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如何阅读一本书》:让读书少走弯路的小方法。

2019-08-28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如何阅读一本书》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他的助手查尔斯·范多伦

 

这本书中文版42万字,我会用大约26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精髓:通过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精准获得一本书的精髓。

 

好了,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就好像一件恐怖的事情,原因不在于不识字,也不全在于没有时间,而在于读者对读书没有目的性、不主动、不思考、不懂得看好书、更不知道阅读还要有方法。

 

今天要为你推荐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它是一本在各大图书畅销榜上盘踞70年之久的畅销书。

 

作者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

 

早年他原本是个连大学都没考上的学渣,却梦想着当一名作家。

 

后来他偶然间有幸读到了19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的自传。

 

当艾德勒知道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才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读书的大好时光,如果能早一点多读些有用的书,肯定早已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于是,艾德勒从上夜大开始了自己正式的求学生涯,读了很多以前从来不敢看也觉得看不懂的书;

 

他的求知欲很强,一开始常常苦恼于书读得太慢,而且有一些书读完以后收获并不大,反而觉得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慢慢地艾德勒开始总结自己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套好的读书方法;

 

他用这些高效阅读法在读夜大期间读了几千本书,成绩和收获显而易见,夜大毕业后他直接被留校任教,并且之后还拿到了博士学位。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艾德勒在大学任教期间写的,他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想把自己的高效读书经验分享给那些和他一样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他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读者,读什么书比读多少书更重要;

 

而要想知道到底该读什么书,首先要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

 

读书,听起来很简单,拿起书来用眼睛看不就行了吗?还需要人教吗?

 

而且还出这么一本40多万字的书专门来教人读书的书,有必要吗?

 

那么我要告诉你,凡是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不会再有这样的疑问,而是从此在学习和阅读上突飞猛进,像插上了进步的翅膀,想不进步都难。

 

这是一本帮助阅读者增长理解力的书,当你的理解力越来越强的时候,读再专业的书都不会觉得困难,反而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地抓住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使你的学习更加高效。

 

在了解阅读的技巧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阅读的不同层次,因为层次不同,所用的技巧也不同。

 

在阅读的层次上,作者艾德勒认为应该有四种层次: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这四个层次是要渐进掌握的,每上一个台阶,必须由下一个台阶打基础,比如基础阅读就是为了给更高一层的检视阅读打基础的。

 

而主题阅读则是阅读的最高阶段与最高境界。

 

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要点出发,为你详细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什么是基础阅读?

第二:如何用检视阅读快速挑出对你具有提升价值的书?

第三:怎样使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去读透一本书?

第四:主题阅读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到主题阅读?

-------------------------------------------------------------------------------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要点:什么是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也可以称之为初级阅读,达到这个阅读层次的读者都已经摆脱了文盲状态,能够理解书中的句子在说什么。

 

一般来说,这个层次的阅读技巧应该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但是,很多人一生的阅读水平似乎也一直都停留在这个层次,因为小学毕业以后,很少再有老师像小学时期那样指导我们如何去阅读。

 

此后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层次,全靠自己的主动性和悟性。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就能更上一层楼去读更高层次的书,而有的人却只停留在读读报纸杂志的阶段呢?这跟每个人对阅读的要求或者说是阅读的目的有关系。

 

作者艾德勒把阅读的目的分为三种: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

看看报纸杂志,大多属于第一种目的:娱乐消遣,看完也就完了,图一乐呵,消磨时光。而我们现在最常做的一件事——上网浏览各种信息,大多属于这种阅读

 

第二种目的:获取资讯,同时也涵盖了娱乐消遣的目的。而只有读书,或者说主动读书,才是出于阅读的第三种目的:增进理解力。

 

换句话说,也只有最后一种目的的阅读,才能称之为学习,才能够帮助读者增长心智,不断成长。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家都试图通过电视、互联网媒体这种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来取代主动阅读,实际上如此下去,我们不但不会进步,脑袋很可能还会朽掉;

 

因为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所有的节目和信息几乎都经过了包装策划,其中附加的是节目策划者的思想和观点,而观众则越来越习惯于附和那些媒体的声音,却渐渐丢失了自己的思考.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在媒体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越强调读书的意义所在。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处于基础阅读这一层次的读者,由于水平有限,平时阅读的目的也不得不停留在前两种:

 

娱乐消遣和获取资讯上,想要实现第三种目的,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阅读技巧,进入更高的阅读层次——检视阅读。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检视阅读吧。

-------------------------------------------------------------------------------

 

接下来,我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检视阅读的技巧,也就是今天的第二个要点:如何用检视阅读法快速挑出对你具有提升价值的书?

 

前面我提到,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是不需要人教的,拿起来一页一页看就是了,最主要的是要理解书中的内容就行。

 

道理没错,但是方法有问题,其实很多人多年来一直都保持着错误的读书姿势。

 

正确的读书姿势是,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时,应该先进行粗读,略读,而不是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从书的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这是最低效的读书法,有时候甚至你读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根本不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细读的书,如此的读书,真的不能称之为“会读书”。

 

会读书,读好书,首先要学会检视阅读。

 

作者艾德勒认为,掌握了检视阅读才是进入高效学习的开始,我们可以花上几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从6个方面去快速了解一本书,这个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系统略读法”。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时,肯定是先要看一看它的书名,书名一般都能体现一本书的主题,我们能否被一本书吸引,首先取决于它的名字。

 

翻开书,我们应该先翻阅一下它的目录,以了解这本书大概要讲的内容和总体框架,就能大致知道这本书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还有序言也不能略过,尤其是自序部分,相比整本书的内容而言,看上去内容不多,却包含了书中的大部分精华.

 

所以,想快速知道自己是否愿意去读这本书,就一定不能忽略了自序部分。

 

自序看完后,也不要去急着看正文, 而应该再看看作者介绍。

 

通过作者介绍了解一下作者的厉害之处到底在哪些方面。

 

有些作者可能在某一领域里很专业或者很权威,如果你正好有幸读到他的相关作品,对你个人的提升肯定是有价值的,而如果作者介绍里只是草草的几句话,没有太多特点展现,说明这个作者很可能并不怎么出名,他的作品可能也没有经过太多读者或者说是市场的认可;

 

因此,从作者介绍里也可以让我们间接地去了解到一本书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值不值得我们去展开进一步的深度阅读。

 

在了解了书的主题、目录整体架构、自序和作者介绍这四部分后,你便可以在目录部分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先进行阅读。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面对一本书,你完全都没有兴趣,即便你愿意花时间去读,但阅读的效果却不一定好,这就违背了高效学习的目标。

 

所以,略读有一个原则就是从你感兴趣的地方开始,采取跳读的方法去读。

 

在跳读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一下书里面的重点章节、关键词目和逻辑线索,以便从大体上去快速了解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

 

在检视阅读这一层次,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阅读的速度,我们尽量去读自己能看得懂的地方,看不懂的就先跳过。

 

作者分享了一个秘诀: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也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在检视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太快也不能太慢,要刚刚好地提取概要,做到将重点内容恰到好处地吸收。

 

略读就像拍照一样,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对一本书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

 

如果比喻得再形象点的话——我们可以从主题、整体架构、关键词目、作者介绍、重点章节和逻辑线索这6个“角度”去为这本书拍照。

 

而且我们要把这6张照片尽量“拍得清楚些”,不要因为读得太快而“拍虚了”,然后再把这6张照片合成一个全景式照片,最后合成的照片会告诉你,这本书你要不要带回家去好好看。

 

-------------------------------------------------------------------------------

 

当你用检视阅读法阅读完一本书后,你决定了要买下它,接下来你就需要掌握我们要说的第三个要点:怎样使用分析阅读的方法去读透一本书?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也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的学习方式。

 

如果说掌握检视阅读是我们懂得阅读的开始,那么掌握分析阅读才能让你成为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

 

其实,从检视阅读开始,你已经成为一个主动阅读的人了。

 

主动阅读应该是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

 

首先我们不可能在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态中阅读,

 

其次,相对于电视节目与网络视频,阅读是绝对要求主动的,并且是带着目的和思考过程的;而看影像作品就不同了,我们看电视的时候通常都是很放松的,那些经过精心包装设计的节目,根本不用我们思考什么,我们还能轻松获得资讯,得到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这样做的效率确实很高,但是,这使得我们自己的思想如同虚设。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电视剧版的红楼梦,破坏了从没有看过《红楼梦》原著的那部分人的想象力,人们会误以为林黛玉本就该长成陈晓旭那个样子,一切都该是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子。

 

其实,只有看过《红楼梦》原著的人才知道,《红楼梦》这部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和研究方向可以说是非常广阔,那绝对不是一部电视剧就能体现出来的。

 

现在很多人觉得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

 

但实际上,他们没有感觉到的是,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人们的理解力。而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还在坚持阅读、主动阅读。

 

所以,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那你就要掌握分析阅读的能力,或者说,你需要有完整咀嚼与消化一本书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学习能力。

 

分析阅读主要用来阅读论说类的书,假如你只是想看小说或者去欣赏诗集的话,可能用不到。

 

论说类的书一般都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理论分析、逻辑推理等等。

 

作者认为,读者需要三个阶段来进入分析阅读。

 

第一个阶段是要通过深度阅读来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二个阶段要加入思考去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本书的,

第三个阶段要对这本书进行公正的评价。

 

我们先来说第一阶段,通过深度阅读来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

 

首先,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要给这本书做分类,换句话说,就是你一定要知道你读的是哪一类书。

 

这个听起来不难,但是有的书你第一眼感觉它是一本小说,但其实它不是;还有的书,你从书名上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小说还是论说类的书。

 

所以,你必须要钻进去好好读上几页才能够发现它属于哪一类。

 

比如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2》,看书名,理所当然它是一部采访实录,可是当我翻开书,看到作者写道:

 

她在阁楼上没日没夜地写小说,她的母亲得了癌症,瘫痪在床,奄奄一息,她每天会下楼看一次母亲,然后还是没日没夜地写小说;

 

她的母亲对她说:“你要操心你的身体,你会为你疯狂的写作行为付出生命的。”

 

——看到此处时,我又觉得这像是一本小说,可当我把它带回家后,我越往后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又像是一部历史书,后面她竟然开始讲到战争,讲到法西斯,讲到***,讲到越南等等,我开始疑惑,我到底借了一本什么书?

 

后来我终于搞清楚了,这是一本小说式的纪实采访录,并且是关于政治和战争的,作者法拉奇采访了十几位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

 

将自己的采访经历写成了类似于讲故事的形式,这本书在新闻界的影响力很大,是新闻界从业人员和学生的必读作品,但也有很多人把这本书当作那段历史的见证,当成了一本历史参考资料。

 

所以,有一些书我们的确需要深度阅读才可以给它归类,而有些书并不能做出单一的归类,它可能是跨界的,因为有些作者就是喜欢创新,就像法拉奇这样的作家,我个人觉得她是与众不同的,她是个伟大的女性和伟大的记者。

 

那么,当我完全知道了这本书属于哪一类,也知道了它在谈些什么之后,就可以用一句话或一小段话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法拉奇的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她采访的二十多位政坛人物的重要经历和政治观点。

 

接下来,我还可以梳理出这本书的结构大纲。像《风云人物采访记2》这本书的结构还是很明显的,它就是按照一个一个的采访人物来排列的,并且有一定的时间顺序。通过这些,我就可以总结出,作者法拉奇就是想通过这本书揭露某些政治的丑恶,战争的血腥,以及宗教的强大作用,正因为这些采访记录真实而宝贵,所以把它当做历史资料也没什么不可以。

 

说实话,这是一本比较厚也比较难读的书,那么对于新闻行业的读者来说,法拉奇的系列采访记和其他著作之所以成为必读书目,一定是因为她的权威和优秀;

 

很多记者都把法拉奇当成行业中的楷模来崇拜和学习,那么,想要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崇拜和喜欢的作者,就一定要通过深度阅读去了解她的作品的伟大之处,如果你不能做到分析阅读这一步,你就无法彻底地学到作者身上的优秀,只知皮毛是不行的,还要学到精髓,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你的学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高效学习。

 

通过第一阶段的深度阅读,当你知道了整本书到底在讲些什么之后,如果想继续提升学习效果,你需要进入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

 

——尝试去理解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本书的?

 

这个阶段的阅读需要更加主动,要加入更多的思考。

 

所以第二个阶段的关键词就是思考,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一阶段的阅读就像是与书的作者在对话,我们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去思考他想表达什么观点,他所用到的那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你是否都弄清楚了,作者有哪些话是想让读者特别关注的,作者提出的观点是用什么逻辑和理论支持推断出来的;

 

最终,又是否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给到读者?

 

——这些都是在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确定的答案”,而不一定是“正确的答案”。

 

因为,不是写在书上发表出来的观点和论断都是正确的、或者说是科学的。

 

所以,只有当我们进行完分析阅读的第一个阶段“了解这本书到底讲什么”和第二个阶段“理解作者为什么而写”这两个阶段后,才可以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对这本书进行公正的评价。

 

什么叫公正地评价一本书呢?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做解释:有一个词叫“网络暴力”,大家一定不陌生。互联网上的舆论伤害都是因为网友们不了解真相而随意批评谩骂而造成的。

 

我们深知这样做是非常不理性的,对当事人也很不公平,因此大家就要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保持清醒,切勿随意去评价他人。

 

其实评价一本书和评价一个人相似,对于一本书的好坏评判,我们也不能随意发表赞同或不赞同的意见,而是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的立场思考过后再去发表看法。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公正地评价一本书呢?

 

首先你不能带着情绪去讨论;

其次你的评判要有理论依据,

再次,你要站在作者的立场想一想。

 

如果你的知识超过作者,你也能拿出更合逻辑的分析和非常充足的理论依据的话,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做到公平地去评价这本书。

 

有人说:让你娱乐的书,看过就忘;让你学习的书,越读越薄。

 

分析阅读就是一种学习方式。

 

我个人认为:分析阅读一定要经历“阅读—思考—输出”这个流程才算全部完成。

 

只有阅读,没有思考,这本书就不会变成属于你的智慧,你依然只是这本书的旁观者。

 

当你深深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反复思考后,还能输出自己的看法时,这本书才算是彻底被你吃透,真正变成了增长你的理解力与智慧的营养素。

 

你通过分析阅读完成了一次心智成长,这才是分析阅读带给你的真正价值。

-------------------------------------------------------------------------------

 

接下来,我们说说阅读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层次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四个要点:什么是主题阅读?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到主题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就是一个系列书籍的共读模式。

 

主题阅读在什么情况下用到最多呢?

 

就是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大学毕业要写论文,医生要写医学论文,还有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专家们要写论文,等等。

 

写这些论文之前都需要进行主题阅读,换句话说,主题阅读也通常是为了写作而做准备的。

 

怎么做主题阅读呢?

 

首先,你需要找到相关的书籍,这些书找来以后,要通过五个步骤来完成主题阅读的目标;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找到内容、引导作者、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

 

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个热点新闻说:有一个大学生毕业论文的主题是吸猫现象,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吸猫。

 

吸猫,吸引的吸,猫咪的猫。

 

吸猫是最近很流行的一个网络词汇,年轻的90后00后们应该会知道,吸猫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个人非常喜欢猫,整天和猫腻在一起,很有点上瘾甚至玩物丧志的意思。

 

我们暂且不对这个主题值不值得去研究做评价,假设给你这个主题,让你去论证一下吸猫现象是不是一种精神鸦片的流行,你应该怎么做呢?

 

按照主题阅读的要求,你首先要做的是找到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然后用你找到的这些书籍资料里的说法来论证你的主题,到底有没有说服力?

 

如果可以找到论据,你就可以下一个结论,得出“吸猫”现象确实是一种精神鸦片,最后再进行分析讨论,从心理学等深层次的原因上去挖掘吸猫现象的存在理由,最后要给出建议,作为吸猫人群,应该怎么理性地去对待自己的猫咪依赖症。

 

当然,我只是用这个听起来比较有趣的案例来简单说明一下主题阅读到底要怎么做,而并不要建议你去做类似这样的主题阅读。

 

我想说的是,我们既然要做主题阅读,就一定要做到高效的阅读,不能随便突发奇想地想出一个主题就去展开阅读,而是要进行更有价值的、能够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或者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学习和阅读。

 

其实,作为年轻人,总喜欢标新立异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很多常规性的主题研究;

 

比如红楼梦的研究,虽然多少年来一直有人在研究它,好像看起来没什么新意,很多人不屑于再去凑那个热闹,但是前人研究过再多,也没有一篇文章是属于你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而主题阅读是帮助读书人提升自己的最佳方式;

 

有志于写作和做学问的读者,都不会小看所谓老一套的主题研究,但我们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标新自己的立意,做出自己创新来。

 

实际上,主题阅读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反而只是为了加深我们自己的理解力,让我们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等方方面面都能有一个认识上的大的提升,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

 

 

-------------------------------------------------------------------------------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

 

下面,让我来简单地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能力是大部分人都具备的,因为这个层次通常在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

 

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做到的最好的完整阅读法,掌握了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用几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通过对一本书的主题、整体架构、关键词目、作者介绍、重点章节和逻辑线索这6个方面的快速略读,了解到整本书的大体内容。

 

分析阅读需要用到充足的时间,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二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本书的,

第三阶段是要对这本书做出公正的评价。

 

最后,我们进入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

 

需要通过五个步骤去完成:找到内容、引导作者、厘清问题、界定议题,分析讨论。

 

在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重点,你找来的这些书书都是为你的主题服务的。

 

因此,主题阅读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阅读法,也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你将懂得如何用阅读去提升自己,增长心智,甚至改变人生。

 

书中有句话我觉得可以送给每一个年轻人,这句话是:“一个不懂得阅读的年轻人,在他追求理想的路上就会受到阻碍。”

 

想要更好地追求理想,就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吧!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祝你在高效阅读方面有所收获改天见。

 

 

 


直播间

干货帮

话题 224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