利利他软语者,若见受苦之人为说软语,若以软语教化众生,或以软语教诫众生,或以软语教令正见,或以软语教令行施,或以软语教令正命,或以软语说于正法,是名自利利他软语。

寂静软语者有二十种,如初性力品中说。

 

性利他者,若菩萨摩诃萨为教诫他分别戒义、说如法住义,怜愍众生修集悲心,至心教化调伏众生,是名性利他。

一切利他者,未熟众生令解脱故,得现世乐及他世乐教出家者,是名他世乐。说法教令破欲界结,是名现在他世乐。以破欲界诸烦恼故身心寂静,身心寂静故受安乐,是名一切利他。

难利他者有三种:一者若有众生未种善根、未有善因难教化者,是名难利他。二者若有众生多饶财宝势力自在,贪心悭悋难可教化。何以故?放逸故。是名难利他。三者若有外道邪见难可教化。何以故?痴狂故。能化如是等得利益故,是名难利他

一切自利利他者有四种:一者未有信者教令生信;二者未有戒者教令持戒;三者悭贪之人教令修施;四者愚痴之人教令得慧,是名一切自利利他。

善人利他者,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令知真实、知时知义、知柔软语,教化修慈,是名善人利他。

一切行利他者,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可赞叹者则以美言赞叹,可呵责者则以苦言呵责。若有众生于佛正法破信心者则能调伏,未入佛法者教令得入,已得入者为说正法,令彼善根得增长故,调伏安置于三乘中。根已熟者为说解脱,乐声闻者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有善庄严者教令庄严,无定性者教定性心。是名一切行利他。

除利他者,若有众生无惭愧者教令惭愧,麁犷之人教令修心,为妬嫉者除坏妬心,为悭贪者除断悭心,为疑心者除破疑网,是名除利他。

自利利他者,菩萨摩诃萨常以十善教化众生,是名自利利他。

寂静利他者有十种善,内寂静有五种,外寂静亦有五种。

「内五种者:一者净;二者不转;三者次第;四者遍有;五者随顺善法。净者,菩萨不以恶法不净法不善法用教众生,是名为净。不转者,菩萨于解脱中不说非解脱,清净法中不说不净,不颠倒中不说颠倒,是名不转。于非解脱不说解脱,不净法中不说清净,颠倒法中不说非倒,是名不转。次第者,菩萨见有痴者说浅易义而调伏之,中根之人为说中法,利根之人为说上法。先说惠施、次说持戒、后说智慧,是名次第。遍有者,菩萨说法之时不观众生种姓贫富,随力随智而为说法,令彼众生得安乐故,是名遍有。随顺善法者,观诸众生应得下中上法随为说之,是名随顺善法。

「外寂静五事者:一者菩萨摩诃萨修集无量慈心为众生故;二者受无量苦为众生故;三者得大喜见诸众生得利益故;四者得大自在犹属众生如僮仆故;五者有菩萨具大威德,犹故谦卑如栴陀罗子故。是名内外寂静利他。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同利?菩萨摩诃萨既自成就具足善法,复以此法转劝众生,是名菩萨同利。

「菩萨摩诃萨为同行故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善法心坚难可倾动。何以故?众生谛知菩萨成就是善法已转以劝我,为欲令我得安乐故。若修善法得恶事者,菩萨摩诃萨终不自修以劝于我。菩萨劝化无量众生同己利时,无有一人能说菩萨自不成就而劝于人,亦无有言:『汝自不善,云何劝他令行善法?』复次菩萨有自成就不能劝他、有自不成而能劝他、有自成就能劝于他、有自不成亦不劝他。自成就不劝他者,同师同学同法同德不显己功,是名自成不劝于他。自不成就而能劝他者,菩萨若见诸恶众生行于恶法,栴陀罗人乃至畜生,为调伏故同彼受身同于事业,破恶业故,是名自不成就而能劝他。有自成就能劝他者,菩萨摩诃萨自成善法,亦劝他人令成善法,破于憍慢轻心转心,是名自成能劝于他。有自不成不劝他者,若菩萨自放逸故,不能教化调伏众生,菩萨摩诃萨以六波罗蜜自庄严身、以四摄法庄严众生,菩萨摩诃萨以六波罗蜜自调其心、以四摄法调众生心,身口意净故菩提数法净,自身净故众生心净,成就善身心故,名为无上无胜无共。以此无上无胜无共教化众生,是名同利。

「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于时于物悉无分别。于众生中无分别者,菩萨为众生故行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求诸善法。于时无分别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为众生故,懃心精进求于善法。于物无分别者,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受畜杂物,然于此物心无贪着。以是三无分别因缘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甘乐修集一切善行心无悔退,以修集因缘故,能坏众生邪法邪见、自所修学善根增长,至心观察善行功德,一切邪见不能沮坏,终不求于转轮王身、释身、魔身及以梵身,不求恩报利养名誉长寿身乐。菩萨修集如是等法,则得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名同利。

菩萨摩诃萨修同利时,心不动坏,清净寂静,大明无翳。菩萨摩诃萨住净心地,具足成就无上善法光明善法。光明善法者,菩萨摩诃萨所行善法,一切无有能呰毁者。

「菩萨摩诃萨心不动者,所修善法无有动转,日夜增长如初生月。

「寂静善法者,菩萨所得三昧寂静同于如来,垂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摩诃萨一切施戒一切四摄因缘故,得金刚身、得法身果。

「菩萨摩诃萨难施难戒因缘故,获得如来不可思议功德妙果。

「一切自施戒因缘故,得诸人天所奉供养果。

「善人施戒因缘故,于众生中为无有上。

「一切行施戒因缘故,获得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除施除戒因缘故,得坐道场菩提树下,魔王眷属不能倾动。

「自利利他施戒因缘故,获得如来常乐解脱。

「寂静施戒因缘故得四寂静果,所谓身寂静、缘寂静、心寂静、智寂静,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五智、三昧,为众生故数有十八不共之法,利智慧故乃有无量不共法数。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