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祥山水画艺术

2020-04-3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微信图片_20200427171202.jpg


赵福祥,1945年8月生,河南省许昌县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北京对外文学艺术交流促进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山水画艺委会委员,许昌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许昌书画院副院长,镜湖书画院名誉院长。赵福祥以写意山水画见长,兼攻人物、花鸟画。作品形神兼备, 笔墨浑厚多姿,具有清新大气、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

数百幅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大展中参展并获奖,并被多家政府机关、艺术馆和书画爱好者收藏,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许昌等地举办过画展和联展。入编多部辞书和画册,出版有个人山水画专辑。


微信图片_20200427170933.jpg


2008年、2009年其作品两次入展“中国重阳书画展”,作品《水调歌头》词意画参加“纪念***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并获金奖,均入编画集。


2009年作品《群山耸峻图》入展“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中国山水画三百家奖”;作品《壶口飞瀑》参加第二届“黄河杯”全国书画大赛并获金奖。画家及其作品多次被河南


日报、许昌日报、许昌电台和许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微信图片_20200427171013.jpg



欣赏赵福祥的绘画作品,仿佛走进了别样的时代,梦想中的天堂,梦幻中的仙境。他的笔下形神兼备,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热烈和活力,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所处时代的激情和理想。有些作品更给人一种奔流不息的姿态,引发人无限遐想。擅长山水画的他走遍了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底稿”,看到有些作品就仿佛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微信图片_20200427171033.jpg


赵福祥的追求绘画之路,一直走得非常坎坷和艰辛。1945年,他出生于许昌县陈曹乡一个普通农家。从上学之日起,他便特别喜欢画画,作业本上、墙壁上到处都是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他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自由挥洒着艺术的灵性。然而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意外,1962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就辍学了,可想画画的愿望已经强烈地种在了自己心中,生活再艰难,他也要坚持!农闲时赵福祥在农村集市上看民间艺人卖画,这位名叫王满堂的鄢陵人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想办法和人家套近乎,集市上帮人卖画,散集后用手推车把人送回家。渐渐熟悉后,便让人家教自己画画,人家在纸上画,他就在地上画,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看看人家是怎么运笔、构图,回家后在地上一遍遍地画,一遍一遍的练习。想在纸上画,没钱买纸墨怎么办?他就与妻子张翠花给别人包装烟,换来的收入也仅仅是个纸墨钱,但是他一点都不嫌少,反而还非常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在纸上画画了。画好后,一个念头萌发出来,终于在1962年春,他在集会上拿出自己的作品,没想到5幅画全都卖了,一共挣了4块钱,这4块钱让他看到了通过绘画改变现实命运的曙光。书法也是他的最爱,那时他到老师家里偶然得到一本柳体字帖,如获至宝,天天苦练,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后成就了书法现在的成绩。


微信图片_20200427170642.jpg


他从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农民起步,先是当上了民办老师,接着到公社工作,然后进入许昌县电影公司搞电影海报。1985年,他正式调入县文化馆工作,退休前任许昌县文化馆馆长。和诸多个性张扬的艺术家相比,赵福祥少言寡语,他有一块闲章“拙嘴笨舌”,便是体现了他朴实无华、浑厚苍劲的创作精神。1989年,赵福祥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一年,在这里,他确定了山水画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分支,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内容博大精深、技法复杂多样。近二十年来,赵福祥深入传统,几乎临摹了王维、董源以及明清以来所有山水大家的作品。从他的画作中,可明显看到范宽、荆浩等北派山水的风格。在现代画家中,他独爱李可染,李可染从西画的明暗关系中悟出的浓黑中透出一线光明的积墨法启发他向西方绘画学*。*深入传统外,赵福祥坚持深入生活,走遍了名山大川,伏牛山、大别山、武当山、神农架、九寨沟,体验着山水之大美,。为了寻找最美的风景,他往往深入景区人迹罕至的地方。在武当山南崖,他曾经与一条大蟒蛇狭路相逢;在九寨沟风景区,一头牦牛曾追着他疯跑;在太行山顶,遭遇过一次雷击,天之为之变色,想想他也后怕过,可从来都不曾后悔自己的绘画之路。


微信图片_20200427170609.jpg


微信图片_20200427164851.jpg


微信图片_20200427170411.jpg

微信图片_20200427170108.jpg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