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何通过挖掘典故、名言感受经典读物之美?

2020-11-2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如何读懂经典》

 

你好,我是主讲老师帅小冰,欢迎和我一起参加45天读写说全面提升计划

  

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如何读懂经典》,作者是亨利·希金斯。这本书中文版大约18万字,我会用26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精髓:如何掌握理解经典的诀窍,让你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大部头经典,甚至爱上经典。

 

什么是经典读物呢?说到经典,大家脑海中可能最先映出来的画面是装帧精美的硬壳子书,而且这种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厚。

 

这种“大部头”不像那些杂志和短篇小说,可以在碎片时间看完,而是需要我们用大块的时间静心阅读。但在一天的工作之后,大多数人会选择追追剧和刷朋友圈,做些更轻松的事来消遣,而不是选择阅读那些读起来有些辛苦的经典名著。

 

相比拿起手机刷朋友圈,捧起一本经典去看,确实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作家冯唐曾说:“人越是在**的时候,越希望有知己在旁边起哄架秧子。一杆进洞,四下无人,人生悲惨莫过于此。”

 

这句话来形容读了经典,没人可聊的沮丧,再适合不过了。

 

但不管怎样,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住了时间的检验,能更大程度的滋养阅读者的心灵。我们这集音频要讲解的《如何读懂经典》,就是一本把必读经典一网打尽,然后加以剖析解读的书籍。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他用充满幽默和讥诮的色彩语言,帮助读者以一种轻松而愉悦的心情审视经典。

 

在这本书中,作品典故、名言警句、背景常识和经典桥段应有尽有。但有趣的是,作者没有列出具体的方法论,他认为,相比阅读经典的方法论,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阅读的热情。

 

这本书的主要使命,就是激发我们对经典足够的兴趣。它让充满隐喻的“百科全书”《神曲》、意识流的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莎士比亚华丽的戏剧变得亲切易读,它让文坛巨擘走下神坛,像是隔壁街售卖小商品的商人,跟我们友好地聊着今天又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值得尝试。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3个重点内容。

 

第一:我们如何从作者的风格入手解读经典;

第二:在经典作品里,诗的分量有多重;

第三:经典读物具有什么样的普世价值;

 

(插入知识卡片)

第一部分:

下面,我们就一一开始讨论。首先要说的是如何从作者的风格入手解读经典。

 

在书中,作者说到,越是有明显个人风格的经典,越是容易陷入争议。杨绛先生曾说:“即便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做人如此,其实经典也是一样,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屑,双方的争论从来不会停止,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判事物。

 

这个想法可以被理解,但是,站在一个明确的立场,有时候会误导我们对一本书的最初印象。如果我们能细心挖掘,就会看到争议背后的真相。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教我们的第一个法则:优秀的作家能让文本以不同的方式被解读。

 

我们就拿最典型的简·奥斯汀举例吧。你能想象吗?英国著名小说家,那个写出《爱玛》《傲慢与偏见》的简·奥斯汀,那个被大作家毛姆推崇的人,竟然也遭到很多人排斥。

 

·奥斯汀的写作风格、故事里的人物性格以及遣词造句都充满争议。那些排斥她的人,选择性遗忘了她笔下的“埋伏”多么巧妙,也忽略了她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更过分的是,还有人批判她的作品“缺乏艺术创造力,囿于英国社会陋习。”

 

这些尖锐的评价是怎么来的呢?原来,简·奥斯汀的作品里,更多描述的是特定的社会阶层和一些家族生活的琐事,书里的女主角都是以结婚为毕生任务。

 

比如在我们都知道的《傲慢与偏见》里,乡村贵族们时常参加一些大型舞会,大家在各自的头衔和光环下,得体而克制地交流,女人们则相看着优秀的男子,整个过程刻板又毫无真诚可言,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表演。

 

很多人认为这些内容太过于虚伪,就直接把整部作品一棍子打死,根本不会去寻找隐藏在刻板的社交活动背后的、那个洞察一切的灵魂。

 

·奥斯汀的作品没有大时代和战争的背景,也没有恢弘的叙事,惊心动魄的描写好像跟她无缘。她的作品几乎从不触及现实的伤口,她不会描写那些为贵族们的舞会辛苦劳作的仆人,是如何自强不息,在低矮处向上奋进。 

 

(插图01)

有人觉得她写的东西只是在讲贵族里的女人们聚在一起,刺绣、聊天、斤斤计较地谈恋爱。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她虽然是这样写的,但这并不是她个人实际生活中的价值观。

 

比如她的另外两部作品,《理智与情感》和《诺桑觉寺》,故事里都充斥着女性对男人物质和财富的算计,事无巨细。

 

那是因为简·奥斯汀对自己身边的生活和人物观察得非常仔细,尤其是这些以爱和婚姻之名背后的金钱交易。如果人们因此就认为她是一个贪财的女人可就错了,事实上,她本人一生未嫁,靠自己写作维持生计,从未依靠别人过活。

 

她几乎让每个女主角一生都为嫁一个好人而奔波,这目标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女主角们在寻找对的人这件事上,要学会看清一个人是否值得托付,在爱情和相处中,学会理解真相的残忍,学会接受这种残忍。

 

她笔下的女性,不仅细心维护人际关系,还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尽职尽责地生活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人物的成长。我们在读经典的时候,就是要理解角色,和角色最深切的欲望。

 

说完了个人风格,我们再来说说简·奥斯汀在遣词造句上被误解的事。

 

《爱玛》在开头写道:“爱玛聪慧,富裕,生长在和乐的家庭,个性开朗,世上的幸福她似乎都有了。”快速读过去,会觉得这样的设定确实挺好啊,但只要再读一遍,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句子里的那个“似乎”才是重点。

 

这就是表象和真实之间的差距,简·奥斯汀偏偏善于这样遣词造句。

 

她也在《傲慢与偏见》里写道:“黄金单身汉都想娶个妻子,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句话里,“举世公认”四个字,就是关键。

 

(插图02)

很多人认为这四个字很多余,而且其他的句子里似乎也有这样“多余”的词汇,就很反感她的作品。

可是真相是,这只是一种修辞策略,简·奥斯汀不希望人们只关注表面的华而不实,她希望人们在认真读过第二遍后,能关注到这些细节和它们起到的强调作用,从而真正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即便是这样的误解也掩盖不住作品本身的优秀,很多读者依然喜欢她的作品。这些读者能看到深陷争议的简·奥斯汀的写作手法和风格,能读懂她笔下的人物。人们从她的小说中获得宽慰,来弥补现实中内心的空虚,沉浸在她笔下的故事里,暂时从单调和琐碎的生活里逃离片刻,在小说中做一次女主角。

 

奥斯汀的书就是这样,让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或许之前读的太快,或者读的太紧张,让自己没有乐在其中;也或许随着阅历的增加,越发能理解她笔下的世界。总之,这样再三地阅读,让读者体验到了最高级的阅读感受:“专注(得)毫不费力,理解(得)浑然天成”。

 

身处争议中的当然不止简·奥斯汀和她的作品。

 

就算是《**》也饱受争议,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故事还是相当精彩的。它的争议之处就在于这些故事描述了六百件人类的暴行。众所周知,《**》是一本教诲人向善的书,一本正向的书却让恶来演绎似乎不太合适。也有另外一些人认为,正是要看到这些丑恶的暴行,才会了解现实,除恶扬善。

 

(插图03)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的也被人误解过。他的作品总是给人视觉上的震撼,比如他在描写衣服滑落时的样子,会说:“丝绸滑落时,发出蛇吐信般的咝咝声。”有人读了这句,说他是小说家里的诗人,有人说他遣词造句过于讲究了。

 

不论如何,时间都证明了这些经典和作者的实力,我们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在一片争议和质疑声中,饶有兴致地读下去,找到反驳争议的证据。

 

 

第二部分: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争议往往意味着优秀,我们要寻找作者的风格,从而解读作品。下面我们说说为什么要读诗,在经典作品里,诗的分量有多重。

 

提到诗,我们脑子里第一反应应该是唐诗宋词原曲,想到的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想到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寓意的千古名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记的时候也很容易,这些好句子在我们的记忆里占尽了便宜,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

 

诗可以运用语言的灵活性,把那些不好用白话说清楚的情感表达出来。我们都上过语文课,在分析诗句的时候,就是会觉得某一句写的特别好,但是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后就觉意境差了很远。

 

举个例子,词人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句如果翻译成:她急问卷帘子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说 :“海棠一点儿没变!”就会粗糙得不像样子了。

 

我们在和自己交流的时候,很多时候会用到诗。比如幼年时候看到的一首诗,在而立之年再读回去,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感悟,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真实写照。

 

而且这种感悟只能和自己诉说,王小波说:“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之前说到聊经典是一种社交活动,聊经典的诗也是这样。如果脑子里装着诗句,就能在聊天的时候格外出众。

 

诗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熟悉的事物。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写的都是最普通的事物:一个装了碳灰的火炉,快要下雪的傍晚,想要喝一杯的心情。

 

但是通过诗歌这种形式,平凡的事物都变得格外清新美好了。

 

我们总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何读懂经典》也说:“诗是生命的一种特写。”

 

诗,把最平凡的东西化成水,在用诗的形式塑造出来,继而在精神世界里,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感悟。

 

比如文坛巨匠但丁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一个本该人人歌颂神明的时代里,独自逆行,他用《新生》这部作品高调地歌颂了人,还有人的一切美好和情感。

 

但丁一生只爱了一个少女,《新生》这部作品就是在歌颂这个少女。作品一经推出,各种机构和个人就开始研究“爱到底是什么”这个主题,但都没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笔触都沾染着幽暗气息”的但丁来给出的答案是:“爱是身体、心灵和感官之间的碰撞。”

 

诗还有一种奥妙,就是在语言上别出心裁。比如:《红楼梦》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一章,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插图04)

而且几乎任何诗句都不能更换一个字,换了就会损伤诗的结构和用意。最有名的就是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王安石最初用了 “春风又到江南岸”,写完后,王安石觉得缺乏诗意,就把“到”字改为“过”字。先后又用了“满”“入”等字,都不如绿更生动。

 

诗中蕴含的暧昧,是乐趣所在。这有点像古诗词中的借物言志,比如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写出了生命更深层次的东西。

 

对于写出《尤利西斯》的乔伊斯来说,但丁的诗就是他重要的灵感来源。荷马、伏尔泰、但丁这些诗坛的神话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可以借鉴的经典内容。

 

不仅在西方如此,在中国也是一样,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已经没有人说得清到底是谁第一个用诗词来咏叹月亮,但是后人却在月亮这个意象上前赴后继。

 

这就是诗的分量,它们让人们在读诗时感受到美和故事背后的意义,也为后来的写作者们提供了模板和灵感的来源。作为读诗的人,我们深刻理解到,文本的意义不是在字里行间等我们找出来,而是在我们心里。

 

第三部分:

 

第二个重点内容,诗歌的重要性我们就说完了,下面我们说说第三个重点,经典的普世价值。

 

 

小说也好,诗也好,经典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很高的普世价值,它们应对生活的智慧永不过时。这些经典让人沉浸在书里,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在和本质。

 

比如文坛巨匠但丁写的《神曲》平易近人,让人读过之后感到快乐和喜悦。

里面的故事通过描写一个人的体验,推导出普世的经验,人们从故事里感受人物的迷惘,找到答案,这个答案不仅是某个人的答案,更是人们应对现实的方法。有人说,越深入钻研《神曲》,《神曲》就越能为人们导航。

 

与但丁齐名的还有荷马。人们大多听说过《荷马史诗》,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同时,好像也意味着大部头和难读。那荷马到底写了什么呢?简单来说他写了两首诗,一首是《伊利亚特》,写的是关于贵族政治的故事,是个悲剧。另外一首是《奥德赛》,讲的是打完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返回故乡的路上遇到的波折。

 

这两首诗都说了一件事:英雄不是十全十美的。对荷马笔下的英雄来说,快意恩仇最重要。在现今的社会,我们虽然抗拒战争和暴力,但对勇气的敬佩、对努力的重视,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他的诗作带给人们的共鸣。

 

名流们最爱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著作,比如他的《追忆似水年华》。有人说他的文风独具一格:句子长,东拉西扯。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读他的作品?

 

因为他擅长嘲讽,通过他巧妙地处理,让有缺陷的人也能展现出讨喜的一面。他的作品跟读者讨论行善和作恶带来的影响,以及个人该如何取舍。

 

(插图05)

不仅如此,他还擅长把细碎的回忆变成富含哲学的文字。因为他总能体会到最细微的触动,一些味道,或者是一朵花开,都能被他敏锐的内心捕捉到,继而勾起遥远而稀薄的记忆,马上,那些回忆就被他变成了浓稠又清晰的画面,让人们跟随他的节奏感受光阴,他用故事教会人们凡事慢慢来,再简单的事物也有最独特的美好滋味,需要人们反复品尝,有所感悟。

  

作品普世价值极高的还有俄国文坛泰斗托尔斯泰。他的作品涵盖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经验,有很大的普世魅力。托尔斯泰是高超的写实派,他能把细节处理得一丝不苟,还能妥善处理故事的整体脉络,他的作品始终热衷于讨论人生的奥密。

 

《安娜·卡列尼娜》最著名的场景是列文除草的那一段,当列文心无旁骛的时候,除草这事容易又快乐;当列文开始思考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除草这事突然变得乏味又苦闷。

 

托尔斯泰用了两个章节来讲列文除草,很多人会觉得有些多余:因为自己平时又不除草,为什么要花费时间看一个故事里的人除草?

 

其实他们都忽视了这件事中蕴含的普世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事都是这样,如果太专注自己在做什么,就会做不好。除草的故事在于规劝人们活在当下,沉浸在体验中,体会真实活着的感觉。相信读懂的人对这一段都有着深刻的共鸣。

 

托尔斯泰的小说其实并不难读,他写得呕心沥血,却没给读者设置过高的门槛和障碍,读者只要跟着他的讲述,慢慢读下去就行。不仅如此,他的作品还能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种独特的感受是非常美妙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常被拿来和托尔斯泰放在一起讨论,他也是说故事的高手。他的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里,小人物对自由和良心的追求。

 

他善于角色设计,故事中随处都有妙不可言、又有各种人格缺陷的怪胎;他写的主题都很深刻:死亡、道德感、爱、自由、信仰、人类的意志力等等,深入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他的《罪与罚》,主角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学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让主角先杀了人,之后再思考杀人这件事。这部作品和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样,都让人们得以观看罪犯的内心世界。

 

普世价值在俄国经典作品中非常容易找到,俄国作家更善于带领人们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普世价值之外更多了一种特有的悲伤和灵魂的深度。

 

此时不得不提的,就是作家中的王者莎士比亚。他的作品让人望而却步,因为他爱玩文字游戏,他会用外来字和创新字来写作,而且词汇和语法让人很头疼。但是这也正是他的成就所在。

 

要想读懂莎士比亚,就要知道他想传达什么。讨厌莎士比亚的人会说,他的作品跟现实脱节,讲的都是些弄臣、国王的事,与我们的生活完全不搭界,可究其背后的意义,人们会看到嫉妒造成家庭破碎、情侣的誓言和德行受到生活的考验,父母把孩子逼到喘不过气等等,这些都是相当写实的刻画。

 

(插图06)

莎士比亚正是透过这些人们不熟悉的事物,说了很多现实中人们熟悉的道理。他笔下的角色很复杂,甚至是反复无常,让人难以看透,但是人们还是能从那些人物身上看到熟悉的东西。

 

比如内心戏十足的化身哈姆雷特,他集合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焦虑和忧郁,读过的人们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哈姆雷特的影子。

 

 

他善于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小细节上,揭露了人性的本质的同时,还展现生活精彩的一面。比如他描写学童“拖着蜗牛步伐,不甘不愿上学去。”就会引发读者的共鸣:“原来不爱上学的不止我一个。” 

 

人们都说莎士比亚是永恒的,因为他提出的问题都是人们一直会面对的问题,问题中蕴含的智慧,不囿于某一个时代,随时都可以拿来应对困惑。同时,这也是经典共同的特征。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有争议的作品和作家往往意味着一种优秀,我们要寻找作者的风格,从而解读作品。如果仅仅因为某位作家的作品受到批评就不去阅读,就会对经典存一直存有误解,只有在了解了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写作风格之后,才能看到那些争议的背后,就是价值和精彩的部分所在。

 

第二:我们说到了为什么要读诗,我们看到在经典作品里,诗存在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美的享受,还用独特的语言和魅力,给人们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用诗和自己交流,用诗在社中彰显不凡。

 

第三:我们说到了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都拥有普世价值。经典善于从一个人,一件事开始讲述,进而扩展到更广阔的人和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对待生活和人生的智慧代代相传。

 

人们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体验,让心和思想得到解放,突破原有的局限,向上提升,去探索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比如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傲慢与偏见》里的本内特小姐,穿着华丽的齐地长裙和本内特先生起舞;也可以幻想自己是《西游记》里的神,俯瞰众生。

 

在本次解读的开篇,我们说到了其实不必读完所有大部头,只要阅读《如何读懂经典》这一本书,就能对大部分经典侃侃而谈,作者也在开篇中这样说,但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却不是这样。

 

我们在开篇中也提到,阻碍我们阅读经典的因素真的很多,但是阅读经典,同样不缺理由,我们缺的是方法。

 

本书作者选取了多数人都听说过但几乎不会去读的经典名著,一针见血地指出全书主旨,通过挖掘作品中能够激发人兴致的典故、名言、桥段、背景、冷门知识来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这本书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它能打开那些经典名著的大门,引领我们把那些不敢读的书读明白。

 

作者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这本书,让人们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要把那些经典一读再读,略经典之美。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帅小冰,这是为你解读的45天读写说全面提升计划系列丛书里的第8本书,祝你在阅读经典著作的进阶道路上有所收获,我们下节课再见。

 

 

 


直播间

言职社

话题 167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