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李山讲史记】第一讲 01 绪论:史官、史学和史记有关问题(上)

2020-08-25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李山
主讲人:李山

            第一讲 绪论:史官、史学与《史记》有关问题(上)

 

一、“史”字的含义

  史字甲骨文字形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许慎《说文解字》:“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又表示手的意思,关键是中表示什么含义,历代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如清代吴大澄《说文古籀补》: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按:古文“中”作“image.png”,无作“image.png”者。吴大认为这里的“image.png”表示竹简。清代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认为“image.png”是案卷。他的依据是文献记载:“治中”“受中”和“小司寇断庶民诉讼之中”等。近代王国维《释史》,认为image.png是盛简或盛策之器。

中国古代 “史”字原本指的是人,是官员。这与西方源于古希腊语的“Historia”(“真理的寻求”)意思不同。古希腊语所指为史书。在中国古代“史书”的意思则属后起。相关问题可以参阅李宗侗《中国史学史》第一章。

 根据青铜器作册令方尊、方彝铭文记载,西周有太史,地位十分尊崇。周代官员称“史”者有:太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分别见《尚书》《左传》《逸周书》等记载。

 中国古代史的地位尊贵,王国维《释史》说: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如:卿士,金文作卿史。天子诸侯之执政,通称御事,卜辞作御史。司徒、司马、司空,称三事、三有事,事通史,或作吏。


二、古史之职责

 史是保存历史记忆的人员,历史生活及兴衰,在古人看来皆与上天神秘意志有关,所以史的工作带有神秘性。具体说有如下职责:


(一)祭祀活动沟通人神、记录与神灵有关的事。

 秋七月,有神降于莘。惠王问诸内史过曰:“是何故也?”对曰:“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王曰:“若之何?”对曰:“以其物享焉,其至之日,亦其物也。”王从之。内史过往,闻虢请命,反曰:“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神居莘六月。虢公使祝应、宗区、史嚚享焉。神赐之土田。史嚚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二)记录、奉行文诰。商周时候的官职“作册”就是承担的就是史官的上述职责。

 郭沫若《殷契粹编附考释》第一片:“‘叀册用’与‘叀祝用’为对贞”,祝与册有别,祝以辞告,册以策告也。”

《尚书·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裸。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其中的作册逸,即后来所称“史佚”,作册官即是史官。


(三)记录历史事件。

 晋侯使随会聘于周,定王享之肴烝,原公相礼。范子私于原公,曰:“吾闻王室之礼无毁折,今此何礼也?”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国语·周语中》

 这里的语,就是史官的记载。《国语》《左传》主要来源就是当时史官的记载。


(四)占蓍结果加以解释预测。

 《礼记·玉藻》:“卜人定龟,史定墨,君定体。”

 《左传·襄公五年》:“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


(五)看天象,掌管天文星历。

 《左传·哀公六年》:“是岁也,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诸周大史。”


(六)宣布锡命、册命等。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策命晋侯为侯伯。”


(七)掌管氏族族谱。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侯……以偪阳子归,献于武宫,谓之夷俘。偪阳,妘姓也。使周内史选其族嗣纳诸霍人,礼也。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