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第一课丨初中一年级丨孙育红

2019-08-2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孩子由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此刻,您的内心肯定充满着对孩子深切的期望与美好的祝愿。同时可能又会存在一些担心,孩子升入初中能否顺利适应学校的生活?能否处理好学习、交友等问题?能否成为一个有理想、能独立担当责任的人?

主讲老师


内容概要

一、新起点,新面貌,小学初中有哪些不同

二、小升初,该如何跟孩子做好沟通

三、小升初,该从哪些方面帮孩子做好准备


初一孩子特点

1.功课变繁重,开始不适应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2.人际关系重新组合

孩子升入初中,原有的人际关系被打破,与老师、同学要建立新的关系,对适应性和人际关系不良的孩子,这方面的压力并不小于学习压力。很多初一孩子对这些变化一时很难适应,小部分者出现自信心丧失、尊严感降低等心理现象,并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3.与家长之间关系的变化

在小学时,孩子还保持着儿童期儿童对父母的态度,依然是依赖于父母。但是到了初中,由于孩子身体的逐步成熟,心理也在发生不断地改变,自尊心越来越强,表现欲望也迅速增强,向往着可以脱离家庭,成为自立的大人。

但是对于刚刚升上初中的孩子来说,又只属于“半儿童”、“半成人”的不成熟心理,不少孩子会发现和家长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太想父母管自己,尤其有些心理话,不太愿意向父母说出来了。 


4.男女发育出现差异

由于发育速度不平衡,女生在个性成熟方面发育速度相对更快,发育速度快的学生比较有主见,在自觉性和表现性方面更强一些。


5.青春期对异性的关注

男女同学之间仍然彼此保持比较隔阂的交往状态,但内心对对方则投以更多的关注,有的被异性吸引。


习惯培养计划

帮助孩子适应中学生活,快速融入新环境。

理性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及时引导孩子发展方向。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孩子的心不远离家庭。

培养孩子的生涯规划意识,清晰未来。

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自主自立学习。

关注孩子的异性同学交往,正确引导,面对两性关系。

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对生活充满美好丰富的感情。

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陶冶情操,开阔眼界。


家长第一课课程表

时 间

年 级

老 师

8月25日

幼儿园小班

李 凌

8月26日

幼儿园中班

左 宁

8月27日

幼儿园大班

王 丽

8月28日

小学一年级

郭志华

8月29日

小学二年级

默延杰

8月30日

小学三年级

王 静

8月31日

小学四年级

魏亚飞

9月1日

小学五年级

王金辉

9月2日

小学六年级

赵 郡

9月3日

初中一年级

孙育红

9月4日

初中二年级

刘 磊

9月5日

初中三年级

赵冲会

每晚 21:00 ~ 21:30 播出

主办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

河北省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河北省德育共同体

河北省家长学校

河北广播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

《新学期家长第一课》旨在指导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新年级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孩子成长关键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塑造孩子完美性格,成就孩子精彩人生。

  合格家长测评  

点击参与


THE END

关注河北家长在线

做合格家长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