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0强在用的底层逻辑思维,教你理清写作逻辑?

2020-11-2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解决问题的逻辑》

 

你好,我是主讲老师帅小冰,欢迎和我一起参加45天读写说全面提升计划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解决问题的逻辑》,作者是芭芭拉·明托。这本书中文版大约29万字,我会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的精髓: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来解决逻辑问题。

 

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复杂的问题便束手无策,理不清头绪?写工作报告,常常长篇大论却词不达意?其实,这些都是缺少逻辑引起的。如何做到逻辑清晰,有条有理呢?答案就是使用金字塔原理。

 

本书作者芭芭拉·明托女士,是麦肯锡顾问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顾问,她负责提高员工的写作能力。她发现员工有着同样的问题,就是文笔不清,这促使她探索出写逻辑清楚的文章所必需的思维结构,最终于1973年出版了《金字塔原理》。同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明托国际,专门讲授和推广金字塔原理,几十年来帮助各类专业人士在工作中撰写复杂的报告、研究论文、企划书等等。这本书已成为包括麦肯锡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知名公司、工商管理学院指定培训教材,可见其影响巨大。

 

本书的核心要点就是用金字塔原理建立逻辑结构。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帮助大家建立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楚,条理分明,从而提升思考、写作、有效沟通的能力。今天我将分四个部分来对这本书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及相关概念?

 

第二,如何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

 

第三,如何用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

 

第四,如何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有效沟通?

 

(插入知识卡片)

第一部分: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到底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及相关概念

 

埃及的金字塔大家都知道,是由一块块石头,一层一层堆砌起来的下大上小的结构。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呢?它就是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这三句话,也就是三个原则,是金字塔原理最核心的内容, 我们来一一解释一下。

 

第一个原则,上一个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也就是说,金字塔塔尖上的那块大石头就是我们的最终结论,这块大石头是由下一层三到七块石头支撑的。

这三到七块石头是支持最终结论的论据,但它们本身也可以是个结论,由再下层的三到七块石头支撑。也就是说上层是结论,下层是支撑结论的分论点。所以金字塔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的结构。

 

第二个原则,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也就是说每一层的这三到七块石头是属于同一类的,不同种类的石头是不能放在一起。这就是归类分组。

那么如何选择石头呢?这里涉及到金字塔原理里另一个核心的内容:MECE法则,全称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翻译就是“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将某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我们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插图01) 

举个例子,组织机构图。比如一个橡胶公司,分为轮胎部,硬件部和体育设备部。各个部门又分为研发、生产和市场部。相互独立说明轮胎部、硬件部和体育设备部的组成有排他性,各部分之间没有重叠。

完全穷尽指的是所有3个部门加起来就是这个橡胶公司的全部组成,没有遗漏任何部分。

 

第三个原则是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也就是说,这些石头之间不是随机堆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到一块的。这就是逻辑递进。

那么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来排列呢?这取决于这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这两种逻辑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演绎推理。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

举个例子,鸟会飞,我是一只鸟,因此我会飞,由此演绎推断出“我会飞,因为我是鸟。”你会发现,在演绎过程中,每个思想都是由前一个思想导出的,逻辑顺序就是演绎推理的顺序。

 

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它们的共同点。

举个例子,美军**已经抵达波兰边境,德军**已经抵达波兰边境,俄军**已经抵达波兰边境,由此归纳出波兰将遭到**进攻。

你一定已经注意到了,归纳推理的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归纳推理有三种不同的逻辑顺序。第一种是前因后果关系,也就是时间顺序。第二种是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者将部分组成整体, 也就是结构顺序。

第三种是看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一般来讲,顺序是按照程度高低排序,把最重要的放在第一位。

 

简单地说,就是你找到的这一层三到七块石头是有顺序的,像拼图一样,如果你找到逻辑顺序,就能保证这些石头都是属于这一层的,而且缺了哪一块都拼不完整。

 

你可能注意到了,每一层的石头为什么是三到七个,不是两个或者十个?这是根据大脑思考和认知的特点来的。

 

(插图02)

根据乔治·米勒的《奇妙的数字7±2》中的观点,大脑的短期记忆力无法一次容纳七个以上的项目。一般人是五个,容易记住的数目是三个。

 

这就意味者,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对它们进行逻辑分类,以便于记忆。金字塔原理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按逻辑顺序整理排列,方便自己阐述,也方便对方接受。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金字塔原理是一个结论先行,以上统下的逻辑结构。那么我们怎么利用金字塔原理来帮助我们思考、写作和有效沟通呢?

 

第二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来帮助我们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考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现代人似乎并不愿意思考。出了问题,人们有时候并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即便知道问题,人们考虑事情也可能不全面,看不出问题的本质。

 

下面我们利用金字塔原理来解决思考的问题。首先,学会如何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是否有问题和问题在哪里。界定问题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明确界定问题,那和别人的讨论和沟通都是各说各话,鸡同鸭讲了。那么我们怎样界定问题呢?这儿需要通过四个要素切入点、困扰、现状和结果来搭建界定问题的基本框架。

 

第一个要素就是切入点,也就是问题发生的具体领域。

 

第二个要点就是困扰,引发困扰的事件。有可能是外部的,有可能是内部的。

 

第三个要素,现状,也就是不想要的结果。

 

第四个明确说明想要的结果。

 

公司的问题都比较复杂,举个刻意简化的例子,公司一直按照一个可靠的方法销售需求很大的工业不动产。

公司长久以来一直做得不错,年销售增长约10%。但是今年已经到了最后一季,种种迹象显示销售未增长10%,反而将降低10%。

那么问题基本确定了具体领域是销售。现状是销售增长面临低于预期的威胁。公司希望尽快采取行动将销售拉回正轨。所以最后界定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持续性的增长?

 

完成了对问题的界定,接下来我们可以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了。

 

(插图03)

分析问题通常按照一种标准方式进行:收集资料、说明发现、得出结论和建议行动。但是收集资料可能太费时间而且结果又不尽如人意。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开始收集任何资料之前,先做建构问题的分析,这和科学实验很类似:

 

首先提出各种假设,然后设计一个含有各种可能结果的关键实验(或是若干实验),每个实验几乎都能排除一个或更多的假设。接着进行实验以便得出清楚的结论,由此计划改善的行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如何提出假设呢?这里用到金字塔原理里的“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原则,使用结构化分析方法。

 

第一种是显示实体结构,如组织机构图,有商业流程以及产业结构示意图等,划分问题领域。比如配送产业结构图中,有原材料来源、制造商、仓库配送、消费者购买者、消费者使用者、售后服务等,你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哪些环节容易造成缺货。

 

诊断问题的第二个方法是,探究因果关系。你可以透过财务结构、任务结构和活动结构的树状图来查找原因。

 

第三个方法是将所有可能的原因通过相似性进行分类。种预先的分类有助于综合分析各种事实。逐项展开之后,就可以排出难易程度,对有可能的原因进行筛选。

 

下一步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利用逻辑树。逻辑树将所有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都详细列出,同时显示实施这些解决方案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它主要是帮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进行重复和无关的思考。

 

小结一下,学会界定问题、使用结构化分析问题,用逻辑树产生解决方案来进行思考,有双重功效。

一方面,确保你把重心放在真正的问题上,挖掘问题的所有原因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可以比较容易地系统地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减少在写报告时,组织和传达你的思考所需要花费的力气和时间。这个逻辑结构是你的结论与建议的基础,可以轻而易取地被转换成金字塔形式。

 

第三部分

思考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我们来到第三部分,看看怎样利用金字塔来帮助我们写作,让读者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呢?

 

思考是一切的基础,理清了思路,写起来也就顺手了。你有没有发现,思考是一个从下到上建立金字塔的过程。那么写作呢?刚好相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

 

(插图04)

我们现在知道金字塔原理是一个总分的结构。我们写作时,最重要的就是先构思文章的结构,搭建好文章的框架,再组织语句顺序,这样可以保证思路连贯,避免跑题。没有框架,很有可能你已经写得一塌糊涂了还不知道。按照结构写作,能够使你及时发现错误和遗漏。

 

具体操作就是先把你最核心的思想精华,也就是金字塔上最上面的那块石头明确提出,让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整体框架和主要观点,然后再组织内容,按照读者最容易理解的顺序,先主要后次要。

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排列,再按照逻辑关系的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你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呈现一篇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文章了。 

 

一篇文章是否吸引读者,最关键是开头,如果读者没有兴趣,文章写得再好都没有用。所以文章的序言是非常重要的,读者应该在最初的30秒内就了解你的全部思路,从而激发他继续读下去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序言才能吸引读者呢?

 

我们的大脑是分散的,没人喜欢听大道理,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听完故事还喜欢问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在序言里讲故事。通过讲述一个与主题有关的故事,把序言四要素: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揉到这个故事里,就可以引起读者对该主题的兴趣。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相当于引入某种“背景“, 说明发生的”冲突“,并提出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就是你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思想。用好故事讲好序言的四个要素, 就能引导读者思考,掌握沟通的主动性。

 

那么什么是好故事呢?最好是读者已经知道的故事或者是应该知道的故事。因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先向他们传递简单易懂、容易接受的信息,比让他们在混乱的思想中摸索,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全篇的思想。

 

序言中的故事,能使读者就我们对背景的解读具有真实感,而实际上这种解读可以限制读者对“背景”进行不同的解读,就像律师的开场白总是希望陪审团的思维限制在某个框架内,从而使陪审团只能在这个思维框架内评判律师提出的证据。

 

(插图05)

我们现在明白了序言的结构,写好序言一个要点就是要注意写好关键句要点,也就是核心观点。它不仅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读者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就需要我们列出关键句的要点,让读者可以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秒内就能了解你的全部思路。因为随后的内容只是解释或支持这些要点,你就非常得体地将读者请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上,由读者自行决定是继续读下去还是就此接受你的结论。

 

那么序言需要写多长呢?这取决于主题的要求和读者的需要。序言的长度应当确保在你引导读者按照你的思路思考之前,他和你站在同一位置上。

你与读者的关系越近,序言的篇幅就可以越短,但是序言的长度必须能够提醒读者保持他们的疑问。

 

序言写好了,进入正文。正文纵向关系是疑问和回答的模式。金字塔关系要自上而下进行表达,先总括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预先明示逻辑关系。

用疑问引导读者和听众的思考,掌握沟通的主动权,层层结构迭代至不可分解和无疑问为止。逻辑层次一般不超过3层,最好不超过4层。

 

在横向结构中,同一组中的思想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具体的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关系还是归纳推理关系。

位于演绎推理过程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因此”引出结论。归纳推理是将具有共同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在写作中我们怎么知道是否采用了合乎逻辑的顺序呢?你需要确保是否把消息当成论点列出来,是否遗漏任何重要的论点。在第一部分我们讲过三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如果你没法在一个群组找到上面的其中一个顺序,这就显示不是这些论点没有逻辑关系,就是你的逻辑思考不周全。

如果是行动论点,行动总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并且总是透过阐明采取行动的直接结果来概括行动论点。那么我们需要阐明每项行动最终必然产生的逻辑结果,将那些共同导向相同结果的论点组合在一起,找出这组论点为基础的过程或结构,并按此排序,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任何步骤。

如果是情境论点,那么我们需要将说明类似事物的论点组合在一起,找出这组论点是以结构或是级别来做为分组基础。重新将这些论点写成完整的句子,并决定其顺序,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任何重点。情境论点会列在一起是因为论点之间的相似性,注意使用相同的主语或谓语。

序言写好了,框架搭起来了,文章的正文部分就是用各种论据来支持这些论点了。这些论据平时我们可以用卡片收集起来,写作时把它们拿出来,将这些卡片按照不同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组合,横向进行归纳分组,纵向进行总结概括,再按照我们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中学到的逻辑关系进行检查和修改,不完全的就按“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补充卡片,错误的就拿掉,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写出文章,缩短写作时间了。

 

如果需要在书面上呈现出金字塔,我们可以用多级标题,行首缩进、下划线和数字编码的方法,来突显文章的整体结构,当然也需要注意各部分平滑的过渡。

 

这里请注意,金字塔原理适用于任何需要构建清晰逻辑的文章,它帮助我们建立逻辑框架,但这并不涉及写作风格的改变。

------------------------------------------------------

第四部分

以上,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用金字塔帮助我们进行思考和写作,那么用金字塔原理怎么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麦肯锡公司要求公司员工凡事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这就是在商界流传甚广的“30秒电梯理论”。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清观点,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呢?

 

沟通有口头和书面两个形式。不管是哪种形式,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才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受众是谁?同一个话题,受众不同,关注点不同,那么我们的表达方式、侧重点也会不同。举个例子,针对公司的问题,你的建议是针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整改。老板可能更关心的是整改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效应?整改成本高不高?而员工可能更关心的是整改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第二个问题,想听什么?明确不同的受众以后,我们需要挖掘受众的意图,利益点,兴趣点和关注点。针对他们的意图来组织我们的内容。

 

第三个问题,想怎样听?按照我们之前学习的金字塔原理, 搭建出完整而且足以让人采信的逻辑结构,来回答四个疑问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好不好。请注意这里的逻辑顺序不是你自己想说的顺序,而是对方能理解的顺序。你需要按照对方能理解的顺序来构思你的逻辑顺序, 就容易说服对方。

 

(插图06)

在沟通中,如何安排整体的流程结构非常重要。流程安排不当,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反感。掌握流程的重点就是,最好是从整体结论谈起。我们最好用简洁的语言做简洁的分析,每部分作一个结论,然后应用所累积的多个小结论,导出最后的整体结论,再以此结论提出有证据做支撑的建议。这正是我们的金字塔结构,和写作里的序言是同一个道理。

 

现在很多公司沟通作报告都用PPT了,所以PPT上呈现金字塔原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制作PPT请注意一些指导原则:

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

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图文的理想比例是图标占90%,文字占10%;

文字应尽量简短,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字号应足够大;

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以吸引受众;

做好之后排练、排练、再排练;

 

现在很多人能轻轻松松地用各种软件做出漂亮的PPT,视觉上很流畅享受,但是请注意不要只是一味重视表面功夫,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逻辑结构,那可真是本末倒置了。

 

不管有没有PPT, 我们都需要锻炼扎实的逻辑表达能力,心中有金字塔原理,就能把要点融会贯通记住脑子里,并将重点无一遗漏地全部说出来,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有效的沟通。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用金字塔原理建立逻辑结构,我们分成了四部分进行解读。

 

在第一部分我们讲解了到底什么是金字塔原理,MECE原则和建立逻辑关系的两种模式,演绎和归纳推理,明白了三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

 

第二部分我们讲解了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学习了如何界定问题、使用结构化分析问题,以及用逻辑树来产生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我们讲解了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进行写作。先搭框架,序言讲故事,正文按逻辑顺序用论据逐级支持论点。

 

第四部分我们讲解了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做好PPT的指导原则。

 

正如大前研一所讲,无论多么庞大的资料、多么复杂的议题,我们都可以应用相互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的思维方法将其分类整理,然后从某些资料中找出证据导出结论,再把这个结论当做寻找下一个证据的数据……

 

这种层层累积的方法,就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最基本的逻辑构成法,它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清楚表达的工具。实践出真知,你需要在生活工作中强迫自己多想多用这个好帮手,在脑袋中形成金字塔结构,成为别人称赞的“想得清楚,说得明白”的写作沟通高手。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帅小冰,这是为你解读的45天读写说全面提升计划系列丛书里的第16本书,祝你在思考、写作、解决问题的逻辑方面有所收获,我们下节课再见。

 

 

 


直播间

言职社

话题 167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