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牟新博士讲解降糖药知识

2022-08-2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牟新博士
主讲人介绍: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营养与代谢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糖友们,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的降糖药物,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进展,出现了很多新药,另外,很多老的药物也出现了新的剂型。这样一来,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也在减少,也使得血糖的控制更加平稳。

当然,有些降糖药物,还有额外的一些心血管保护作用。所以说,到目前为止,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就二型糖尿病来说,不外乎两个原因:

1、胰岛素分泌缺陷,也就是说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出来了。

2、胰岛素抵抗:胰腺虽然能够分泌胰岛素,但是胰岛素的作用不够,这样的话也会导致血糖不容易下降。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有一部分工作需要派人来做。胰岛素缺乏的就相当于我们派不出人来,本来5个人能够完成的,现在只能派3个人去做,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工作完不成。血糖就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派的出人比如说派5个人,但是这5个人的工作能力都很差。我们要派10个甚至20个才能把这项工作完成!这种情况相当于胰岛素抵抗。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刺激胰岛素分泌,以及如何改善胰岛素抵抗这两个角度来进行降血糖治疗。

如何来刺激胰岛素分泌?

胰腺有β细胞和α细胞两种细胞构成,β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α细胞重点分泌胰高血糖素。因此,很多口服的降糖药物,尤其是刺激胰腺来分泌胰岛素的药物,主要作用就是在刺激胰腺的β细胞。

一、胰岛素促泌剂

也就是说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主要有两大类。

1、磺脲类降糖药。

此类药物的化学名称都会有一个“格列”,比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瑞易宁)、格列美脲(亚莫利)

这些药物非常经典,而且应用了几十年,降糖疗效非常强。可以这样说,它是口服降糖药物中降糖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的特点是需要餐前服用,(多数是餐前半小时)

当然,现在有些药物已经做成了长效制剂,与进餐的关系不是太密切,一天吃一次就够了。此类药物最大的缺点是如果吃药了不吃饭,很容易出现严重低血糖。

(1)  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

这类药物现在应用的已经非常少了,它的化学名称就是D860(甲苯磺丁脲)。可能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一些乡村药店,还会遇到这些药物。而县级城市或者地市级城市,已经不太容易遇到了!但是,有些网友在邮购一些所谓中成药的时候,它里面可能还会添加一些,因为这类药物的价格非常便宜。

(2)  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

主要有以下几种,我们慢慢来了解一下:

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疗效非常强,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但是,这种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反应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这个药物目前为止我们临床应用已经越来越少了。

但是,在某些中成药里面还会有添加,比如消渴丸,其实每10粒消渴丸里面就有1粒优降糖,也就是说它相当于把优降糖的剂量更加细化。这样的话,引起低血糖的风险要比单纯吃2.5毫克优降糖的风险要小得多。所以说,消渴丸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中成药,而是一个中西结合的一个成品,也就是说它是含有西药成分的。需注意的是,吃药以后不进食或者进食比较迟的话,容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

而且前几年的研究证实:格列本脲(优降糖)还存在心血管的风险。所以说,临床应用这个药物已经很少了。

格列齐特(达美康),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老药,从最早的80毫克/片,到后来的达美康缓释片30毫克/片,再到目前的60毫克/片,应该说已经从一个素片做成了缓释制剂。它的疗效更加平稳,而且出现低血糖的风险也非常小。虽说是个老药,但是目前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市场。

格列吡嗪(瑞易宁),本身是一个短效制剂,每餐前都要服用。但是目前有格列吡嗪的控释片,也就是说可以每天吃一次,起到平稳降糖的作用。

格列美脲(亚莫利),有些学者把它归为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认为这种降糖药起效时间长,而且风险相对来说也非常小。

格列喹酮(糖适平),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肝胆来代谢,通过肾脏代谢的只有5%。也就是说,肾功能不全的糖友,也是可以服用的,因为它主要是通过肝胆系统来排泄。这种药物需要餐前半小时服用,每天吃3次。

2、非磺脲类降糖药

目前为止,市面上有两种,即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这两种药物都是短效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代谢时间非常快,出现严重低血糖的风险相对小一些,因为它很快就代谢掉了。

此药需要每餐前服用,也可以随餐服用,(随餐服用相对来说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有些糖友,比如说在吃二甲双胍或者说在打基础胰岛素,如果血糖不太好控制的话,可以选择这一类的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此药对肾脏的安全性非常好,是所有降糖药物中肾脏安全性最好的。肾功能不全的糖友仍然是可以选择使用的。

磺脲类降糖药经过了几十年的进展,已经逐渐从重视它的降糖效果过渡到首先以安全性为主要的目标。也就是说,药物引起低血糖的风险要小,而且对其它脏器不会引起很多损害。其次,再来看它的降糖作用。

二、二甲双胍

目前为止,二甲双胍已经写进了所有指南的一线药。也就是说,只要是有糖尿病的,且排除了二甲双胍的禁忌症,所有的指南都是首先推荐二甲双胍。如果疗效不佳,可以加用其它类的药物,甚至是加用胰岛素。二甲双胍一般贯穿在每一位糖友的治疗终身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和胰岛素促泌剂有什么不同?

促泌剂就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二甲双胍主要的作用是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说,当胰腺分泌出来胰岛素以后,可以通过二甲双胍的作用,让它起到一个更好降血糖的疗效。它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是改善胰岛素的作用。

很多糖友对二甲双胍的认识存在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这个药会伤肾。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二甲双胍对肾脏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二甲双胍在体内是以原型的形式排出,它并不在肾脏和肝脏内代谢,虽然是通过肾脏来排泄,但是它对肾脏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肾功能不全的糖友,是否可以吃二甲双胍?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若出现肾功能不全,不要说二甲双胍了,就连一颗我们常用的感冒药泰诺都是不可以吃的,为什么?因为它的排泄通道(肾脏)出问题了,它不能把药物排出去。

但是,目前二甲双胍在肾功能不全者的适应范围已经越来越宽了,从以前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在45%以上,目前已经放松到3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糖友的肾功能没有严重损害,二甲双胍仍然是可以使用的。

哪些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比如血肌酐非常高,即将面临血透了,二甲双胍是不适合使用的。

2、肝功能不全者。

如果谷丙转氨酶(GPT)超出正常范围的2倍以上,二甲双胍也是不建议使用的。

3、有严重的缺氧情况。

比如说有心衰、呼吸衰竭、慢性肺病等。

4、特殊情况。

提醒各位糖友注意的是,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个增强CT,要打造影剂的,那么我们做增强CT的前后48小时,二甲双胍是要停掉的,因为造影剂本身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肾脏排泄。如果再服用二甲双胍的话,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造影剂性肾病。

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来说,多数糖友都会出现不适症状,但是如果合理地调整剂量,很多糖友还是耐受的。

我们常规用的二甲双胍剂量是0.5g,一天两次;如果不能耐受,一般会减到半颗,也就是0.25g,一天两次;如果还是不能耐受,可以先吃半颗,每天晚上睡前吃一次就可以了,多数糖友都可以耐受,1-2个礼拜后可以逐渐地加量,直至加到0.5g,一天两次。

二甲双胍的最佳剂量是1.0g,一天两次。如果按照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这种药物来计算的话,就是每次两片,一天两次,这是最佳的剂量。

三、α-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降糖药的特点是:作用于小肠,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药物主要控制餐后血糖,而且主要是控制进食碳水化合物以后引起的血糖升高。

由于药物作用于肠道,所以会影响肠道的菌群,糖友会出现很明显的腹胀、排气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往往2-3个礼拜左右就会耐受。

目前为止,这类药物主要有两种,即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相对来说,伏格列波糖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会更小一些。但是从降糖疗效来看,阿卡波糖的降糖作用更好一些。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的比较!

这两类药物都不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也就是说都不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而且这两类药物都不会增加体重,有些甚至还会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说,对于超重的糖友,(尤其是超重的二型糖友),我们可以首选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当然,它唯一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会增加。

四、胰岛素增敏剂

目前为止,市面上主要有两种,即: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但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报告指出,它会增加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所以说这个药物后来被警告,而且在欧洲、美国都已经退出了市场。目前为止,我们中国也退出市场。

吡格列酮目前临床仍在使用。但是有研究认为它会增加膀胱癌的风险。但是这只是小样本的研究。

总体来说,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胰岛素的抵抗,帮助血糖控制得更加平稳。但是它会带来一些水肿的风险,所以说在使用的时候儿可能比较谨慎。

最近的两类新药:

1、DPP-4抑制剂。

这类药物作用位置点非常多:它可以作用在人体的食欲中枢来控制食欲;可以作用在胰岛细胞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在胃肠道延缓食物的吸收。但是这类激素的作用时间非常短,只有3-5分钟,它会被一种酶水解掉,这种酶就是DPP-4抑制剂,也就是二肽基肽酶。

所以后来研制的药物,就是把这种酶水解出来。一旦抑制了这种酶,那么人体内的这个激素保留的时间就会更长,它的降糖效果就会更好。

这类药物目前已经在国外的指南里列为一线的使用治疗,是一线的指南,如美国内分泌学会的指南、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指南。但是因为价格的因素,我们中国目前在很多的省市仍然没有列入医保。

2、SGLT2抑制剂。

这类药物也是近几年研究发现的药物,它的作用机理非常明确,就是作用在肾脏,让它对葡萄糖的吸收减缓。通过抑制葡萄糖的吸收,让我们对葡萄糖的吸收通过小便都排掉,这样的话,人体的血糖就会降下来了!但是长时间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带来泌尿系感染风险,因为长时间有尿糖。


直播间

私家好医+

话题 28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