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新博士讲解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2022-08-2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牟新博士
主讲人介绍: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营养与代谢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两大类:血管并发症、神经并发症。

1、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两方面。

大血管并发症表现在心、脑、下肢等方面,如心肌梗塞、中风、坏疽(糖尿病足)等

微血管并发症表现在眼底和肾脏方面,眼底病变主要为视网膜病变和黄斑病变,两者都会导致视力下降。肾脏病变主要为肾功能衰竭,最终可发展为血液透析。

2、神经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主要包括运动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

(1)运动神经受到损伤,身体可出现乏力、肌肉萎缩、消瘦等状况。

(2)感觉神经受到损伤,身体症状往往是对称的,如肢体麻木、刺痛感、蚁行感、袜套感等。

(3)植物神经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内脏脏器的异常,如心慌、胃轻瘫、性功能减退(如阳痿)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到目前来说,以我们科学的手段,还没有预防并发症的手段。尽管如此,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的风险。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比如说,如果糖友经常有头晕、头痛、说话不流利、舌头有点偏、两侧肌肉不对称等情况,就要小心中风;

如果最近经常出现胸闷(几分钟左右),左侧为主,可放射到肩背部,这种情况要小心冠心病的出现;

如果吃过饭后有胃胀的情况,胃镜检查排除胃部器质性病变后,就要考虑胃肠道功能紊乱;

还有一些少见的情况,比如有些糖友突然感觉一侧眼睑抬不起来,眼球活动受影响,就要考虑动眼神经麻痹了;

还有一些糖友,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表现以疼痛为主,十分痛苦。我遇到一位病人,短短两个月,体重急剧下降(从120斤下降到80多斤),这种疼痛是持续性的,夜间更明显(刀割样疼痛),直接影响睡眠。

针对这种痛性神经病变,就应及早治疗,及早干预,来缓解疼痛。我们治疗的时候,除了修复神经,还会加用一些针对疼痛的手段,如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中药、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才会有好的疗效。

一、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建议糖友每年查一次眼底,每3个月查小便,如果小便泡沫较多,且不容易消散,可能就要警惕肾脏病变了,可能已到糖尿病肾病四期了。

我们建议糖友最好查一下尿微量白蛋白,因为这项检查可以将糖尿病肾病的发现提前三期,这样的话就可以早期干预,从血糖、血压等方面进行干预。

二、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很常见,目前有研究证实: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密切相关。

也有研究证实: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与血糖波动也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相差比较大,对血管壁的破坏就比较大,那么导致心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就很高。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要警惕其它一些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等,这两种情况一般是在一定诱因的情况下,血糖急剧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这种诱因最常见的是感染、脱水

很多糖友认为缓解口干、多饮的方式是控制饮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血糖高的情况下,机体水分会通过渗透性利尿从小便排出去,身体处于脱水状态,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诱发酮症酸中毒。临床上常通过大量饮水和使用胰岛素,来纠正酮症酸中毒。

高渗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血糖调节能力比年轻人差,老年人的能量来源不足,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动员能力又不足,他的病情要比酮症酸中毒要严重得多。

还有一种情况,糖尿病病人常常合并感染,血糖高时很容易遭受细菌侵袭,这种感染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曾经遇到一位病人,因为拔了一颗牙齿,而导致全身菌血症。所以,糖友合并感染时,一定要及早纠正,且抗生素的使用周期要长,这样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直播间

私家好医+

话题 28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