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学习之道》:开发天赋的知识迁移法则

2019-08-28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学习之道》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学习之道》,作者是芭芭拉·奥克利。这本书中文版20万字,我会用大约21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的精髓:通过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模式相互转换,攻克学习中的难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你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碰到一道特别深奥的难题,你不管怎么专注投入,怎么费尽心思都感觉自己像钻进了死胡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是,当你因为其他事情把它放下,或者刻意把它暂时放下,去散个步、睡个觉,问题的答案在某一瞬间好像自己就蹦出来,你一直所苦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你会觉得这是一种巧合吗?

 

当然不是,它其实是你大脑里的思维模式在作怪。这也就是我接下来要给你解读的《学习之道》这本书里关于“思维转换”的精彩内容。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是美国奥克兰大学的工程学教授,但是她的本科专业居然是俄语。从小学到高中,她都特别害怕学习数理知识,考试经常都是垫底的。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她不得不重新返回校园学习让她头疼的数理知识。

 

这一返校真是不得了,她不仅找到了轻松搞定学习的方法,还一路学成了工程学博士,留校任教授。

 

作为教授的她始终传道授业解惑,不光传授知识,还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授给别人,而这些方法,被中外100多家大学教授证实是非常有效果的。

 

她认为:

 

如果你学会了在专注和发散这两种思维模式之间来回转换,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该投入,什么时候该放松,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拖延,还不会陷入死胡同,很多难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基本概况和作者简介,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要点出发,为你详细介绍这本书的精彩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思维转换?

第二部分:怎样在两种思维模式间进行转换?

第三部分:思维转换要注意哪些问题?

-------------------------------------------------------------------------------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要点,什么是思维转换?

 

在学习思维转换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两种思维模式,简单来说,专注思维就是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发散思维是大脑注意力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

 

想象一下手电筒照射出来的光,专注思维就像手电筒发射出来的紧密的光柱。

 

这束光柱穿透力非常强,它会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你很清楚你要寻找到什么。

 

当你选择专注思维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你对那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了,你的目标很明确,你要用自己已经学过并且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它。

 

相反,你同样可以把发散思维想象成光,但是,它是分散的光,这样的光束照射的范围非常广,当然亮度也不会太高。

 

当你用这样的光束时,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你想通过广泛的光源进行大面积搜寻,说不定在哪一小片光亮的下面就隐藏着你想要的东西。

 

我们时常在影视剧中看到一个失魂落魄的艺术家来到昏暗的人潮涌动的酒吧,酒吧里迷幻慵懒的光芒,不急不缓地照射在每一个角落,艺术家端着酒杯漫无目的地扫视着人群,忽然,一小片光亮打在一个清纯靓丽的女孩身上,她与众不同,拨动了艺术家的心弦,艺术家就这样与自己苦苦追寻的灵感缪斯不期而遇,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灵感乍现”的现象。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什么是思维转换了。

 

简单点说,它就是在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模式之间相互转换

 

这样说,你可能会觉得,这很简单呀!还用你来告诉我吗?

 

我从小就会运用发散思维和专注思维,老师上课时我专心听讲,这不就是专注思维吗?

 

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让我充分发挥想象力,这不就是发散思维吗?

 

是的,你说的没错!

 

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吗?

你能让自己在主观意愿下自如地对这两种思维进行转换吗?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难题就一到底,钻进牛角尖不肯出来;

 

要么就是陷入无边无际的幻想不肯回到现实中。

如果你对国际象棋感兴趣的话,你肯定知道这是一项高智商的运动,那些能去参加比赛的选手基本都是超级厉害的人。

 

一提到这样的比赛,我们的脑海里一般都会浮现两张眉头紧锁,异常专注的面孔。

 

可是,在2004年的一场国际象棋比赛中,13岁的年轻新选手马格努斯·卡尔森却和传奇天才加里·卡斯帕罗夫打了个平手。

 

你猜卡尔森是怎么做到的?

 

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事。

 

正在时间紧迫,步步惊心的时候,卡尔森突然站了起来,离开了座位,也不再注视着棋盘,反而到一边晃悠去了。

 

你以为他真的晃悠去了?

 

其实不是的,他是想让自己的大脑稍稍放松一下,看能不能找到好的灵感。

 

 

然后,他又继续投入到他的棋盘,专注地进行比赛了。

 

就是这一“晃悠”的举动,让他在比赛中牵制住了对手,没有输掉棋局。

 

你看,卡尔森并没有单一地让自己持续专注思维或者发散思维,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投入,什么时候该放松,并且能够合理地在这两者之间来回转换。

 

我们只有学会在这两种思维模式间自由转换,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思维模式,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走出困境,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

-------------------------------------------------------------------------------

好了,说完什么是思维模式转换之后,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怎样在两种思维模式间进行转换?

 

进行思维转换其实很简单,它是一个非常随意而且自然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看从专注思维转向发散思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转换一下心情,花上一点时间,就能自然地从专注模式转换到发散模式。

 

很多时候,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思维就会趁虚而入,上蹿下跳,欢悦地为你寻找解决方案

 

当然,如果你有一些小技巧,将更加有助于你顺畅地进行思维转换。

 

爱迪生是一位杰出的电学家和发明家。

他被人们认为可以熟练地运用技巧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转换。

 

不要认为爱迪生所有的发明都是冥思苦想,刻苦专研出来的,也不要以为他天生就具有惊人的创造力。

 

其实,他的创造力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人们沉入睡梦中时那种似醒非醒、神游物外的感觉。

 

据说,爱迪生在遇到棘手难题的时候,往往会先去小睡一会儿,而并不是废寝忘食地努力攻克。

 

他会拿着小球坐在躺椅上,在旁边的地上放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来,任由大脑进入自由开阔的发散思维模式。

 

而一旦爱迪生睡着,他手中的球就会滑落,小球落进盘子的响声就会把他惊醒。在这一瞬间,爱迪生就会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于是,就有了那么多让人惊叹的发明。

 

你一定想象不到这样伟大的发明家竟然是这样来让自己获取灵感的吧?

其实每个人放松的方式都不一样。

 

比如,创造力研究专家霍华德·格鲁伯提到过一种进行发散思维的3B方法,就是睡觉(bed)、洗澡(bath)和坐公交(bus)。

 

很多时候,散步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的方式。

 

从专注思维转换到发散思维的方式有很多,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去健身房、参加运动、散步、跳舞、开车兜风、绘画或者涂鸦、淋浴或者泡澡、听音乐、自己演奏歌曲、冥想或祷告、睡觉。

 

睡觉是作者非常认可并且推崇的一种放松方式,它被认为是召唤发散思维模式的终极法宝。

 

当然,还有一些方式可以作为奖励适当使用,比如打电子游戏、上网、和朋友聊天、主动帮助别人、阅读休闲读物、给朋友发信息、看电影或者戏剧等等。

 

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自己喜爱并且有助于自己发散思维的方式,当某一天陷入难题时,试着让它帮助你解决问题吧!

 

说完从专注思维向发散思维转换,我们再来看看从发散思维向专注思维转换有哪些方式?

 

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现在很多人生活节奏紧张,学习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无法静下心来投入或者专注于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学会专注思维呢?

 

首先,你要学会接纳困惑。要清楚,困惑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时候,出现困惑不一定是坏事。往往越是上进心强的人,在遇到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要么懊恼不已,要么丧失自信心,从而无法专注于这件事。

 

但是,我们要知道,学习本身就是从困惑中摸索问题答案的过程,当你能够描述出来问题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只要发现了困扰你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就离解答出来不远了。

 

其次,分解任务量。当你在学习或者研究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你可能以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会越快掌握它。

 

其实不是的。你最好把这个知识点分成几个部分,专注而简短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有的人喜欢长时间的工作,甚至会投入到忘记吃饭睡觉的程度。

 

其实,“废寝忘食”有时候对于学习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长时间专注于某个学习任务往往会让人产生疲倦和厌烦,这里有一个好的建议是,使用“番茄工作法”。

 

还记得我们之前解读过的《番茄工作法图解》么?

 

在这里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用最简单的工具,一个番茄钟,还有25分钟只做一件事的专注时间,便可以轻松开启番茄工作法,同时在这段时间要尽量避免被中断,事后也要做好记录和评估。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最后,即刻行动

 

从发散思维转换到专注思维最怕的就是拖延,而即刻行动是进入到专注思维的有效方式。

 

就像上面我们举的爱迪生的例子,他往往在小球掉落的响声把自己惊醒后,就即刻去记录睡梦中的碎片灵感记忆。

 

当你想要学习的时候,就要立刻动身,无论你是喜欢安静的图书馆,还是喜欢听着音乐惬意学习,不论方式如何,都应该让自己快速投入进去。

 

一般情况下,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是不可单独存在的。

 

你只有让自己学会在这两者之间自由转换,才能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用上面的方式去尝试一下,多练几次,不仅可以让你的学习更加轻松,也能大大提升你解决难题的能力。

-------------------------------------------------------------------------------

这两种模式转换虽然看起来不难,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问题。

 

那么,我们要怎样规避呢?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在思维转换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避开思维定势。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做任何事情,都习惯于接受大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感觉。

 

这样的习惯性思维其实非常容易让我们的思维形成定式,在遇到难题时如果你意识不到要转换思维,寻求其他新的解决方案,它就会成为你的绊脚石。

 

相信很多人都这样被朋友套路过。

 

朋友先让你说10遍老鼠,然后朋友问“猫怕什么?”大部分人都会随口回答“老鼠”。

 

这是因为,当我们习惯了某一个现象之后,问题稍作变化和调整,我们的思维不能及时跟着变化和调整,就容易走向思维误区。

 

就算了不起的心算大师伯特·卡米洛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有一天他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

 

“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___”“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火车一共停了多少站口。”

 

 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职业生涯中的“滑铁卢”。

 

其次,不怕暂时落后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容易跟身边的人做比较。

当看到别人埋头苦干,奋力前行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暂时放松是浪费时间,于是匆匆忙忙地追赶别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光学习难题没有解决,自己还苦大仇深。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其实很多时候,暂时放松也是一种磨刀的方式。

 

当你沉迷于苦苦追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却始终没有结果的时候,就不要再让自己匆忙赶路,以免筋疲力尽。

 

要记得提醒自己稍作停顿,等到恢复能量或者精力充沛的时候再奋力追赶,这样效果岂不是更好?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短跑冲刺比赛,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摆正心态才能够顺利坚持到终点。

 

再就是要重视倾听

 

作者认为往往是那些自制力很强的人,反而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从而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

 

因为,越是自制力强的人越害怕失败,越容易陷入自己的固定思维无法自拨。

在遇到困惑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跟自己较劲,非要靠自己解决问题。可越是这样,问题越难以解决。

 

这个时候,你最好向同学、同事或者导师请教,多倾听他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让一些新奇的想法帮助你扩展思维。

 

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经说,他有一个老朋友,每当他主持节目感到非常累或者迷茫的时候,他就会去朋友家里坐一坐,听朋友说说话,也能受益匪浅。

 

通过与朋友的深入沟通,思想碰撞,往往能让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注重睡眠

 

你可能不知道,人醒着的时候大脑其实会产生有毒物质。

觉得不可思议吧?但事实就是这样。

 

通常在睡眠中,我们的脑细胞会收缩,于是细胞间隙会变大,这就像是打开了水龙头----脑脊液从中流过并且冲洗掉毒素。

 

这是保持我们脑健康的一个环节。在你极度缺觉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太灵光?

 

没错,就是因为还有些残留毒素。

 

你现在发现充足的睡眠对我们至关重要了吧?

 

它能够显著提升我们解决难题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而且你会发现,通常你在睡前想过什么问题,在睡梦中就会梦见这些问题,这样的梦境能切实增进理解能力,巩固记忆。

 

一个英语专业大四的学生说:

 

“如果卡在一道难题上,我会干脆躺到床上去,摊开笔记本,旁边放一支笔。在快要入睡前或者醒来时,写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

 

尽管有些想法其实没太大意义,但它们能让我从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有没有觉得很好玩?

 

当你想要理解或者记住某项内容的时候,记得在睡觉前去阅读和熟悉它,然后与它在梦里相见吧!

 

其实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思维模式转换,但是却仍然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克服思想和行动上的困难。

 

如果你能够意识到上面的问题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加以改善,相信对于掌握这种思维转换方式会大有益处。

-------------------------------------------------------------------------------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

 

下面,让我来简单地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我们知道,学会思维模式转换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认识了思维模式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专注思维模式,一种是发散思维模式,并了解了思维模式转换就是要学会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自由转换;

 

其次,我们学习了从专注思维模式转换到发散思维模式的方式,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让自己放松下来。

 

同时,也可以通过接纳困惑、分解工作量和即刻行动三种方法从发散思维模式转换到专注思维模式,让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学习中;

 

最后,在思维模式转换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让自己避开思维定式,不怕暂时落后,学会倾听以及注重睡眠才能更好的进行思维模式转换。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祝你在思维转换方面有所收获,改天见。


直播间

干货帮

话题 224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