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讲史记】第六讲 风格各异的“三大世家”(中)

2020-10-08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抓大事件,写大特征:

风格各异的“三大世家”(中)


曹相国世家


1.萧曹关系

朝局中的关系复杂,朝员在朝廷中并不大来往。明代的锦衣卫与也是为了防止官员结党。而萧曹之间大约就是有矛盾、有嫉妒。萧曹矛盾,而萧何为何推荐曹参?丞相心胸。


2.写作特点

曹参比于萧何,更有个性特征,而且仿佛经过了演绎。传记前半部分仿佛功劳簿,比较沉闷。到萧何一死,人物描写忽然鲜活起来。论英气勃发,大约曹参更胜一筹。


3.文章重点

①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战功多,反映其勇猛,但是没有军事家的气质,沉闷。

②文章后半部分写道“以参为齐丞相……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俗”;“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与言兴利除弊的官吏饮酒:曹参“镇之以清净”的政治智慧被自己的功名、被萧何掩盖。实际上萧规曹随是极高的政治境界,正如所谓“射虎斩蛟三害去,房谋杜断两心同”。让庞大的政治体系休息,而不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这是政治的觉悟。这都反映了曹参“识大体”,反映了其治国的才能。

司马迁的评价有理性和情感的差异。情感上司马迁更中意项羽一类直来直往的人,更喜欢、更同情淮阴侯;“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已流露出司马迁不太喜欢曹参的倾向。理智上,仍肯定了曹参“清静合道”的合理性。


4.推荐阅读

王夫之《宋论》。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