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传承非遗的文化道统与文化旅游的思想境界

2020-06-2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孔海钦院长
孔海钦,名祥语,字海钦,孔子第75世孙,自幼家学“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是儒学家、作家、书法家,也是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为福州市社区大学文儒学院院长、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数所高校客座教授。肩挑古今愁,致力于研究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讲人:孔海钦院长
主讲人介绍:孔海钦,名祥语,字海钦,孔子第75世孙,自幼家学“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是儒学家、作家、书法家,也是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为福州市社区大学文儒学院院长、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数所高校客座教授。肩挑古今愁,致力于研究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这五个方面都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艺术表达与生活写照,弥足珍贵,理当保护,世代相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窥视久远历史的印迹,了解先祖的生活方式,以及与大自然对话的文化结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道统,就是传承文明,牵手历史,紧握未来。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旅游产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醒示新时代。过去文明的创新思维,就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思维。以更高的思想境界,以文化艺术的眼光来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解读中华文化的真谛,拜古人为师。敬畏天命,敬畏大德之人,敬畏圣人之言,做到不迁怒,不贰过。以非物质的精神力量,共同打造现在与未来的幸福美满,实现和而不同的创造。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