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学会笔记|告别死在笔记本里的愚公移山式笔记

2021-02-23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一品老A
主讲人:一品老A

很多时候的听课看书,会让你觉得你以为你懂了,但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实际上我们并不怕不懂,不懂至少还会去寻求方法解决,最怕你以为你懂了的假懂,浑然不觉的带着各种不懂的知识点以为自己懂了的进考场,这才是很多复考生在考场失利的真正原因,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种假懂的问题呢?今天就为大家揭开这个最核心问题的面纱--学会记笔记

一,你掉过的笔记坑

  1. 笔记本(手写/Word),摘抄式笔记,写的时候感觉很爽,不写下来觉得自己没学会,把重要知识点写下来就当自己懂了。但是书就在那里又何必摘抄呢?备考时间本就不充足,又何必如此浪费时间,更何况如此记笔记也无法让你明白自己哪里不懂呀,只会给你一种越抄越觉得自己懂了错觉。

  2. 画书式笔记,把书上重点勾画涂抹出来,表明我看了,再在旁边稍加批注,以为把不懂的具体化了,所以在听课看书记笔记的环节都很爽,感觉自己在很努力的学习呀,但是这三个浪费了你大量时间的环节并没有给你带来你期待中的效果

  3. 还有一部分考生是不记笔记的,觉得自己一是没有时间记,二是没有时间看,三是不知道笔记如何用,反正后期各机构也会出背诵版讲义,我等那个就好了,确实是以往很多笔记记了也是没有看过的,各机构最后出的几页纸也确实够精炼,但是如果你前面很多细节没有懂的情况下,你以为给你几页纸就能救命么?如果管用就不会那么多人过不了关了

二,问答式笔记(论语式笔记)

真正有效的笔记不是让你单纯的去做一个知识的搬运工,不是让你只是用笔来记,而是要用脑来记,如果在笔记环节就可以给自己所学内容做个检测,让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哪里会了,哪里不会,让你学习可以稳扎稳打有的放矢,不要等到七八月份开始做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学了几个月的成效,在真题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全面崩溃来的要好的多!

  1. 为什么推荐问答式笔记

摘取论语原文内容,大家了解一下: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以下是我的笔记:

              

              

 

这样的笔记形式更像是一个简答题,但是很明显是经过大脑加工过的,问题精简,答案明确,这是我自己的考研笔记,但我的笔记也还只是半成品,会在每一次重现的时候,精炼,更新迭代,以达到最终适合记忆的版本。

2.问答式笔记如何做

问题部分:1问题清晰,2范围局限,3避免开放性问题

答案部分:1调理分明,2言简意赅,3经过思想加工

制作答案部分尤其要注意

1,拆分:拆分可以让你对概念、理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容易形成知识点之间的网络,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多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各种模棱两可的感觉,让你在拆分过程中清晰的看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

2,精炼:在你对答案部分拆分的过程中,有助于你对答案的精炼,在写答案的时候尽量避免大段大段的文字,精炼成核心关键词,言简意赅,一方面可以加深你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也会对你后期记忆产生非常大的效能

3.笔记的反馈作用

        这种用脑记笔记而不是用笔记笔记的方式,是你听课看书的试金石,让自己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能很好的提炼问题,拆分和精炼答案,一旦发生卡壳,就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知道,让我们明白自己听课看书是否真懂了!否则你会在你以为你懂了的自嗨模式下无法自拔。

     

4.常见问题

    问答式笔记太费时间了,我总结了大量的备考案例及考生经验,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对于我们的法考这样复习周期长,考察内容多,记忆量大的考试,在你的正常复习时间里,足够在6-7月份之前完成知识原始积累,如果在原始积累阶段偷懒,只追求听课看书自以为懂了的自嗨模式,那对不起,法考真的不是可以蒙混过关的,我的学会社里虽然教授学习方法,但绝不等于教你投机取巧,是要你用正确的方法学透了,再去面对这个考试,因为学习本也没有投机可言,但是方法对了就可以智取,而不是蛮干几个月,发现白忙活。

      当然后面几天会教大家做笔记相对简便的方法,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在原始积累阶段,多下笨功夫,真正的大师都是不吝惜在原始积累阶段下笨功夫的,比如钱钟书,大家都知道他知识渊博且记忆力惊人,却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记忆力惊人的,很多人都看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钟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三,其它笔记形式

  1. 以上问答式笔记是帮你克服枝叶问题,因为太多考生最欠缺的就是知识点的清晰度,很多时候做题都是模棱两可的感觉,只有把知识的细枝末节辨析清楚了,你才能在做题的时候游刃有余

  2. 思维导图笔记,适合做知识框架体系,思维导图是个非常好的知识梳理的工具,但不适合做枝叶,你每个科目甚至每个章节可以做一个知识树的导图来帮你梳理一下知识点,但是具体到血肉枝叶还是得问答式笔记。

  3. 特别推荐印象笔记,这个app多平台同步,且免费版就够用,所以大家可以下载试试,在你整理问答式笔记的时候,电子版多平台同步的笔记,胜过你那笔写或者word。当然如果你特别喜欢纸质的,也可以用纸质的,但是笔记形式整理成问答式笔记,但是这样的弊端是你无法更新迭代。

四,作业

请用你自己目前在学的内容,感觉学懂了的部分整理至少三条问答式笔记,并附上你在整理笔记时的体验,就是卡壳的感觉,截图打卡

 



直播间

尚拙法考

话题 9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