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集 最后的青铜器,见证了宋的盛衰——北宋大晟钟 

2020-11-2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大晟钟的沧桑往事

新亚的朋友,你们好: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是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敲打时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州曾出土过一套65件,总重量5吨的编钟,震惊考古界,这就是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虽然体积硕大,但整套曾侯乙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古今各种乐曲。

除了用于演奏乐曲,编钟在中国古代,也是贵族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不同等级身份的贵族,编钟的数量级别都各不相同,然而,随着东周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编钟这一贵族身份的专有乐器也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春秋以后的历朝历代,有关铸造编钟的记载依然存在。但是这些后世的编钟已经不再是礼乐制度的化身了。而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这件大晟钟,经考证,却是宋朝时期铸造的一件编钟。宋朝早已过了青铜时代,为什么还要铸造青铜编钟呢?我们一起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图片1.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宋崇宁三年,也就是公元1104年,应天府发生了一件怪事,当时正在大兴土木的应天府,突然间挖出了六枚铜钟,六枚铜钟形制古朴,大小不一。这其实就是一组编钟,然而,宋朝时早已没有了青铜礼器,所以百姓们都不认识,对于突然出土的六枚编钟,应天府的百姓都觉得非常蹊跷,以为出土的器物是神器,于是,神明降临的消息不胫而走。

消息很快传到了宋徽宗耳边,当时的北宋内忧外患,这刚出土的青铜器是不是又暗示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呢?宋徽宗知道消息后整日坐立不安。

虽然关于古钟的流言四起,可在宋朝毕竟还是有不少有学识的人,经过考证,应天府挖出的六件古钟,是春秋后期的宋公成钟,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一套编钟。而当时的应天府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是宋太祖赵匡胤起家的地方。相传赵匡胤年少时在商丘曾求神问卜,被告知自己将来会成为天子。这一预言最终竟然得到了证实,赵匡胤建立宋朝,商丘升为应天府也就成为宋朝的陪都。

应天府出土春秋编钟消息得到证实后,宋徽宗大为高兴,钟在中国古代有着安定吉祥的寓意,太祖起家之地发现编钟,在宋徽宗看来是件祥瑞的征兆,据史料记载,宋徽宗说这是“于受命之邦出为太平之符者”,是双重的大吉大利,宋朝必将国运昌盛。

宋徽宗立即下旨召集各地工匠,挑选全国最好的铜料,仿照应天府出土的编钟式样,精心铸造12套编钟。

崇宁四年八月,12套编钟铸造成功,总共336件。将这12套编钟排列放置在一起,气势恢宏。宋徽宗看着这些造型古朴的铜钟,非常满意,336枚钟的中身上都铸刻有“大晟”铭文,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晟钟“。晟,是光明、旺盛、兴盛的意思,大晟就是大光明和大旺盛的意思,寓意大宋王朝要光明旺盛。据史料记载,大晟编钟铸成以后“质极纯,声韵清悦”,只在皇帝祭天时演奏,所奏的乐曲宋徽宗命名为“大晟乐”,他对自己铸造大晟钟的举措非常得意,还把“大晟乐”称为“宋乐之始”图片2.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徽宗还颁布诏令:“赐新乐名为大晟,置府建宫。”在京城建立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这就是宋朝时设立的著名的大晟府,大晟府专门管理宫廷祭祀等礼仪的音乐,编撰收集整理当时的音乐。可以说,正是因为大晟钟的铸造,宋朝的音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宋朝时期铸造的大晟钟,虽然早已不是商周时期象征礼乐制度的编钟,但却是宋徽宗期盼大宋王朝要光明旺盛的象征,这一组气势宏伟的宫廷编钟,足以令世人震撼。可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大晟钟,却显得孤零零,其他几百枚大晟钟如今身在何处?它们在铸成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

中国北宋时期,宋徽宗下令铸造的大晟钟共12套,总数336件,这在中国古代铸造编钟的历史中,堪称鸿篇巨制。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他自创的瘦金体在传世的书法中颇有影响力,而且对于琴棋书画,宋徽宗也都各有涉猎,称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虽然当时的北宋内忧外患,但宋徽宗依然时常沉溺于宫廷乐舞中。

大晟钟铸造成功后,宋徽宗下诏设立大晟府,专门管理宫廷音乐事物,掌管国家的音乐出版社,编辑和刊行北宋当时流行的曲谱。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晟府就相当于北宋时期的中央音乐总署。大晟府的设立和大晟钟的铸造,可以说是宋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据记载,北宋政和三年四月,大晟新乐试演,大晟府殿堂之上摆放有大晟钟12架,辅助乐器有编磬9架,钟与特磬各12架,所有编钟和编磬上,都刻有“大晟”字样。12架总共336件大晟钟排列在殿堂中,盛况空前。

宋徽宗还为此专门御制了《大晟乐记》,在御制的《大晟乐记》中描述说,大晟钟试演时,余音飞扬到天界,这时大晟府上方突然飞来九只仙鹤,仙鹤在空中盘绕翱翔,和着悠扬的钟乐声鸣叫着。此后,只要大晟钟鸣奏时,就会有仙鹤飞来。

收藏在中国辽宁省博物馆的宋徽宗珍贵御笔画作《瑞鹤图》,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祥瑞场景:宫殿上方彩云缭绕,18对神态各异的丹顶鹤翱翔盘旋在上空,还有两对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空中仿佛回荡着悦耳动听的钟声,和仙鹤齐鸣的声音。虽然无法确切证实《瑞鹤图》所描绘的,是否就是大晟钟演奏的盛况,但从铸造大晟钟的举措,和绘制《瑞鹤图》的心境,可以看出宋徽宗对于大宋江山稳固,宫廷祥瑞的期盼。

然而,事与愿违,大晟钟铸成后仅仅过了13年,金兵南下,北宋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面对内忧外患的北宋,宋徽宗不得不下令废掉大晟府,大晟钟的演奏也从此停止。

宋钦宗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兵占领北宋东京,北宋灭亡,东京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和掠夺,300件枚大晟钟也随同北宋宫廷的其他珍宝一起,都被金兵掠走。

伴随着大晟钟恢弘的乐声,北宋的国运却从辉煌跌落到低谷,北宋虽然已经灭亡,可大晟钟坎坷的命运才真正开始。

金兵将掠得的300多件大晟钟带回上京之后,便存放在乐器库中,很少有人问津。几年后,随着金朝的强盛,到了金熙宗在位的时候,金朝的宫廷乐舞也渐渐繁盛起来。

金熙宗下令把从北宋运来的乐器取出,用于宫廷演奏。然而,当他看到数量庞大的大晟钟后,勃然大怒。原来,金熙宗的父亲金太宗名叫完颜晟,大晟钟上刻着的“大晟”铭文,恰恰犯了太宗之讳。金熙宗一怒之下便命令把大晟钟上的铭文刮去大晟原款,改刻“大和”。然而,300多件钟,改刻铭文难度也不小。对于收存在库中的钟,就暂时先用黄纸将“大晟”铭文封住。

自从大晟钟离开了北宋王朝的庇护,就逐渐散失无法保全,再也不能再现当年12架钟齐鸣奏乐的盛况了。在金朝掠夺北宋东京时,大晟钟就从最初的336件,失散掉几十件,之后又经几百年间战争的破坏,朝代的更迭,当年的336枚大晟钟,最终只剩下了25枚,而这25件中,又有许多辗转漂泊,不幸流失到了海外。

这件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晟钟,铸造精湛,钟身纹饰庄重,钟顶的双龙造型别致精巧,它就是当年宋徽宗下令铸造的336件大晟编钟中的一枚,也是清代宫廷收藏青铜器中的一件。

虽然,300多枚大晟钟如今仅剩下25件,但仅存的这些大晟钟,见证了北宋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也见证了北宋当年盛况空前的华美乐章。

到这里为止,青铜器部分就结束了,从商周到秦,再到北宋,青铜器逐渐走进历史深处,不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也正是这些青铜器,使我们还能够聆听到历史的回响。


直播间

育儿纪.

话题 3023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