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讲史记】第十讲 《魏公子列传》(下)

2020-11-05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深情之语赋予谁:《魏公子列传》(下)


l  文章梳理


1.“魏公子”

称呼信陵君“魏公子”,表明《史记》对信陵君还是颇为喜爱的。


2.范雎

范雎相秦,更名张禄,战国策士,其“远交近攻”策略,对秦国统一作用巨大。这是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提出大策略的关键人物,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写关键的历史时刻。


3.魏齐、郑安平、王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雎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范雎死于郑安平事件。范雎提拔郑安平、王稽,而长平之战后,秦国吃了几次亏,其中一次就是郑安平投降,一次是王稽弃地逃跑。按秦法,荐人者负连带责任,云梦竹简称“(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4.“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梁玉绳指出围大梁及华阳之战,时魏冉为相,《史记》误。


5.基本评价:公子为人仁。


6.“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此说也难经推敲,郭嵩焘《史记札记》有说。郭言:“极意描写之笔,无事实也。”。实际上不符合史书体例,但可能是司马迁潜意识的论断,是在强调魏公子。


7.“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写安釐王之心量。如《论语·子路》中孔子所言:“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下文写侯嬴为大梁夷门监者,《高祖纪》言郦食其为监门,抱关击柝者有贤才,不选拔任用贤人,正是时代糟糕之征


8.窃符救赵

《史记》的文学着色,写女性如姬,写爽利的朱亥,写侯生的计策。假若说《史记》有意着色,也是用人情、人心、人意来着色的,比如说魏公子的骄矜之色。


9.礼贤下士

“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集解》:礼记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

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与平原君对比,反见对平原君选材不那么彻底,平原君能招纳人才,但是不能主动发掘人才,可见两人高下。

总之,因司马迁喜爱魏公子,所以材料也多,写作时信手拈来。


10.结局:醇酒妇人

完全放荡,没有希望。没有大的战争,各国也不会再真诚合纵了。魏公子去世后没有多久魏安釐王亦薨,几年后国家灭亡。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意味悠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对着侯赢生活过的地方感慨,是深情之语也。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司马迁对高祖颇有微词,但在魏公子传记中也拉高祖来站场,文章摇曳生姿,余味无穷。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