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问题员工的管理三步走

2020-04-2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作为一名管理者,管理好问题员工,使之成为高效员工,需要走对路子。

第一步:摸清底数,对症下药;


对问题员工,很多管理者都有疑惑,各种激励方式都试过了,为何就是收不到效果?事实上,对“问题员工”需求判断的错位是激励难以奏效的首要原因。据美国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问题员工”激励要素排序中,管理者的判断与“问题员工”的实际需求差异较大。管理者通常把薪酬福利待遇、工作安全感、提升和发展等要素视为关键激励要素,而“问题员工”自己关注的关键激励要素则是工作参与感、客观评价工作表现、灵活的纪律约束等。


因此,摸清“问题员工”个性化的需求是有效激励的第一步。“问题员工”的行为主要受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驱使。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励着个人为取得成就尽最大的努力,是否能展示个体的创造性和发掘自身潜能,常常成为他们最关注的因素。

第二步:制定规则,积极引导;


管理者要建立符合企业根本利益和发展目标的、明确的价值标准,并通过明确无误的激励手段表现出来。奖励什么,惩罚什么,无疑就是向员工昭示企业的价值标准。

一些聪明的管理者喜欢帮助“问题员工”设定奋斗目标。实际上奋斗目标的设定就是与员工达成一种共识,让员工知道怎样才能称得上有成就。换句话说,就是将员工成就感的标准短期内给固定下来了。这样,在一定时期内,管理者在把握“问题员工”的需求方面会更具有控制力,变被动为主动。

第三步:个性化激励,增加归属感。


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激励对象和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手段,以求达到最佳激励效果。

比如,可以为有子女的员工增加孩子入学补助、儿童节休假等等福利,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会让员工体会到组织的关心。

激励需要与“问题员工”的职业生涯相联系。由于“问题员工”更注重自我学习、个体成长与发展,因此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晋升空间,满足其理想诉求,帮助其进行自我实现,也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激励方式中应体现组织的信任。要赢得“问题员工”的感情和忠诚,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这一点对“问题员工”而言尤为重要。因此,管理者应多与“问题员工”进行坦诚沟通,在工作中多体现对“问题员工”的信任,从而,与“问题员工”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