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集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会在瓷器上画眼睛?——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棒槌瓶

2020-11-2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二十一、清康熙青花人物纹棒槌瓶

 图片1.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位新亚文化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件文物,是清康熙青花人物纹棒槌瓶。我们仔细看这只瓶子,年纪稍大一些的南方人会发现,瓶的造型特像南方洗衣服的大棒槌。洗衣机还没有发明前,人们洗衣服一般都到河边或者池塘边,找一块干净的大石板,搓洗敲打,为更省力地把衣服清洗干净,就会用有把的圆粗圆木头使劲敲打衣服,这个木头就叫棒槌。康熙时期青花瓷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创制了一系类有没挺拔的新造型,棒槌瓶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以洗衣服的棒槌为母型,在此基础上加工修饰,整体造型比原来的木头的棒槌优雅漂亮多了,成为康熙官窑最典型的瓶式之一。

棒槌瓶是康熙时期新发明的,当时官窑瓷器造型非常多,出现了几十种新的瓶式。都是瓶子怎样用最贴切的名字来区分这么多不同形状的瓶子呢?在当时的条件下,景德镇与北京的距离遥远,交通不便,造办处要求烧什么样的瓷器,要多少件,何时烧完运到北京,都是通过来往官员传达,如果不写清楚所要品种的名称、尺寸、规格等各方面的细节内容,工匠们就没法动工烧制了,所以要求新创烧的瓷器造型必须有一个非常容易记住、通俗易懂的名字,而且要非常贴切,一说就知道是什么样的造型。既然工匠们烧造,那按照擅长造型设计的匠师们的叫法来起名,简单明了。所以康熙朝创制的一系列标准化的造型都有一个特别贴切又容易记住的名字,除了棒槌瓶以外,还有将军罐、凤尾尊、观音尊、摇铃尊、锥把瓶、荸荠扁瓶等许多新造型的新名称。由于名称的规范,康熙朝瓷器开创了瓷器造型的标准化时代,突出各种瓶子因造型不同而名称有别,定型之后起名,起名之后工匠们根据规范烧制,管理官员们也根据统一名称要求质量。一种造型只有一个名称,促进了官窑瓷器的统一规范化生产的完善。比如说要烧棒槌瓶若干个,工匠们一下子就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的,当然还要提出大小的规格,以便工匠们按比例合理收放,大的可以高一米以上,小的可以高不到十公分(放中药的小药瓶)。但无论怎样都是棒槌形状不能走样。棒槌瓶里又有硬棒槌和软棒槌之分,这件肩膀折角比较硬的,也就是肩比较端起来的是硬棒槌,如果肩膀折角柔顺,溜肩下来叫软棒槌。

说完了造型,我们说说这件清康熙人物纹棒槌瓶的青花发色,康熙朝青花瓷历史文献中被称“独步本朝”,也就是说整个清代的青花瓷,康熙朝是最好的。雍正乾隆都不及康熙,往后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为什么呢?康熙青花发色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前面讲过明代青花,大家已经知道肯定是康熙使用的青料最好。青料是一种矿物质,不可再生,完全是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康熙青花使用产自我国云南的珠明料,俗称“翠毛蓝”。烧出的青花纹饰如同这只大瓶的纹饰一样,鲜艳明亮,令人耳目一新。珠明料产量很低,雍正初年就没有了。所以“独步本朝”的奥秘使用珠明料肯定是原因之一吧!

青花在康熙朝的瓷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水平,晚明社会是一个非常繁荣的社会,市民阶层兴起,各种的戏剧、故事小说大量涌现,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这些戏剧、小说的大量出版,出版的图书中配有很多精美的插图。而康熙朝瓷器上绘制的内容,大多取自图书的插图。明末版画的繁荣,为康熙青花的绘画题材注入了鲜活的内容。康熙瓷器出现了大量的人物故事题材的瓷绘非常生动,这件清康熙青花人物纹棒槌瓶所会的人物,据考证是出自唐人传奇小说《虬髯客传》。讲的隋末大乱,李靖投奔西京留守杨素,对府上歌妓红佛一见钟情后决定私奔,途中遇见虬髯客张仲坚,张仲坚鼎力相助,成人之美。后人把这个故事编写成《红拂记》广为流传。瓷瓶所绘场景正是《红拂记》的情形。画面坐在帐幕居中人物是隋炀帝的重臣杨素,他身后两个貌美的歌姬,其中一个靠近杨素的可能就是爱姬红拂女,画面下方一个男子正从外面进来准备拜见杨素,应当就是投奔杨素的李靖。瓶子的另一面是故事的延伸,李靖与红佛女一见钟情,私奔途中与虬髯客张仲坚相遇,得到倾囊相助。

棒槌瓶圆筒形器身,特别适合绘画山水人物,可以把一幅整画克隆在上面,因为画面连贯的展开就是一幅整图,棒槌瓶描绘的故事场景,还有许多衬托点缀的景物,路旁一棵巨大的芭蕉树,天上祥云环绕,地下芳草青青,生动传神的画面就像在纸上一样清新文雅,由于彩绘是在釉下所以可以几百年不变色,历久弥新。如果是纸上或者绢上的绘画,收藏在寻常百姓之家,虫蛀、水浸、烟熏都是不可避免,加之兵慌马乱、天灾人祸,恐怕很难保存至今呢。

还有就是瓷绘的用色技巧方面,康熙朝以前,青花绘画多是单一一种的颜色,没有明显的浓淡不同的层次感。明万历年间已经有许多小件器物 使用了青花浓淡的绘法,但是多用于花草昆虫的小碗小碟墨分五色还成熟。康熙青花绘的“墨分五色”,达到青瓷瓷器史上的绘画最高峰,是独步本朝突出特点,像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虽然都是黑色,但通过浓淡不同的色阶使画面具有有远近不同的立体感。康熙青花在瓷器上绘制的效果就像是在纸上绘画一样生动自然。为了调出不同浓淡颜色,工匠们会在青料中加入天然的松节油之类的稀释剂。调出来的色阶有七八种之多,然后根据场景要求进行绘制。所以说这件棒槌瓶运用墨分五色的技巧方面已经炉火纯青。要知道在瓷器上画画,最不好画的就是人物。因为在画人物的眉眼的时候,要求非常细致,因为釉下彩是绘制以后烧制。青花色料有一定的晕散性,有时候晕散得重,有时候晕散得轻,很容易出现人物眉眼不清的情况。图片2.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了,通过这一讲我们知道了康熙青花棒槌瓶名称的由来,而且知道了康熙朝的青花绘艺术独步本朝所表现的几个方面。一、最好的翠毛蓝是使用云南的珠明料。二、人物瓷绘的内容吸收了木版画插图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是照搬版画的故事情节。三、瓷绘的还主要得益于“墨分五色”技艺的炉火纯青,和青花画面有了远近景物的对比以及人物肢体语言的面部表情的刻画,更富有人物画的魅力。好啦,以上三点就是我们由康熙青花棒槌瓶所了解到的康熙青花瓷绘“独步本朝”原因和特色,就此我们对青花瓷的介绍告一段落了,下一讲开始讲艳丽的粉彩。欢迎您继续收听。


直播间

育儿纪.

话题 3023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