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摆脱中式英语的关键在于形成正确的画面感

2020-09-0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许大仙
主讲人:许大仙

以下是音频原文:


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带上中文呢,要双语转换呢,这样不是会干扰英文思维的形成吗?


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解决输出的问题。


我们先来稍微讲讲,什么是英文思维。


问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中文里狗叫、羊叫、马叫分别是狗“汪汪”叫、羊“咩咩”叫,马呢?马 “咴咴”叫对吧?


但都知道在英文里这三种叫声分别是什么吗?


Well, a dog goes “woof”. A sheep goes "baa”. A horse goes "neigh". 


狗叫声woof,羊叫声baa,马叫声neigh。


难道是这些动物在不同国家发出的叫声不一样吗?


不是,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对世界的观察角度不一样


同样的叫声在不同人的耳朵里听出了不同的侧重点。


有个单词表示猫高兴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叫purr,说实话,我至今无法理解。


猫高兴的时候不是呼噜呼噜吗?跟purr差了有十万八千里吧,老外是怎么听出这个声音的?


再举个栗子。


某学校招生宣传时说 “学校交通便利”。


这句话翻成英语,只要有初中水平的同学,大概率都能粗粗造出个The school ha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 The school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这类的句子。


但可惜,这两句都是中式英语。


因为从逻辑上讲,transportation并不归学校所有,不能说学校交通便利或学校便利的交通,中文是意合的语言,不那么讲究逻辑,但在英文里这话就会很怪。


地道的说法是:The school is easily accessible(可到达的,可获得的) by public transportation. 字面意思通过公共交通很容易到达学校。


仔细思考的话,你会发现,中英文在说“学校交通便利”这件事时,所站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中文里说学校交通便利,应该是人站在校门口,看着校门口四通八达的道路,各种公交站,不远处的地铁站等等这样一个画面。


但英文的角度大概是从远处往学校看,看到很多四通八达的道路都经过学校,看到附近有公交站地铁站等等。

 

所谓语言思维,我认为就是一种世界观,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


如果不是从小生活在那个文化里,就很难习得这样一个观察世界的文化视角,要不然也不会有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这回事了。


许多外语学习者误以为只要感应到传说中的神秘又高级的英文思维,英语水平就能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了,但我们现在知道了,如果不在英语国家长大,也没有从幼儿开始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海量的听和读,那么过了青春期之后,能够一接触英文就迅速“生”出英文思维的人,这种有真·语言天赋的人,是非常少的,甚至后天能够靠自身努力培养起接近母语英文思维的人,这样悟性极强的人比例也不高。


在听和读训练量不多的情况下,也许你懂了某句话的意思,也能形成画面,但是当你要使用它,要表达的时候,由于没有像母语一样经过生活中千百次的操练,大多数人没法脱口而出说整句的英文,即便这句话你之前看懂了。


普通人这时候多半还是要借助母语来组织语言。


借助母语不是逐字照搬母语,双语转换也不是指一个字对一个字的僵硬对译,是指意思的转换


以上面学校交通便利为例,当你知道了中英文这种视角、这种画面上的区别,又知道这个视角可以很方便地用accessible这个字来表达出来,那么你把它记住,以后再要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也许你忘记原来这一整句话了,但还是记得那个观察角度的区别,还记得用accessible,那就按照这两个最重要的点来构造你的表达,就算是有些小错误,甚至是easily或be动词忘了,至少思维上都还是地道的,人家也能听懂。


所以画面感很重要。


据我的经验,每个人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时,个体差异性很大


这也是我在教学中觉得很有趣味的一点。比如之前说的单词cliff,有些人脑子里形成的画面是一个陡峭的悬崖,下面一片蔚蓝的大海,画面还算平静;而另外一些人脑中的画面可能就是有个人死死地攀住悬崖上的岩石,整个人挂在峭壁上,非常惊险。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