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天 三时教道次第菩萨广行-菩萨善戒经卷第一(下)

2024-04-19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20240419(早课)

(分段读诵下)

菩萨善戒经卷第一

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

菩萨地善行性品第二

 

「菩萨摩诃萨修集圣行,行于善果。菩提之道有十法,则能摄取一切善法。何等为十?一者支;二者翼;三者净心;四者行;五者有;六者因;七者器;八者地;九者方便;十者住。

云何名支?谓菩萨性。菩萨性者,谓初发心及三十七品。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乃是一切善法根本,是故名支。因此发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因。因初发心决定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性。菩萨摩诃萨因初发心故,得修行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离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六波罗蜜故,则得修行智慧庄严、福德庄严,修三十七助道之法,是故,菩萨发菩提心名之为支。菩萨摩诃萨随发心行具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支。

「菩萨摩诃萨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懃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当知非因发心懃修精进有菩萨性,以是义故,菩萨性者名之为支。

「菩萨虽有菩萨之性,若不发心懃修精进,则不能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菩萨性,发菩提心懃修精进故,则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菩萨性者名之为支。

又复支者名因,亦名为梯、亦名增长、亦名庄严、亦名依凭、亦名次第、亦名进行、亦名室宅。以是义故,性名为支。

云何名性?性有二种:一者本性;二者客性。言本性者,阴界六入次第相续无始无终法性自尔,是名本性。言客性者,谓所修集一切善法得菩萨性,是名客性。而此经中以是二种名之为性,是二性者名之为支。

又复性者,亦名为子、亦名为界、亦名为性。复有二种:一细、二麁。所言细者,无因而得。无因得果,故名为细。所言麁者,有因而得。从因得果,故名为麁。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是二种性者,胜于一切声闻缘觉,况诸外道。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得名为胜。何故名胜?以清净故。清净有二:一净智障;二净结障。声闻缘觉净结障故名为净,非净智障。菩萨摩诃萨具足二净,以是义故,菩萨性者得名为胜。

菩萨摩诃萨复有四事胜于声闻辟支佛等:一者根胜;二者行胜;三方便胜;四得果胜。

「言根胜者,菩萨摩诃萨本性猛利,缘觉性中、声闻性钝,是名根胜。

「言行胜者,声闻缘觉为自度故修集善法;菩萨之人不自为己,但为众生修集善法,施众安乐大悲怜慇,是名行胜。

「方便胜者,声闻缘觉唯能了知阴界诸入,不能了知十二因缘及处非处;菩萨方便则能善知一切诸法,是名方便胜。

「言果胜者,声闻自得声闻菩提,缘觉自得缘觉菩提,菩萨自得菩萨菩提,是名果胜。

菩萨性者有六种印,以是印故,一切众生则得识知此是菩萨。何等为六?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以何义故檀波罗蜜名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本性能得如是舍心,于诸财物若多若少心不贪着,欲施施时及行施已悉生欢喜,随所施物若多若少心无疑悔,若少施时亦无羞愧,若无财时常赞叹施。见有悭者能破其心,见行施者心生欣庆,欢喜踊跃如见父母。见来求者深自庆幸,若无财物应以身业供给长老父母诸师,应以喜语、软语、法语、实语、正语,除破众生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若有人问犹不说人长短过失,况于无问而自说耶。若有众生怖畏王贼水火之难能为救解,知恩念恩受恩能报。受他寄付不令他疑,若是重宝心不贪着。于己物中心无悋惜,能食能衣惠施于人。能调欲心、耽䤄之心、调戏等心、贪伎乐心,修集惭愧。虽获大宝不生贪喜,是名檀波罗蜜菩萨性印。

「云何尸波罗蜜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身口意业性自净软,于众生中不起恶心恚害之心。若因客尘诸烦恼等造作众罪,作已心悔,深生惭愧发露忏悔。于诸众生起怜愍心作一子想,终不以手若杖若石加于一切。心常求觅真善知识,志乐供养父母师长耆旧宿德。破坏憍慢先意问讯,知恩念恩。若有乞者软语慰喻。不以幻术诳惑众生,终不乐以非法活命。常憙修集一切功德,教诸众生广修福业。见诸众生所受诸苦,断其命根打缚闭系飢渴寒热,菩萨尔时观彼受苦如己无异。护持佛戒乃至轻微尚不故毁,况余重者。能以十善教化一切,不乐见闻诸恶众生鬪dòu诤骂詈。所有三业常为众生,终不自为。若有众生具戒忍慧,乐与同行得柔软心。无有害心、无不忍心,心常敬重所有诸戒。不诳众生,无有两舌及无义语。虽无问者尚赞人善,况有问者而当不说。尊重宗敬正实之语。是名尸波罗蜜菩萨性印。

「云何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观诸众生,若有来打我是身者,我则不应加恶报之。何以故?我身非身,所谓身者名为真实,真实之身则不可打。而我此身是和合身,和合身者所谓不净,于和合中少分见打多无所损,多无所损何故不喜?瞋chēn者少分有瞋多分不瞋,多不瞋故云何名瞋?若和合打和合受者,谁打谁受?譬如二物相触出声。若我瞋者应当自瞋。何以故?以业缘故而得此身,以是身故受是楚毒。譬如有的,箭则着之。我若增长是瞋心者,则不能观善恶等法。若不能观善恶法者,必定当堕三恶道中。以是义故,若打若骂不应于他生瞋恨心。如是观已,是名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复次若见有打骂者,应于是人生一子想,心无怨恨,是名羼提波罗蜜菩萨性印。

「云何毘梨耶波罗蜜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懃修精进,晨起夜寐不乐眠卧,终不观于寒热飢渴恐怖欢喜。凡所造作若是世事及出世事,要令究竟终不中废,事若未果终不中悔。虽得他人恭敬供养,于己所修不休不息。于自己身不起轻心,言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见世间难为之事终不退缩。是名毘梨耶波罗蜜菩萨性印。

「云何禅波罗蜜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至心乐观诸法实义,乐住寂静及无人处,乐离恶人增长善法,见乐静者欢喜恭敬。虽有烦恼本性轻微,所有善心终不为于诸恶觉观之所破坏,修集慈心视怨如子。若见众生受大苦恼,生于悲心,随其己力而为除断,愿诸众生悉令安隐。身设受苦不生忧恼,若失身命及以财物、若系若缚若打若摈,能自晓喻不失正念生于忧苦。专心听法书写受持读诵解说,若他忘失能为诲示。以如是等至心因缘,于后世中不忘法界,是名禅波罗蜜菩萨性印。

「云何般若波罗蜜菩萨性印?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世间之事,知诸方术及诸众生所有言说。虽知此事,心不迷谬亦不放逸,不为外道之所诳惑,不随邪见所说义理,是名般若波罗蜜菩萨性印。我今粗略说麁印相,后细印相诸佛所知。

菩萨性者不可思议,成就具足诸功德事,清净真实具足净法。是故名上,亦名不动,亦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印。菩萨摩诃萨若不覩见恶法过患,则不得修一切善法。菩萨摩诃萨修上善时,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三恶道,犹故胜于恶道众生。何以故?菩萨性故。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恶道者,能速破坏疾得出离;如其不出,不同恶道受于重苦。若受苦时,于诸众生犹生大悲,以性因缘故得悲心。是故菩萨胜于一切三恶众生。

菩萨摩诃萨以四烦恼因缘故破坏净法。何等为四?一者利重常恒;二者以是二结,亲近恶友;三者若于师所王主怨贼而生怖惧,故失善心起于烦恼;四者为身命故作诸恶法。以是四法,虽有菩萨摩诃萨性,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四事,虽有菩萨摩诃萨性,亦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四?一者不值善友佛及菩萨不谬说义者;二者虽值善友佛及菩萨,错谬解义,不学菩萨所有禁戒;三者虽值善友佛及菩萨,随顺解义,不能学持菩萨禁戒;四者虽值善友佛及菩萨,随顺解义,学菩萨戒,善根未熟,未得具足庄严菩提,是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虽有菩萨之性,若不具足如是四事,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复具足如是四事,无菩萨性而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无有是处。

 

菩萨地发菩提心品第三

「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立大正愿,作如是言:『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槃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具足般若大智,是则名为自利利他。』是故初发菩提心者,则得名为菩提因缘,众生缘因、正义缘因、三十七助道法缘因,摄取一切善法根本,是故,菩萨名善大善、名实真实,亦名一切众生善根,能破一切身口意等三业诸恶。一切世间所有誓愿及出世愿,无有能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誓愿无胜无上。

「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有五事。何等为五?一者性;二者行;三者境界;四者功德;五者增长。是名为五。菩萨若能发菩提心,则得名为菩萨摩诃萨,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修大乘行。是故初发菩提之心,则能摄取一切善法。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随行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发心终不能得,是故发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本。

「菩萨摩诃萨见苦众生心生怜愍,是故菩萨因慈悲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菩提心修三十七品,因三十七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发心名之为支。发菩提心故行菩萨戒,是故发心为菩萨戒支。是故发心名根、名因、名摄、名果亦名为子。菩萨发心复有二种:一者毕竟;二者不毕竟。毕竟者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无退失,不毕竟者则有退失。退有二种:一毕竟退;二不毕竟退。毕竟退者,终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能推求修集其法。不毕竟者,求菩提心、修集其法。

是菩提心有四种因。何等为四?一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见若闻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尔时则生信敬之心,作是念言:『佛菩萨事不可思议。若佛菩萨不思议事是可得者,我亦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至心念于菩提,发菩提心。

「二者、复有不见诸佛菩萨不思议事,唯闻诸佛菩萨祕藏,闻已即生敬信之心。得信心故,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大智故发菩提心。

「三者、复有不见诸佛菩萨不思议事,亦不闻法见法灭时,便作是念:『无上佛法能灭众生无量苦恼、作大利益,唯诸菩萨能令佛法久住不灭。我今亦当发菩提心,令诸众生远离烦恼诸大苦事,护持佛法久住于世。』为住世故发菩提心。

「四者、复有不见佛法灭时,唯见恶世诸众生等,具重烦恼贪恚痴等,无惭无愧悭悋嫉妬,愁忧苦恼不信懒惰。见是事已寻作是念:『大恶世时众生大恶不能修善,如是恶时尚不能发二乘之心,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今当发菩提之心,发是心已乃当教化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菩萨于此恶世恶众生中发菩提心。

复有四因发菩提心。何等为四?一者性具足;二者善友具足;三者慈心具足;四者观生死苦具足圣行,不畏菩提难行苦行。

「性具足者,菩萨性自具足、善友具足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善友诸根完具具大智慧,能示善恶不行邪道,是名善友具足。二者心不放逸,能破放逸、能闭恶道。三者自能具足菩萨禁戒转以教他。四者不以下道转他上道,不以小乘转他大乘,不以修福转他定慧。

「具足慧心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或有世界有苦恼处,或有世界无有苦恼苦恼之处,菩萨发愿往生其中,或见受苦若身自受,生于慈心为破其苦。二者生地狱中,或见受苦若身自受,亦生慈心为破其苦。三者生饿鬼中,或见受苦若身自受,亦生慈心为破其苦。四者生畜生中,或见受苦若身自受,亦生慈心为断其苦。

「具足慈心复有三种,谓上中下。上者复有四事:一者观生死苦;二者修慈悲心无有终始;三者性勇健心;四者得智慧心。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不放逸;二具足戒;三能忍辱;四者至心专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二者于怨亲中无有分别;三者得坚信心;四者修行圣行。是为四。

「修集慈心有四种力。何等为四?一者内力;二者外力;三者因力;四者庄严力。

「菩萨摩诃萨至心专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内力。

为欲化度诸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外力。

「能于无量阿僧祇劫修集善行,师事诸佛及诸菩萨,是名因力。

「菩萨摩诃萨乐近善友、听受正法、思惟其义、如说修行,是名庄严力。

「若菩萨摩诃萨以是二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正心、不动心、不退心、不转心,所谓内力、因力。若以外力及庄严力发菩提心,是名不正心、动心、退心、转心。

「菩萨转心有四因缘。何等为四?一者性不具足;二者恶友具足;三者于诸众生不具悲心;四者不能观察生死过患。

「菩萨摩诃萨初发菩提心有二事不可思议。何等为二?一者于诸众生作眷属想;二者无众生想。菩萨常以智慧观察,唯是众生,众生属谁?是名为二因。是二心能令菩萨无有退转。

「初发菩提有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为施众生安隐;二者为施众生快乐。以诸善法化诸众生令离恶法,是名安隐。能以财物账给众生令离贫穷,所谓衣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是名快乐。

「不退菩萨有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性庄严;二者专心受持庄严。常念欲令众生安乐,是名性庄严。终不退转菩提之心,因是至心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是名受持庄严

「不退菩萨出生福德有二处。何等为二?一者菩提之心;二者众生受苦。如是二事名大善法聚。

「初发坚心菩萨又有二事,胜于一切声闻缘觉。何等为二?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所修善法,是名为因。因行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果。如是因果胜于一切声闻缘觉。

「不退菩萨有二大事。何等为二?一者发是心已即为一切无量众生而作福田,为作父母师长和上生大怜愍,以怜愍故行住坐卧若眠若寤,常为诸天之所守护,如转轮王常为五百青衣鬼神之所守护。不退菩萨亦复如是,以怜愍故若更受身无有病苦。二者发心菩萨常为众生之所乐见犹如父母,一切众生于菩萨所身口意业柔软无恶。是名为二。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不失正念,于诸众生不起害心,不食肉、不欺诳,常以善法教化众生,众生不受不废不愁,能自调伏亦能调他,随其所化众生之处,皆悉能令滋长福业。若以客尘烦恼因缘,堕三恶道能速得出。虽同受苦不生楚毒,见受苦者心生悲愍。菩萨初发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菩萨地利益内外品第四

 

「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云何名为菩提之行?菩萨若于此彼之处,若学若教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戒闻思惟是名菩提行。菩萨摩诃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何等为七?一者内义;二者外义;三者真实义;四者不可思议义;五者调众生义;六者自熟佛法义;七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七。

云何内义内义有十。何等为十?一者真实义;二者为他义;三者调伏义;四者安隐义;五者快乐义;六者因义;七者果义;八者现在义;九者他世义;十者毕竟义。

「菩萨摩诃萨为他事故,是名内义。

真实义者,知烦恼性及对治门,以己乐具施于众生,志常修集无上正道;凡所求索以安众生,既得财物心无贪悋,能以供养佛法众僧父母师长;于千万里求佛经典及菩萨藏,既得法已广令流布不生祕悋;虽解深义不生高心,为生天上说持戒利、为转轮王说布施德、为二乘道说修三昧、为得世间大果报故教令供养佛法僧宝广修福业、为贪心者而说贪事、为欺诳者说欺诳事、为非法人而作僮仆。菩萨摩诃萨作是事已,是名真实义。

「菩萨摩诃萨所有自利悉为众生,是名他义

「菩萨摩诃萨凡所演说,悉为破坏众邪异见,谓无因果破戒之人不见过故,为说种种毁禁之过,为破三恶而演说法;若有退禅及善法者,为不退故而为说法,为欲增长诸善法故而为说法;欲令众生得自在故而为说法,欲令十方世界众生得善神足而为说法,是名调伏义。内义者名为外义,外义者亦名内义;内外义者名调伏义,调伏义者亦名内外义。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念处、五智、三昧,是名真实义。真实义者名内外义。内外义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自调;二者调他。菩萨摩诃萨善知方便,是名调伏义。菩萨所行一切善行,名调伏义。云何复名内外义?内外义者有五事。何等为五?一者净于他身;二者长他善法;三者现在利益;四者他世利益;五者坏他烦恼。若菩萨摩诃萨随所修善若多若少以教众生同己所得是名调伏义

「菩萨摩诃萨既自安隐,复己安隐施于众生,所谓若出世及以世间、若欲界若禅定,是名安隐义。安隐义者亦名内外义,亦名调伏义,亦名真实义。菩萨摩诃萨内外义者,有现在乐非他世乐、有他世乐非现在乐、有现在他世乐、有非现在非他世乐。内外义者复有四种,有人受法现世受乐他世受苦、有人受法现世受苦他世受乐、有人受法现世受乐他世亦乐、有人受法现在受苦他世亦苦。菩萨摩诃萨若说涅槃及大涅槃八圣道分三十七品,说世间道出世间道,是名安隐义。安隐义者名内外义,内外义者名为正义,正义者名无上义、无胜义、安隐义、常乐义。菩萨摩诃萨受常乐者,能作内外义、正义、调义、安隐义。

云何名快乐义?快乐义者有五种。何等为五?一者因乐;二者受乐;三者断受乐;四者远离乐;五者菩提乐。

「云何因乐?因内外触,因触因缘故有受乐,是名因乐。因行善法得他世乐,是名因乐

「云何受乐?从因因缘,身得增长、心得安隐,是名受乐。受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无漏有二种:一者学地;二者无学。有漏有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有内外入,故有六触。六触有二:一者身乐;二者心乐。五识共行名为身乐,意识共行名为心乐。

「修集圣道断诸受故,道德增长无有诸受,名断受乐。

「永离烦恼身心无患,名远离乐。受常乐故,名菩提乐。

「或有说言:无想定者名为断乐。是义不然。何以故?不断受故。

「远离乐者有四种:一者出家乐;二者寂静乐;三者断乐;四者菩提乐。

「世间之人多有忧苦,永断是苦名出家乐。

「断欲界贪名寂静乐,永断烦恼名为断乐,

「受常乐故名菩提乐。菩萨常能施众生乐,名菩提乐。菩萨摩诃萨自受常乐,转施众生,名菩提乐。

「何故名因乐?是乐因故名为因乐,不名受乐。

「受乐者,不名因乐,名为性乐。

「断乐者,不名因乐、不名受乐,以断多乐故名为断乐。

「远离乐者,不名因乐、不名受乐、不名断乐,以观生死众过患故,名智慧乐。

「菩提乐者,不名因乐、不名受乐、不名断乐、不名离乐,无边常故名菩提乐、名无胜乐、名无边乐、名无上乐,亦名常乐、名寂静乐。

菩萨摩诃萨能以如是五种之乐施于众生,是名因义菩萨摩诃萨常坏众生诸恶之业示以正业,以正业故得无上道,是名因义。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受大苦恼,以受苦故能调众生,是名因义。菩萨摩诃萨观察善恶,能示众生善恶之事,以开示故得大智慧,得智慧故能坏大恶,是名因义。

「菩萨摩诃萨因智慧故行六波罗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果义。菩萨摩诃萨以坏贪心,坏贪心故能施众生五种之乐,而诸众生得是乐故,名为果义。菩萨摩诃萨怜愍众生,欲令一切同已受乐,是名内外义。内外义者有三种,因亦三种果亦三种:报因报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

云何名报?报有八种。何等为八?一者长寿;二者受身完具;三者得上种姓;四者得自在;五者言语微妙;六者得男子身;七者得大力;八者无能胜者。是名为八。

「菩萨摩诃萨修集慈心故得长寿,是名因报。

「菩萨摩诃萨乐以衣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施于众生,是故获得具足之身。

「菩萨摩诃萨破憍慢心,供养恭敬父母师长有德之人,是故获得上族种姓。

「菩萨摩诃萨随法而行破于非法,是故获得自在无碍。

「菩萨真实不欺众生,是故获得言语微妙。

「菩萨摩诃萨常呵五欲,是故获得男子之身。

「菩萨摩诃萨常乐供养佛法僧宝,是故其身获得大力。

「菩萨摩诃萨常能教化一切众生供养三宝,是故能得无能胜者,是名果报。

「不害众生,命得增长,是名报因。

「乐以衣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施于众生,是故菩萨得具足身。

「能破众生所有憍慢,故得上姓。

「能除众生贫穷困苦,故得自在。

「能坏众生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故得妙语。

「赞叹男身呵责女身,以是二因得生人中受男子身。又复远离非法欲故,得男子身。

「菩萨摩诃萨以清净食施于众生,见危惧者能为救解,是故其身获得大力。

「受持正法读诵解说,是故能得无能胜者。

是为报有八种。如是八种,因三事故而得增长。何等为三?一者心净;二者庄严净;三者福田净。菩萨摩诃萨至心专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心净。供养同学同法同师,是名心净。若见若闻同学同法,心生欢喜,是名心净。修集菩提助道之事,常乐受持书写读诵菩提法藏,复以此法转化众生;若有不受,心不忧悔亦不休息,是名庄严净。以此二净名福田净。

云何菩萨报果

「菩萨长寿名为报果。菩萨何故求于长寿?菩萨得是寿命长故,经无量世修集善法为自利利他,是故菩萨求于长寿,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身具足?菩萨得是身具足故,众生乐见爱敬欢喜,以欢喜故易得受化,是故菩萨求具足身,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上种姓?上种姓故常为众生之所恭敬,以恭敬故信受其语,或为姓故、或为利故、或为畏故复受其语,是故菩萨求上种姓,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于自在?得自在故则能教化无量众生,具足成就檀波罗蜜,是故菩萨求于自在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微妙语?妙语者,菩萨所出言辞众生乐闻,同法同义同行同师,常能教化令其调伏,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于男子身?男子之身乃是一切善法之器,堪忍众苦能观法界,于四众中无所畏难,于时于义能疾了知,随有所至无所罣碍,是故菩萨求男子身,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于大力?菩萨成就是大力者,则能修行一切善法,能懃精进救拔众生烦恼诸苦,是故,菩萨求于大力,是名报果。

「菩萨何故求于无胜?菩萨若得是无胜者,则能惠施一切众生所须之物,以是因缘能令众生乐见闻法信受其语,是故菩萨求于无胜,是名报果。

是八报果菩萨具者,则能长养无上佛法、利益众生,则见佛道如观掌中菴摩勒果。菩萨虽复具足成就如是八果,若不能化无量众生令调伏者,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复教化令其调伏,若不具足如是八果,亦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成就具足如是八果,以三乘法教化众生,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所以具足如是八果,为欲教化调伏众生,名内外义;具八果者,名为果义。报因报果亦名果义。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三波罗蜜,所谓檀那、尸罗、羼提,是名福德。般若波罗蜜,是名智慧。余二波罗蜜,亦名福因,亦名智因。

「若懃精进修集禅定,具足成就慈悲喜舍,以是四等因缘力故获得自在,是名福因。

「若懃精进修集三昧,深观五阴诸入诸界,观苦实苦、观集实集、观灭实灭、观道实道、观实非实、观善非善、观法非法、观上观下、观白观黑、观十二缘,是名智因。

「若懃精进修集一心,乐憙惠施、乐持禁戒、乐修忍辱,是名福因。

「若懃精进修集一心,乐闻受持书写读诵解说菩萨祕藏经典,以是多闻因缘力故得大智慧,而能分别法界,分别法界是名智果。

「菩萨福因亦因亦果,菩萨智因亦因亦果,菩萨福因亦福亦智,菩萨智因亦智亦福,是故菩萨福因有六、智因亦六。何等为六?谓六波罗蜜。

云何名为福因智因?福因智因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信心;二者发心;三者亲近善友。是为三福因。智因复有二种:一者善;二者不善。若近恶友修集邪道行施定慧,名不善福;破坏如是不善福慧,是名善福。若无信心及以发心,不亲善友,终不能得福德智慧。若言远离如是三事得福慧者,无有是处。是名福德因、智慧因。

云何名为福果智果?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具足福德,不为生死之所沾污,是名为果。菩萨成就具足智慧,远离恶道、修集善道,是名为果。菩萨摩诃萨成就具足如是二事,教化众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果。四无量心亦是菩萨福果智果。菩萨摩诃萨若报因若报果,是名福德福德因福德果,亦名智慧智慧因智慧果。若有说言是二法中若离一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无有是处。

是名果义。果义者名内外义。

云何现在义?若菩萨摩诃萨遍学一切世间诸事,以遍知故得大自在,得自在故能化众生,众生受已修集善法,是名现在义。若菩萨摩诃萨退失善法修集三昧,以修定故还得善法,是名现在义。若菩萨摩诃萨客尘烦恼故造作众罪,作已深观定当得果,即生悔心惭愧不作现坏恶业,是名现在义。若以恶业因缘力故,或为他骂或瞋恚打身受楚毒,名现在义。若菩萨摩诃萨修集禅定,以是因缘身受安乐,是名现在义。若菩萨摩诃萨身得自在常乐我净,是名现在义。若菩萨摩诃萨修八圣道,以是因缘获得涅槃,是名现在义。如菩萨,众生亦尔。

云何他世义?以现因缘受他世身,是名他世义。现在他世义是名内外义。

云何为毕竟义?欲界福德非毕竟义,色无色界世间福德虽得自在非毕竟义。如诸菩萨修八圣道获得涅槃,其身无碍无有边际,善法无量名毕竟义。毕竟有三事。何等为三?一者性毕竟;二者退毕竟;三者报尽毕竟。不毕竟亦尔。性毕竟者是名涅槃性,不毕竟名有为法;退毕竟者名声闻缘觉所修八道,不退毕竟者名阿毘跋致;报尽毕竟者世间所有福德果报,报不尽毕竟者谓无上道果。

是名十义。菩萨摩诃萨常应修集教化众生,如过去世诸菩萨学,现在未来亦复如是。若菩萨摩诃萨不能修学是十法者,则不能得菩萨禁戒。」

菩萨善戒经卷第一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