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元化高效读书法:19个读书体验及技巧将读书效率最大化

2020-11-2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你好,我是主讲老师帅小冰,欢迎和我一起参加45天读写说全面提升计划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作者是奥野宣之。这本书中文版大约15万字,我会用大约27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精髓:如何利用笔记,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在如今的社会中,阅读对于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想要学习更多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在阅读中如鱼得水。虽说只要一本书和一段空闲时间,便可以进行一次深度阅读,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有一些人因为不了解正确的读书方法,而在读完一本书后收效甚微,几次没有回报的阅读体验之后,兴许就放弃了阅读。

 

今天这本书便是要你改变以往的读书方法,重新掌握通过阅读吸收知识的技能。严格说起来,这本书不能算是阅读类的书籍,因为这是一本讲笔记术的书。笔记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套关于笔记的方法论,不过今天书中重点要讲的是在阅读时能带给我们帮助的读书笔记。也就是说,《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其实是在教大家如何通过读书笔记,去实现有效的阅读。

 

在日本,笔记被叫做“手账”,手账在最近几年从日本流传到我国,使很多人爱上了这一记录生活的方式。而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可以算是日本手账风潮的引领者,他以信息整理术而闻名,除了这本关于读书笔记的书,他还出版了《旅行手帐完全指南》《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等手账技巧类的书籍。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接下来我就来为你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三个重点:

第一:什么叫有效阅读?为什么说读书笔记能帮你有效阅读?

第二:如何利用读书笔记实现有效阅读?

第三:如何让阅读变得更为高效?

 

知识卡片

 

第一部分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点:什么叫有效阅读?为什么说读书笔记能帮你有效阅读?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情况:花了好几个小时读完一本书,用不了多久就会把书中内容忘得烟消云散,你说你没认真看吧,又确实是投入了精力的,就是合上书后一个点都记不住,一点感想都没萌生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有次我和他一起吃饭时问他最近在看什么书,他回答了一个我没接触过的书名。我很感兴趣,便接着问他: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这本书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果他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对这本书真真是“一问三不知”,我不禁怀疑这真是他最近读过的书吗?

 

其实这样的故事肯定不止发生在我一个人身边,你细细回想,说不定你或你朋友也有过这样的尴尬时刻。

 

这种情况通常人们把它叫做“无效阅读”,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因为很多人的阅读状态是很茫然的,只是翻开书,用眼睛盯着文字,一味读下去,书中的内容只是随着眼球的移动,快速地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样去读书,当然什么也记不住。

 

图片1

 

如果只是这样读书,那就等于没有读过。我们需要将书的精髓留在脑子里,而不是仅仅用眼睛看过。

 

听了这些,相信你应该对有效阅读有了一点点模糊的概念了,更具体一点的说法,还是由我来告诉你吧,这里要注意听一下。

 

有效阅读,需要我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读书,而不能以“随随便便”的心态去进行阅读。而这个目标,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这个目标听起来好像轻飘飘的,可是真要实现还是有一些困难的,不要担心,我今天讲解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便是带领你克服这些困难。

 

每年元旦节前后都会有很多朋友在社交网站辞旧迎新,顺便定下新一年的目标和计划,相信你也不例外,而这种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了,不要把自己的阅读目标量定得太高太离谱,在实现上面提到的读书目标前,你一年读多少书,你读得有多快,这些能力都是苍白无力的。达到那个目标后,你再想去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或是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都为时不晚。

 

我们现在只管在读完书后保证书中内容是记在脑子里的,这些知识一旦被你记住,在今后的人生中都会一直影响你。

 

那么,我们要如何实现这目标?答案是:丢开你以往错误的阅读方法,认真选择每一本能满足你需求的书籍,重新掌握吸收知识的技能。

 

于是,我们便需要一个媒介来助我们一臂之力,那就是——读书笔记。

 

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到,笔记是人与书关系的改变者,它能够“改善”我们与书相处的种种问题。

 

我想你肯定有过“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经历,而且我猜这买回来的书很多是一时冲动消费的,对你来说或许根本不需要,于是就只能放在角落里积灰,但如果有了读书笔记,我保证你再也不会盲目入手一本书。

 

也许你还有过这样的时候:某个瞬间你觉得自己好像看过某本书,想要回忆起书中的某个句子,却死活都想不起来。不用怀疑自己,通常来说,你是真的看过这本书,但如果有读书笔记在旁辅助你,你肯定能很轻松地回忆起关于这本书的一切。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种情况,读书笔记还会在很多时候都派上用场,比如你无法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时,又比如在你不知道如何运用书中获得的知识时。

 

那么在正式阅读前,我必须要说的是,我们在读书前有一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选购自己真正想读、真正需要的书。

 

图片2

 

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往你选书和购书的情形:在某个出差的日子,你在机场候机时闲着无聊,便决定到机场书店逛逛,一进书店你便看到新书书架和畅销书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你很快被充满吸引力的书名、腰封、广告词所吸引,不知不觉中就捧起了书,胡乱看了一下目录、前言、作者资料后就走向了收银台,这时的你满心欢喜,可在飞机上读完之后,才觉得这是一本不值得花时间去读的书。

 

也或许是这样的情形:618或是双11到了,所有的电商网站都在促销,书籍也不例外。你当然不会错过这种能划算买书的时刻,于是你便点入某个电商网站,选了一堆看起来还不错的书,这儿要参加满减,那儿需要用券,一顿操作后下单了 ,这时的你感到心满意足,而在收到书后才反应过来,很多书都是你不需要的。

 

那如果在选购书之前,我们能用上笔记中的购书清单,整个流程将会完全不一样。

 

购书清单是什么?很简单,它只是包含了书名、作者、出版社这三个信息的一张白纸,如果你需要,还可以加上一个“备注”栏。一本书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这三个信息,关于书名和作者我们就不赘述了,但有人可能会觉得出版社这一项并不是很重要,但我要告诉你的是:非也,出版社不但重要,还相当重要。

 

有一些再版多次的书到了后期可能不再是某一个出版社独家的书籍,而是很多出版社都有不同的版本在出版,这些不同出版社所做出来的书籍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在选购书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比较不同出版社书籍的优劣,再从中选取值得购买的书籍。

 

至于备注栏,就由你自由发挥了,你可能需要在这里写上你决定将某本书写上清单的理由,比如是某人推荐的,或是在某本书或电影里看到的,你在买书时看到清单上的理由就能回想起你当时想要阅读这本书的心境。

 

有了这样的一个购书清单,我们在书店里或是遇到电商促销时入手书籍便不再那么盲目下单了。

 

但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列购书清单也算是读书方法的一部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第一个理由便是:你需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去选择和阅读一本书。

 

按照列清单的步骤去确定自己想要选购的书籍,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想要读这本书,带着这样的目的去阅读,是我们实现有效阅读的第一步。

 

第二个理由,是它能帮你找到你真正想读的书。你想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买书如山倒”的情况,还不是因为我们冲动消费,总是想着这本书也许对自己有帮助,那本书看起来好像挺有趣。

 

有了购书清单后,我们将会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去选择书籍,面对想要购买的书籍会保持正确的判断力。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第一部分内容,我们讲了什么才是有效阅读,以及可以通过笔记制作购书清单,帮助我们理性选书和购书,为后续有效阅读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

 

那么,理性选购书籍后,我们要正式开始阅读一本书了,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如何利用读书笔记来改变自己的读书方法,以此来实现有效阅读呢?

 

在此之前,我想纠正大家对读书笔记的一个固有想法,就是认为读书笔记是麻烦且枯燥的,让人总是坚持不下去。其实并不是的,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只写一句:我读了某本书,这本书非常有趣。

 

重要的是,我们要让自己习惯做读书笔记,并坚持做读书笔记。所以,上面那简短的一句话或许能让你不再对读书笔记抱有压力,哪怕它并没有给我们太多信息,但你至少迈出了第一步。

 

图片3

 

这里要注意的是,读书笔记就像日记一样,尽量不要停止,因为一旦停止就很难重新开始。

 

我举个例子,奥野宣之在上小学的时候,街边的公园在暑假期间会组织每天做广播体操,只要当天参加了,就可以在卡片上盖一个红色印章,有时候他一连好几天都去参加,卡片上便会罗列出整齐的印章,他的心情也变得非常愉快;但如果偶尔没去导致卡片上有几处空白,再去参加广播体操的心情就会被破坏。

 

你看,小小的印章竟然会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动力!

 

我再举个我朋友的例子,她从去年开始每天在手机app上背单词,没有一日间断,在终于有了365天这整整一年的打卡记录后,她决定休息一个星期再重新开始。可没有想到,这一休息就是一个月,如今她想要再继续坚持背单词甚至比一开始培养习惯时更难了些。所以说,做读书笔记是同样的道理,你看完好几本书都不做记录,再翻开笔记本的时候就只会觉得提不起精神。

 

我们回归正题,来了解一下读书笔记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我们当然需要翻开书读起来,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记得将书中内容做记号、划重点来进行标记。 标记的方式通常分为折角、画线、利用书签这几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其中一种使用,也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使用。

 

比如说,我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页折角,读完一遍书之后,我们可以把折角的那几页,再读一遍,如果还是觉得某几句话很好,我们可以把那一页的另外一个角也折起来。最后,我们可以将上下两个角都折起来的几页再进行重读,若第三次阅读之后还是觉得不可舍弃,我们就可以用笔在上面画线做记号。

 

用这样的方式标记起来的句子,我们就可以把它写到读书笔记里了。

 

但你偶尔会遇到一些大部头的书籍,在这种时候,折角太多可能会影响你的阅读体验,于是,我们就可以将书签利用起来。

 

这里我们需要准备三种不同的书签,分别是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它们所使用的方式与折角的方式一样,也就是在读第一遍时夹上通读标签,第二遍时夹上重读标签,第三遍时便是标记书签了。

 

用折角或书签的方式可以避免你在书中画出太多毫无意义的句子,也可以让你在读书的时候专心读书,要做笔记的时候再拿起笔来。

 

做好一本书的标记后,我们就可以在读完书的晚上或是第二天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需要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信息: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这三个信息能够使你在以后重读笔记时回想起关于这本书的基本情况。

 

但如果需要记起更多的内容,你可以尝试一下奥野宣之发明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我先解释一下葱鲔火锅是什么,这是一种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而成的日本料理,其中葱是属于配菜而非调料。

 

那为什么奥野宣之会将一道料理来作为笔记方法呢?是因为这个方法需要我们将书中精彩的地方摘抄下来,并在摘抄下面写上自己对这段话的感想和评论。而这摘抄和评论就像是葱鲔火锅中鱼肉和大葱的并存关系一样。

 

图片4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可以促进和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但做这种读书笔记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取对自己最重要的部分进行摘抄和评论,否则工作量可能会太大,影响到我们对写读书笔记的坚持,前面已经提过,我们只有在把写进笔记中的内容控制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才能更加长久地坚持下去。

 

在笔记中我们除了书籍基本信息、摘抄和评论,还可以将书腰、书中赠送的书签、或是其他与这本书相关的内容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这样的方式叫做“剪报式”读书笔记。

 

剪报式读书笔记利用与书籍有关的其他事物,可以加深我们对这本书的印象。

 

读完一本书并写完读书笔记后,我们是否就可以丢开书本和笔记了呢?很抱歉,答案是不可以。

 

不但不能丢开,反而要把笔记好好保存以便在今后的空闲时光中再次阅读,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到“读书笔记是与书交流过的证据”,所以重读笔记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在读完书后的日子里,即使书籍不在我们身边,也可以利用读书笔记来重拾对这本书的了解。每重读一次笔记,都是加深理解、增色思想的好机会。

 

重读笔记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通过笔记进行思想输出,这里我想啰嗦一下,其实很多人都是读完书是没有输出的习惯的,但这样恰恰会导致你这次阅读基本无效。

 

奥野宣之在书中也曾多次强调输出的重要性,他这样说过:“只有在读完书后对书中内容作出反应,进行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重要行。”

 

我们举一个最典型的输出例子:写书评。

 

相信有一部分喜欢阅读或是喜欢写作的朋友应该都尝试过在社交网站上写书评,但是老老实实看完一本书后再老老实实去写往往不容易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但如果在读书时你将想法记录到读书笔记上,在创作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卡壳的情况了。

 

如果你能尝试一下对照着笔记本上“葱鲔火锅”的方法写书评,你甚至会发现,你写出来的书评基本上就是读书笔记上的内容。你应该能理解到,“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之所以需要我们根据某一段话写自己的评论,也是希望你能加强输出的意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输出,我们必然会在读书时更加用心去消化书中的内容,而读书笔记在这一点也能帮助到我们。

 

以上就是我们第二部分分享的内容,我们了解了读书笔记具体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细节,还知道了读书笔记对书评等文字创作有极大的帮助。那么接下来,我想通过给你分享一些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充实读书体验的小技巧,来了解今天的第三个重点:如何让阅读变得更为高效?

 

第三部分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小技巧,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个,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吃透难懂的图书。

 

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身边有个朋友对历史很感兴趣,想要了解一下中国史的发展和进程,可找来的书籍很多都是枯燥得让人昏昏欲睡的科普读物,他跟我抱怨实在是难以读下去,于是我推荐了一套《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给他,这套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中国历史,果然,他读得津津有味,读完之后告诉我,这套书虽然内容浅显,但也能够大致的了解到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看完这套书再去看之前找来的很多历史书籍就没有当初那么大的难度了。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枯燥难读的书籍呢?在这个时候,你不妨找一下这类书的其他版本,比如上面提到的漫画版,或是图解版、精编版、青少年版等等。先从浅显的内容出发,保证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大致了解之后,再了解深刻一点的内容,可能会更容易吃透这知识。

 

图片5

 

第二个,把名著放在枕边。

 

名著都是经典的好书,相当值得阅读,但是有些名著不免会有些枯燥乏味,但是我们可以将它放在枕边或是其他自己随时能拿起它的地方,因为你现在不想读它,不代表以后不想读它,我们要为忽然想读的那一天做准备。

 

本书作者奥野宣之便有过这样的经验,他在读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时,只读了一半就无聊得读不下去了,但是在两年后,他突然燃起热情,在三天内就将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了。他自己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于是他在书中告诉大家“读名著的窍门只有一个,那就是等这本书变得有趣的那一天”。

 

第三个小技巧,是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放满书。

 

这一点我有一位老师也提到过,她会在家里自己常待的地方都放上最近在读的书,这样下来,不管是走到沙发、走到书桌、甚至是走到卫生间,都能有随手拿起来阅读的书籍,利用好在家里的一些琐碎时间,一天下来阅读时间将会增加不少。

 

第四个,去掉外封,让读书变得更加轻松。

 

我想你可能会常常为这个事情感到困扰,那就是被书籍的外封所影响阅读体验。

 

现在有很多书除了腰封还会有一个外封,而读书的时候拿着带外封的书很容易挂住其他地方。如果我们将外封拿掉,读书过程将会清爽很多。

 

而将书拿下外封后,还可以与未读的书起到区别作用,即便在书桌或其他地方摆放了很多书,我们也不会将正在读的书与别的书混淆。

 

第五个,不要小看有声学问。

 

有声学问是什么?除了我们现在在听的音频,还有演讲、视频、研讨会等等。

 

上面提到过,面对稍难一点的内容,我们要从浅显处入手,所以有声的内容,通过听觉进行思想输入,比用眼睛看到的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上下班通勤时或是在家做卫生时选择有声图书,这样我们不就又利用到了碎片时间吗?

 

第六个技巧,准备一支珍贵的钢笔。

 

这支钢笔当然是用来做读书笔记的,而在写字的时候能用到自己喜欢的、珍贵的钢笔,绝对会让人更加愉快,心情好,笔记写起来也会顺利很多。

 

除此之外,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有一些前期工作或固定事物,也就是“仪式感”,可能会让你工作起来更有热情。

 

举个例子,创作出《冷血》的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在写作前会用小刀削铅笔,在削好一打左右的铅笔后,他才会开始正式开始写作。我想,削铅笔应该就是让卡波特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工作的“仪式感”吧。

 

最后一个技巧,是整理你的书架。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需要整理一下书架,而如果你常常拿取书架上的书籍和笔记,不妨将书架分出三个重要区域:爱读的书、废弃书、读书笔记。

 

图片6

 

在爱读的书区域,我们当然要放置自己喜欢的书,这书也许是当下给你深深感动的书,也许是在曾经某个时刻给你强烈影响的书,也许是教会了你很多道理的书。

 

废弃书区域可以设置在书架最偏僻的地方,在书架被占满后,你从中选取十本左右再也不会重读的书放入这个区域。再在一段时间后将这个区域的书扔掉或是卖掉,因为它们已经不会再给你带来任何帮助了。

 

读书笔记的区域就放你写满了笔记的本子,前面我们有提过,要经常重读读书笔记,所以也要放在较为显眼一点的地方。

 

规划好这三个区域后,不但能为你省去很多整理书架的时间,而且在你需要时,可以随时在书架中找到你所需要的书或笔记,这里就像是装了很多新点子的思想工厂,为你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力”。

 

以上就是第三部分内容,我们详细分享了几个能让读书过程变得高效、顺利且有趣的小技巧,包括由浅入深吃透一本书,把名著放在枕边,在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放满书等等。

 

总结

 

那么分享完第三部分后,我们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简单为你总结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有效阅读的概念是要保证你读完的每一本书都有收获,都物尽其用,尽量不要忘记书中的内容,而实现有效阅读的最佳方法便是使用读书笔记。

 

其次,我们说到读书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书中的营养,并且向你讲述在读书前选购书籍的方法、读书过程中利用笔记的方法以及读完书后重读笔记的重要性。

 

最后,我给你分享了七个能够让你在读书过程中更加乐在其中的小技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帅小冰,这是为你解读的45天读写说全面提升计划系列丛书里的第6本书,祝你在提高阅读效率方面有所收获,我们下节课再见。

 


直播间

言职社

话题 167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