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个读懂小说的法则,带你多活一次人生 场景力

2019-10-1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作者是托马斯·福斯特。这本书中文版大约25万字,我会用28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精髓:普通读者如何掌握读懂一本小说的技巧,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经典文体,领略到小说之美。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小说的受众恐怕是最广的,就拿武侠小说来说,有句话叫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足以见得小说的无穷魅力。事实上,读小说不仅是一种消遣,更是门技术,《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就是这样一本阅读指南。

 

这本书从小说作者的写作角度出发,揭示了一本小说被创造出来的全部秘密。让读者看到一本小说的灵魂,就像看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不仅看到树的外形,还看到叶片下隐藏的、供给一切营养的主干。

 

它告诉读者,该如何阅读小说,以及每一本小说希望读者以什么方式去读。

 

打开《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就可以跟美国最受欢迎的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一起,应用22条读懂小说的法则,从一个人物纷杂、冲突不断的故事里,找到小说的“筋骨”和“灵魂”,获得前所未有的价值和享受。

 

这本书的腰封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读懂了小说也就是多活一次人生。乍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通过后面的讲解,你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在一般的认知里,读者仅仅是被动阅读的人,可真实的情况是读者和小说作者一起完成了小说的创作。通过小说,不同时空中的读者与小说作者被连接了起来,小说作者做了小说的构建,读者则是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小说的细节进行补充和创造,这才构成了一次完整的小说阅读。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如何了解小说的整体风格?

第二:如何进入小说,获得沉浸式阅读体验?

第三:如何找到写小说的素材、掌握写小说的技巧?

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开始讨论。

 

(插入知识卡片)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来说如何了解小说的整体风格?一般而言,我们会先找出叙述者和叙述方式找到讲故事的人。

 

由于在小说当中,一切都是虚构的,要想读懂这个虚构的世界,读者首要的任务是理顺是谁在以怎样的视角去讲述故事。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常见的叙述方式。

 

第一个要说的是第一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包括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和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是主要角色以自己的口吻讲故事。

 

这个很好理解,叙述者用“我”来讲故事。次要人物第一人称的叙述:就是次要角色以自己的口吻讲故事。比如用华生口吻去讲述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

 

第一人称叙述有很多缺陷,但很多小说作家喜欢用第一人称叙述,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缺陷让故事更有意思。

 

比如叙述者不知道故事里的其他人在干嘛,那么叙述者就可以前往某个地点,去观察,就让读者有很直接的代入感,再比如叙述者会误解别人,甚至是误解自己,比如说个小谎什么的。而且第一人称叙述时,他的记忆可以被推翻。

 

当叙述者是儿童时,他们会用孩子的思维和理解去描述,就更不可靠了。这就让故事更加曲折和精彩,同时还能凸显人物的个性。

 

为什么要介绍叙述方式呢,因为它决定了读者了解主角多少、对故事相信多少,以及读完整本书需要多长时间。

 

谁在说话法则告诉读者,叙述者跟小说中的人物或事件一样,都是想象和语言的产物。比如用第三人称叙述,读者就认为那是完全客观可信的。同时,叙述不可信法则又告诉读者:当看见“我”一词,就不要再相信叙述者。

 

(插图01)

什么意思呢,比如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他以第一人称写道:“我叫王二,身高一米九。”从这里开始,故事已经展开,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叫王二,谁也不知道,他眼中的别人,也只是他看到的而已。所以他说的话,读者不必完全当真。

 

在写关于不了解内情的人物的故事、藏有秘密的人物的故事、关于不同人物讲述同一件事的不同版本的故事、关于收拾残局的人物的故事、关于现实多重性或者没有定论的现实的故事、关于十足的坏人或者怪兽的故事等等的时候,都适合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读者会发现,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为叙述者的人,都是在重大障碍下艰难前进,叙述者的人总是比真相慢一步。如果采用客观视角,会损害情景的内在戏剧冲突。

 

比如成长类小说就很适合用第一人称叙述,让角色讲述自己,读者可以更直接地亲近一个角色,就算这个角色是个不堪的坏蛋,读者也能轻易接近。

 

比如读者无法去欣赏一个罪犯,但是在小说《发条橙》中,阿历克斯在他自己的叙述里充满魅力,给读者展现着魔鬼的另一面。让读者很有兴趣跟着故事走下去。

 

比如,写不了解内情的人物故事的时候,叙述者的作用就是去发现,他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读者去接近真相,也有可能误导读者。

 

举个例子,如果叙述者“我”是一个养子,但是家里面所有人都瞒着“我”,“我”就以为自己是这家人的亲生孩子,读者通过这个“我”的描述,就会误以为“我”就是这家人的亲生孩子,那么这个故事由谁来讲述更好呢?当然是“我”本人。

 

第二个要说的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这种叙述方式我们叫它“上帝”视角,也就是说,叙述者能知道发生的所有事件,还有每个人的想法和行为。这种叙述方式被运用在一些大部头上,比如《名利场》《荒凉山庄》等,这种叙述方式更容易产生巨作。

 

但是悬疑小说就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叙述,不然就没有悬念了,读者可能在第一章就看到凶手是谁了。

 

同样是第三人称,还有一种叙述方式叫限制叙述。这里面的叙述者是故事中一个角色的声音,叙述跟随角色去感知故事里的一切,同时也记下角色的想法。

 

举个例子:就像是《碧血剑》中的一段叙述:袁承志听这人声音清脆悦耳,抬头看时,不禁一呆,心想:“世上竟有如此美貌少年?”这人十八九岁年纪,穿一件石青色长衫,俊秀异常。读者就是跟着袁承志看到了这位少年的外貌。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比较常见,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叫意识流叙述。其实意识流很难说清楚,可是那些探索新事物的现代主义的大腕小说小说作家们,一直想把它留在作品里。他们试图用最少的叙述中介,直接再现意识活动,就像是在对自己说话。

 

(插图02)

它对意识的所有表达都是任意的,虚构的。举个例子,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詹姆斯·乔伊斯写的《尤利西斯》,就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描述一天内发生的单一事件,通过对一个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展现人类的悲喜。阅读这类小说,对读者来说是个挑战,只看你愿不愿意和作者一起去挑战了。

 

再比如在写关于不同人物讲述同一件事的不同版本的故事的时候,就像是我们玩狼人杀时一样,需要把所有人的话加以分析整理,从多个角度来找到真相。

 

我们详细说完了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几种有意思的情况,还讲了第三人称叙述,其实在小说叙述中,还有第三人称客观叙述,第二人称叙述,但都不常见,也不够实用,就不细说了。

 

第二部分:

 

第一个重点说完了,下面我们来说说怎样进入到小说里,让自己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读者身处现实都知道小说其实是虚构的,但为什么他们还会因为其中的人物、故事而揪心呢?

 

这是因为啊,读者很容易接受小说中的人物设定,将自己假定为其中的人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弥补故事细节的不足和缺陷。

 

比如,在作品《红与黑》中,作者只说“靠着钉厂的大宗盈利,市长盖起了漂亮的宅邸。”读者自然脑补出市长从钉厂拿出钱,又找了房地产商,购置了各种材料,请人施工建造的过程。

 

读者不仅会自己补足细节上的不足,还能通过和角色的互动,给角色加工出一个鲜活的外貌,而且每个读者加工出来的外貌都不一样,当然也没必要一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小说作者在可有可无的细节和角色外貌的描写上,奉行少就是多的原则,对角色的欲望描写着墨最多。这是为读者提供了解角色欲望的渠道。

 

(插图03)

读者只有了解角色们最深的欲望,才能理解角色。就像《红楼梦》里,曹雪芹给读者展现的贾宝玉的内心欲望那样,当读者理解了贾宝玉对爱情的坚贞和叛逆精神,就能理解贾宝玉为什么多次摔砸**宝玉了。故事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因为人物被他们的欲望驱动。读者了解了角色的欲望,也就理解了小说。

 

这些欲望往往都有一个标记,一件物品或者是一个动作。比如《红楼梦》中,提到**宝玉,读者自然就想到了贾宝玉,说起金锁,读者就会想到薛宝钗,提到哭泣和眼泪,那是林黛玉的常规操作。这些标记引导着读者,发现角色内在的动机和情感,构造完整的人物。

 

我们之前讲过,读者在现实中无法和那些坏人做朋友,但在虚构的世界里,读者却认同了角色的身份,甚至和这些坏蛋产生了共鸣。

 

在《神探夏洛克》中,大反派莫里亚蒂反馈给读者的就是他的魅力。他视夏洛克·福尔摩斯为劲敌,制造出一连串案件,甚至拿夏洛克和华生身边的人相威胁,只为彻底打败夏洛克。

 

这么坏的人,读者却从他身上看到了聪明谨慎,智商超群,还会对他没有把智商用在造福社会上而遗憾。

 

读者从那些坏蛋身上,看到厌恶的东西,理解恶人为什么会存在,但又不会被他们的罪行玷污。这就是读者和小说的距离感。

 

借由小说,读者得以化身为任何人。读者得以进入不同的空间体验不可能的生活。读者进入作者设置的情节中,只为继续观察这些人物。

 

如果小说中的人物让读者十分熟悉,读者是不是就会抗拒了呢?不会的,因为和读者都是普通人,往往更加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大多数小说也都写的是小人物的故事。

 

在小说的世界里,小说作者无法书写所有地方和人,只能书写一个人或一件事。但如果小说正确展示了局部和特殊,那么普遍性自然也会呈现出来。

 

比如余华的作品《活着》,就是将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浮沉与大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读者从几个角色的经历里,看到了多数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说说情节构建和阅读的关系

 

每一部小说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完整性,让故事独一无二。

 

著名作家木心曾说,一篇文章,全部精力要定在头一句。因为开篇能传递给读者很多关键信息,第一行往往就决定了读者是否有兴趣往下读,第一页会传达出十八种信息:措辞、视角、时间框架、地点、主题等等。这些信息能让读者感受到这是一本怎样的小说。

 

除去开头,读者最期待的,就是小说那个有意义的结尾。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小说的结尾也是这样,过分的清晰,会杀死小说。

 

过分清晰指的是以结尾为目的而给每个人一个封闭式的结局。试想,读者一路愉快的阅读,迂回曲折地前进,如果得到了一个为了结局而写的结局,读者可能会很抗拒,甚至会把自己希望的结局放在脑子里,记成这本小说真正的结尾。

 

(插图04)

好的结局应该是能让读者感到满足的结局,比如悬置的开放式结尾,让读者自己为故事找到合理的解释。

 

就像张爱玲的作品,《金锁记》也好,《第一炉香》也好,当读者看到结尾的时候,就是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说一句:就是这样,这就是我心里的结局。通过阅读小说的结尾,就能看出小说作者想要愉悦读者的程度。

 

我们再来说说环境构建和阅读的关系。

 

虚构地点的法则告诉读者:一个虚构作品里的地点绝不是真实的地方,但必须表现得真实。

比如读者所知道的张爱玲的《第一炉香》里面,葛薇龙第一次到姑妈家,看到“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

园子里也有一排修剪得齐齐整整的长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艳丽的英国玫瑰,都是布置谨严,一丝不乱,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这个描写非常精彩生动,但是读者都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一定真的有这样的一座建筑,它极大可能是张爱玲虚构的。

 

这样做意味着虚构和内在的真实,它只表现和小说关系密切的内容,让焦点聚集在重要的事上。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小说是作者和读者的一场共谋。每一部小说都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读者:我希望怎么被阅读。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当小说作者把小说写完之后,其实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另一半,要仰赖读者。读者会把小说一读再读,直到在心理和智力上占有这些作品。小说作为一个载体,一边是小说作者的创作和意图,另一边是读者的再次创造和理解。

 

第三部分:

 

现在,第二个重点内容我们就说完了,下面我们说说第三个重点问题,揭秘小说作者素材的来源和语言的组织,感受独特的写作技巧。

 

 

首先,我们知道,小说是一种习得性行为,小说作者从任何地方和人身上偷师学艺,比如对于写出《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来说,但丁的诗作就是它重要的灵感来源。

 

很多著名作家都坦言,自己曾经从前人的著作中得到启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插图05)

当小说作家开始写一部小说的时候,这些他偷师过的作家还有作品都与他同在,你可以想象一下,乔伊斯在写作的时候,桌旁还同时坐着但丁的画面。

 

如此说来,既然小说作者都对别人的作品有所借鉴,那就意味着,当下和未来的小说都是过去的作品的衍生品,是不是读者只要阅读过去的小说就足够了呢?

 

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就像年轻人不可能永远喜欢听祖父母那一辈的叨唠,讲他们怎么跟同事相处,如何拿到了象征荣誉的锦旗。

 

时代一直向前推进,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小说也是一样,过去的读者已经不存在,新的读者需要新的小说,需要更符合当下的小说。

 

《**》里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小说经过小说作者的一再创造和改变,就能让作者和读者来展开永不停息的交流。读者会从这样的变化中,接受作者给的扩展,感受到新鲜的事物,只要时间不曾停止,小说就永远是新的。

 

除了学习前人的作品,小说作者还通过观察当下的社会生活、历史以及自身的生活来吸取素材。

比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为读者描述了某一时期下乡劳动的场景,要知道,王小波的读者年龄跨度并不小,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那么读者能读懂王小波在写什么吗?

 

事实是,读者根本不需要积累和小说内容背景相关的知识,因为读者相信故事里所说的就是可靠的。

所以,只要读者自愿追随这个虚幻的世界,就能化身为任何角色,去体验小说世界里的人生。这就是小说悖论法则说的:小说出自强烈的个人痴迷,作者会敞开这一痴迷,和读者相遇。

 

读者通过与虚构文本的相遇,介入那些伦理困境和问题中间,有时候会被人物的举止和道德品行气到站起来,而这些深入思考正是了解小说思想的关键。

 

(插图06)

但是如果小说本身很糟糕,它里面的哲思再好,也不会有人愿意去读。所以小说作者们需要让小说成为思想的载体,并且将这种宏大的东西,带回到个人层面。通过小说里的明星,说出伟大的思想。

 

就像在《傲慢与偏见》里面,读者很容易跟着达西先生和贝内特小姐去反思:如果第一次看到达西先生的时候,不抱有偏见,爱情是不是会来的更快一些?

 

除此之外,读者还可以从很多小说中找到历史的影子,并从中收获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部曲的时候,虽然读者不曾经历那一段时光,却很容易通过主人公的遭遇,看到当时的大环境,看到主人公的挣扎和成长。

 

每个小说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语言对于情节的推动和掌控是至关重要的。读者能深切理解这些语言的运用,就能更好地理解小说。

 

遣词造句方面,每一部小说都各不相同,比如有人追求语言的精准利落,有人追求语言更宽泛开放。叙事措辞法则说,通过小说作者对词语的选择、编排和组合,可以确定作者的风格、神韵和腔调和情感。

 

每一位作者使用的词语和句子,都有他的用意。比如海明威把语言精简到最低程度,但是意义却很丰富,他放进文章的词语,其实只有一半的意思,另一半则要靠读者来赋予,通过读者的理解,引申出更为深刻的含义。

 

当读者越深入一本小说或者了解一个作者的时候,读者就越能确定小说的文风和是否喜欢。读者大多希望能够顺畅的阅读,而不是看作者卖弄文字。这种高级的文风,是小说作者对于世界的态度。故事总会因为讲述的方式不同而不同,可能更糟糕,也可能更精彩。

 

(插图07)

很多人在《老人与海》之后,试图模仿海明威那种极简的文字风格,但是都非常失败,形式或许可以被模仿,言外之意和精准的自制力可没法模仿出来。小说作者的风格法则解释说,句子的长度和结构不存在规则,只有文风和故事建立起联系的时候,才是对的时候。这说明匹配很重要。

 

合理这件事,同样应用在章节设置上。理想化的情况是,每个章节单独包含故事中一个意义完整的版块,还有聪明的章节标题能够解释这章的内容。章节作为特定小说的有意义的片段,只遵循自己的规则。至于它是否合情合理,读者说了算。章节不仅让小说作者获益,最重要的是,读者也能获益,这种受益包括在阅读中间的停顿和休息中,回顾和思考。

 

正是这样,读者与作者好像就坐在一张桌子上,围绕着小说展开一场稿件完善之旅。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第一印象,通过找到小说中讲故事的人,也就是找到叙述者和叙述方式,整体了解一本小说的风格,来确定这本小说是不是自己的菜。

 

其次,我们说到了读者和小说作者之间隐藏的契约,当读者知道作者是如何写小说的,也就知道了他留下的线索在哪里。通过作者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的构建,了解了阅读不是单一被动的接受,而是要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小说进行第二次创作。

 

只有从智力和感知上完全理解一部小说,才算获得了极致的阅读体验,使小说阅读成为读者与作者的一场共谋。

 

再次,我们解读了小说家的语言技巧,揭秘了小说家素材的来源,更深层次地感受了小说为读者带来的世界。

 

通过《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普通读者可以掌握读懂一本小说的技巧,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经典文体,领略到小说之美。

 

我们知道,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在试图创造“美”这个东西,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辨认出来的。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面说:“美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会像石头一样扔在沙滩上,让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便捡起来。”

 

读者要想认出美,需要运用法则,敏感性和想象力,和小说作家一起重复他的“冒险”,才能和小说作家一起经历美、创造美、完善美。

 

还记得开头的时候,我们提的问题吗?读懂了小说也就理解了自己。现在,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正是因为小说叙述了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人,叙述了我们不可能经历的人生,让我们体会到了无法拥有的生活。

 

我们既可以假装成主角,像演员一样演绎不同的人生,也可以凌驾于整部小说,像导演一样驾驭所有关键人物的故事,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体验和生命的宽度,当我们真正读懂了一本小说的时候,就是在理解他人,理解自己,就好像与那个作者在虚空的世界里,促膝长谈,他会握着我们的手说:“对,就是你想的那样,这就是人生。”

 

答案不在天上,而在我们心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这是为你解读的读写说高手训练营系列丛书中的第10本书,祝你在阅读各类小说和理解小说的深层精髓方面有所收获。

 

 

 


直播间

干货帮

话题 2229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