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读书为何这么难

2020-02-05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一个南方女孩,大学毕业后在国企干了1年,然后辞职到了广州,开始做业务员,她干活舍得卖力气,对公司的活总是忠心耿耿的干,可是两三年过去了,她觉得没有任何成长。于是,她决定要去外企,而且最好是高科技行业的500强企业,经过精心准备和重重面试,她成功入职一家美资企业,职位是大区销售助理。2年之后,升任行政主管,又奋斗了4年多,被破格提拔为经理---

这个女孩叫杜拉拉,她的故事叫《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的职场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职场的种种问题、机会、冲突、方法。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因为杜拉拉式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她们的职场剧本可能就是我们身边某个大学同学的奋斗史。但是这本书没有提到杜拉拉在大学学什么专业,平时读了什么书,参加了什么学习课程,也没有讲杜拉拉有什么兴趣爱爱好。也难怪,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她不可能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可能有时间充实自己。

杜拉拉升职记.jpg

如今外企已不复杜拉拉时代的光鲜,但是职场人在读书和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

现在让我们看看到底是哪些问题影响了我们的读书质量:

问题一:没时间、没精力

你认为每天花费多少时间在上下班路上比较合理?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每天上下班所花时间比工作时间还长,作何感想?

就北京而言,每天上下班花费的时间平均为52分钟,这还是指居住在北京城区范围内的。如今居住在燕郊、廊坊等就更久了。如果碰上恶劣天气,或者是重大节日,花在上下班的时间无法正常预计。

当你每天挤进公交地铁,穿过人山人海,筋疲力尽的回到家中,还要爬楼看老大班级群老师的各种通知,纠结老二要不要打进口疫苗。等一切妥当之后,你觉得能安静十分钟已是一种奢侈,已然顾不上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总是在TA需求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

密歇根大学成人教育学教授霍华德·麦克拉斯基提出的生存余力理论模型,让我们很明了的看到我们的生存价值,公式如下:

生存余力 = 生存力量(+) / 生存负载(-)

生存力量 = 外部力量 (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能力)+内部力量(个人能力和经验)

生存负载 =外部负载(职场工作、家庭工作)+内部负载(买房、买车、升职)

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一些生存余力。保持一定的余力,才能更好的应对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更好的承担风险,能够从事各种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也更有可能开展学习。也就是你的生存力量需要大于生存负载。

如果你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处在事业的起步期,外部的生存力量乏善可陈。在职场,如果不懂得察言观色,又没有积累可观的工作能力和经验,那么生存负载就会远远大于生存力量。就如前面提到的杜拉拉,她每月加班100个小时,回到家里就精疲力尽了,怎么又生存余力来学习呢?

所以要增加我们的生存余力,一个是减少生存负载,也就是减少我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减少我们的提前消费的欲望造成的负载,另一个就是增加生存力量,提升我们的个人能力。

没时间,没精力学习,是职场人的第一个痛点。

问题二:看不懂、记不住

读书,并不是为了记住,一本书所有的内容也不是必须全看懂。

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课文,数学老师要求我们记住公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应试教育的后果就是,毕业多少年后,哪怕没有考试,我们这种学习已经形成惯性。认为记住和看懂是学习的前提,是学习的全部。

这样做没有错。对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来说,看不懂和记不住是致命的问题,它意味着无法通过考试。

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内化和应用。

比如,大家都很喜欢老子的《道德经》,都知道那句: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看似好懂,又着实难懂。老子主张的这种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方法,能否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上,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著名教育学家克里提克斯曾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累的经验。

阅读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也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可能创造价值。并且,改变行为是发生在将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有效的内化和反思之后。

问题三:看不下去

书架上是不是有很多一时冲动,或跟风买回来只翻了几页的图书?很多书是不是不管适不适合自己、需不需要,就一股脑买回来后束之高阁。

半途而废,又心怀愧疚。

但是,又读不下去。

这个问题我碰到过无数次,几乎没有什么书让我读第一页的时候就不忍释卷的。

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也有很多你不必要知道的知识。如你不用认识所有的汽车标志,这并不影响你当一个好司机。你没必要有太多营养学知识,这并不影响你把身材练好。

书读的越多,不见得就用的越多,想想你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多少书,有哪些知识是你如今生活中必须用到的。再看看你朋友圈收藏夹里有多少是可以删掉的科普文章。

对于成人阅读来说,最重要的是把读的书应用到工作生活的方法上。

如致用类的图书不用在乎是否读完,可以联系个人经验并加以运用地读。诗歌小说类,通读或者跳读都无所谓,懂与不懂也无影响。

所以,读书之前应该先确定自己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同的书,并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我们大部分人遇到问题的反应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时间,那就早起;没精力,那就抱团努力、坚持打卡;看不懂,那就找原文、慢慢抠;记不住,那就画思维导图、做摘抄笔记;看不下去,就学会番茄时间管理法---

但是,如果你缺乏把知识内化和运用的能力,即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即使能解决“头痛医头”的问题,对于你的能力提升,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只会让你挫败感越来越强,焦虑感越来越大而已。

所有,提升学习力才是应对这个变化特别快,特别让人有焦虑感的社会的急迫任务。

我是黄康祥,一期一会,欢迎大家一起来读书。

自我介绍(公众号).png


直播间

祥思成斋

话题 371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