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节:抑郁症究竟是种什么病?

2023-07-1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01 抑郁症究竟是种什么病?

 

你好,我是***。欢迎来到我的得到课程《抑郁症医学课》。

 

课程的第一讲,我们先解决一个最直接、最基础的问题: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抑郁症的核心表现

 

说起抑郁症的表现,你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有两个形容我觉得特别准确,能够让非抑郁症患者一下子体会到这种疾病的核心表现。

 

第一个形容是,在抑郁症患者看来,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那是一种极其单调的、沉重的,甚至让人绝望的颜色,有点像傍晚时分乌云密布下的大海。

 

第二个形容是,对于很多严重抑郁症患者来说,整个身体就像是一副被掏空、被彻底放了气的皮囊。

 

哪怕是最简单的挪动手脚,都要付出巨大的力量才能做到。在有些抑郁症患者的体验当中,自己的心智甚至已经彻底脱离于身体之外,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冰冰地审视自己无力的身体。

 

当然,这些形象化的描述没法代表所有抑郁症患者,但是已经足够有力的说明,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状态。

 

在字典里,所谓,指的就是影响了人体某些正常功能的身体状态。而抑郁症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工作表现,甚至会导致自杀、自残这样的行为,所以它当然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必须被严肃对待的疾病。 

 

抑郁症的特殊之处

 

但话又说回来,细究起来,抑郁症和我们通常说的很多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好像还真有点不太一样。

 

在我看来,正是这些不一样,让人们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认识出现了不少偏差。而纠正这些偏差,也是临床医学界持续在做的事情。

 

第一个不一样是,人们对抑郁症的定义是基于外在表现,而不是人体内在的生理学指标。

 

这一点在英语里面会看得更加明显。英语里,人们一般用disease这个词来描述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都是disease。但是,大家在描述各种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的时候,用的词不是disease,而是disorder,中文一般翻译成功能失调或者功能紊乱

 

这仅仅是一个用词的区别吗?不光是这样。

 

disease,强调的是****可见的结构性变化。比如说人体里长了一个肿瘤、胰腺里的胰岛细胞大量死亡、心脏的形态和跳动的规律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去观察和分析的客观指标。

 

disorder,更强调人体的某个具体功能出了问题。比如,对抑郁症而言,它会造成患者的痛苦,会影响他们在社交、职业和各种场合的表现,那它当然是一种disorder

 

说得直白一点,当我们用disorder,也就是功能失调这个角度来描述疾病的时候,其实隐含了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关于这种疾病,我们没有能力从****结构性变化的角度,做出客观和准确的定义,所以只好从外在表现上描述它会带来的结果。

 

事实上,这可能是抑郁症,甚至整个精神疾病领域,面临的最大困难。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能习惯。当一种疾病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描述,而无法用某种客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检测的时候,人们当然会对它到底是什么东西,甚至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产生怀疑。

 

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天仍然有大量的人不承认抑郁症这种疾病的存在,习惯于把抑郁症污名化,把它和性格缺陷,甚至是矫情联系在一起,固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但是也有它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础。

 

第二个不一样是,相比其他很多疾病,抑郁症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

 

我们当然可以说,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会受到外因和内因的共同影响。但是抑郁症,确实更容易被人生遭遇的重大变故,比如亲人去世、经济破产、自然灾害所诱发。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遭遇亲人不幸离世之后的一个月内,有大约40%的人的表现,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差不多要到两年之后,这个比例才会降低到正常水平。也有调查发现,在失业和身患残疾的人当中,患抑郁症的比例也会成倍的上升。

 

 

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怎么区分正常和过度的悲伤情绪呢?怎么区分一个人到底是面对打击情绪低落,还是真的患上了抑郁症呢?

 

这当然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很多人也确实会把抑郁症和重大打击之后出现的负面情绪,把抑郁症和心理脆弱,混淆在一起。

 

临床医学界的选择是,既然不好区分,那干脆就不区分。

 

我来讲一个医学界真实发生的事件吧: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做了一次重大更新。其中和抑郁症相关的更新,有一条特别引人注目。

 

2013年之前,如果一个人在两个月内遭遇了亲人离世,那么就算他所有的表现都符合抑郁症的标准,医生们也不会给出抑郁症的诊断。这就是著名的居丧排除条款。这个条款的潜台词是,一个人在亲人离世后抑郁两个月是正常的,我们不用管。

 

而在2013年之后,这个条款被彻底删除了。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医生们不关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都会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案。

 

在我看来,这个修改代表了医学界的一次重要的认知转换——不再纠缠于可能的环境诱因,就病论病。这种看待抑郁症的态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治疗这种疾病。

 

抑郁症的诊断

 

明确了抑郁症当然是病,也讨论了为什么这种病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我们再来讨论一个更加具体的问题: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到底如何诊断抑郁症呢?

 

明确诊断抑郁症,是认识它、治疗它、管理它的基础。具体来说,针对抑郁症,目前世界上主要通行的,是两套高度融合、但存在少许细微差别的诊断标准,一套是美国的DSM-5标准,一套是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1标准。咱们中国目前,其实同时参照了这两套标准。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出现持续的抑郁情绪,或者丧失兴趣和快感,而且持续时间超过了2周;同时他/她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消瘦、失眠、疲劳、注意力衰退、感觉自己毫无价值、企图自杀等症状,就可以在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症。

 

 

不知道你听到这个诊断标准之后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点太主观、太随意了?

 

没错,必须得承认,一直到今天,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仍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个癌症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走进医院,医生会给他做一大堆检查,比如各种各样的血液指标检查,全身器官的CT和核磁共振检查,甚至还会用上最先进的基因测序检查,然后根据这些检查结果,给出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走进医院,医生们会拿出一份调查问卷,让患者自己打钩算分,再结合医生和患者的面对面访谈,就可以做出诊断了。

 

 

而这会很自然地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临床实践中,抑郁症的诊断准确度很不让人乐观。

 

细究下来,这个问题有三个潜在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和医生的判断直接相关。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不少主观判断的因素,这当然就增加了医生们判断的难度。比如在2009年,一项涵盖了五万人的大规模研究就显示:全世界的基层医生对抑郁症的诊断,实在不怎么让人放心。

 

简单来说,假设有100人挂号就医,其中有20个人符合DSM-5的抑郁症临床标准。那么医生们的表现如何呢?他们只能鉴别出10位病人,诊断正确率只有50%。而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把15个本来没病的人看成是抑郁症患者。

 

而第二个原因,和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自身相关。

 

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千变万化的人类精神活动,自然而然会出现许多无法准确判定的案例。

 

打个比方吧,DSM-5标准要求症状持续至少两周才能算作抑郁症,那如果一个人每次抑郁十天,但是过不了几天就来一个轮回,他算不算抑郁症呢?

 

再比如,DSM-5标准要求患者,必须在9条标准里满足至少5条才算是抑郁症,那如果有一个人只满足了3条,但是这3条又都特别严重,他算不算抑郁症呢?医生是该按抑郁症给他治疗,还是让他回家观察观察再说呢?

 

这第三个原因,则是和文化差异相关。

 

举个例子,美国人一生当中患抑郁症的比例相当高,接近20%。不少欧美国家,比如法国、荷兰、比利时、新西兰,患病率也都比较接近。而中国的这个数字,只有5-6%

 

也许你会说,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不深入导致的。但是请注意,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也只有6%左右。

 

一个很显然的可能性就是,尽管世界各国的人都会患上抑郁症,但是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对这种疾病的描述,是相当不同的。所以同一套标准,可能不能为全世界人民做出准确的诊断。

 

比如,早就有研究发现,在东亚文化这几个国家里,人们习惯于把情绪疾病躯体化,更多地把自己的情绪问题投射到诸如心口疼、胸闷、恶心这些身体症状上去。这些文化差异,当然就会影响抑郁症的准确诊断。

 

总结

 

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为抑郁症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了:

 

1. 抑郁症当然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疾病,需要被严肃的对待、诊断和治疗。

 

2. 抑郁症这种病确实和很多常见疾病不一样。它的特性让它很容易被污名化,被很多人理解成矫情、心灵脆弱、性格缺陷。

 

3. 面对这种局面,医生们在持续努力,帮助大家更好的认知和诊断这种疾病。DSM-5标准,就提供了一套能够帮助世界各国的医生们诊断抑郁症的规范方法。

 

4. 不过,这套方法虽然意义重大,也确实方便好用,但是主观色彩太强,准确度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下节预告

 

我猜,你可能对这样的总结不太满意。

 

说了半天,连个准确的疾病定义、一套客观的诊断标准都给不出来。这让我们怎么去认识这种疾病,帮助患上这种疾病的亲人朋友呢?

 

显然,想要解决这些难题,我们需要对抑郁症有更深入的理解。从下一讲开始,让我们正式开始这个探索过程。

 

这个探索过程,能最终回过头来,帮助我们找到诊断和对抗抑郁症的办法。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