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需要几步?

2019-08-1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刻意练习》

 

 

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刻意练习》,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

 

这本书中文版23万字,我会用大约21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精髓:所有的天才都是刻意训练的产物,我们如何运用刻意练习,挖掘自己的优势,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上成为更优秀的人。

 

好了,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最近,我在看罗振宇的硬派知识脱口秀节目《知识就是力量》。

 

在其中的一期里,他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他说自己曾问著名钢琴家朗朗为什么天生就对钢琴这么感兴趣,结果朗朗告诉他说:你大概是没有看过我早期的报道,我早期练琴的时候都是被我爸给逼出来的。

 

此话一出,似乎那些自带光环的“天才“们瞬间被拉回到了地面。原来,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逼迫他们努力的父母;原来,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和所谓的天才也都需要大量的练习。

 

老罗接着又说,他还有一个特别爱读书的朋友,当问及他为什么酷爱读书的时候,那位朋友告诉他说:父母逼我练琴,但我很不喜欢。

 

最后我发现,只有我选择拿起书本的时候,父母才会觉得我在干另外一件正经事儿,才会不逼迫我弹琴。

 

所以,我读书的所有习惯和乐趣,都是因为躲避弹钢琴才培养出来的。你看,没有人是注定的天才,那些特有的兴趣和技能真的是靠练习得来的。

 

以上是关于天才与练习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写文章这件事儿。有很多写作的朋友大概都有一种感觉,当你习惯写什么文体或者常写什么文体的时候,似乎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格。

 

当有一天,你换了工作和行业,需要重新去构思写作思路的时候,你发现很难改变,那些擅长撰写公文的人,写出来的文字依然是官腔气十足;那些爱写散文的人哪怕描写建筑物,都写得那么文艺和多情。

 

既然如此,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其实所有的答案都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

 

《刻意练习》是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潜心十几年研究的产物。

 

在研究了一系列行业中的专家级人物之后他发现,无论在什么领域,提高技能的最有效方法便是遵循一个普遍原则,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提高和突破自己,刻意练习就是黄金标准。

 

事实证明,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能学会的技巧。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牛掰的人,让我们在这本书里找答案。

 

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要点出发,为你详细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第一:什么是刻意练习,它与普通练习的区别

第二:怎样进行刻意练习

第三:什么是心理表征,它与刻意练习的关系

 

-------------------------------------------------------------------------------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刻意练习,它普通练习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学习小的生活技巧,比如打球、开车、烹饪,还是提升学习工作上的技能,比如写作、销售、设计,都需要大量的练习。

 

但是,我们通常对练习是有误解的,因为很多人觉得,练习不就是不间断的重复吗?

 

其实不然,不断重复、没有进步那叫“天真”,是普通的练习,根本起不到进步的作用。

 

那什么是真正的刻意练习?它跟普通练习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最强大脑》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

 

无论是心算天才还是战胜人脸识别机器人的行家,他们的背后其实都离不开长期辛苦的训练。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莫扎特。莫扎特是我们公认的音乐奇才,7岁的他便可以分辨所有声音的调子具体在哪个音阶上。

 

因此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他在音乐方面的出众是因为有位音乐家父亲,父亲的优秀基因造就了他在世界上的奇迹。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结果表面,这种识别音调的能力贝多芬有,迈尔斯.戴维斯却没有,既然同样是出众的音乐家、同样精通乐器,为何在某些具体的才能上却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莫扎特的父亲在他四岁的时候便开始全职教他所有乐器,而同样接受训练的莫扎特的姐姐当年已经11岁,因此,在莫扎特表现出更高造诣的时候,他的姐姐也只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职业音乐家,与莫扎特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这个故事其实反应出两个问题:

 

一是世界上并不存在天才,但运用专业的方式去培训这种特殊的能力,反倒是一种才华。

 

二是训练也是有条件的,那些年龄越小,接受专业训练越早期,通常是在三岁之前,反倒会让这种接受能力发挥到极致。

 

因此可以说,天才是训练的产物无疑。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早已错过了3岁这个黄金期,一辈子成不了天才了,其实不必担忧,我们大多数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天才,而是能恰好好处的运用, 能做到优秀,那么刻意练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那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它与普通练习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说说刻意练习的四个特点。

 

首先,刻意练习具有明确的特定目标。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其实就是我们要对自己需要的技能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比如我们在练习提高办事效率,我们就不应该漫无目的地去做某件事,这样做一百遍也是没有效果的。

 

我们要做的是为自己设立个目标,比如:我们要先了解事情的走向和动态;其次要规划好整件事情的开展步骤;

 

最后,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将事情做好,这些规划可以带着你更加专注地完成任务,从而有效地引导自我练习和提高。

 

其次,刻意练习是专注的。

 

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我相信在练习朗诵的过程中,大家都会集中精力将关注点放在你手里的稿子上。

 

如果你三心二意,那么刚才的既定目标很可能就完不成了,想不出错简直比登天还难。那如果你此时此刻的专注力确实不够怎么办呢?我觉得有几种自我暗示的方式值得试一试。

 

比如调整呼吸,在心里默念这件事你一定要出色完成;

 

再比如,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增加一些手势或者与自己的对话,这样,你就可以很快从不专心中走出来,完美地投入到你的代办事项当中。

 

再次,刻意练习包含反馈。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管对错,也不去对比之前做这件事的速度和效果,蒙头做了一遍又一遍,这又有什么效果呢?

 

任何时候,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有哪些不足,在哪里需要改正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那如何进行有效地反馈呢?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身在其中,并不能看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此时最好的做法便是,找一个局外人或者老师,让他监督你的朗诵过程,因为旁观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你可以即快速又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练习效率。

 

最后,刻意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一点对练习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刻意训练最为重要地一个组成部分。什么是舒适区呢?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通常会说,温室里的孩子长不大,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你想锻炼一个人的耐性和吃苦能力,就必须让他们走出去,亲自面对拼杀和竞争,他才能体会到现实的残酷。

 

如同刻意练习一样,我们接着说提高办事效率这件事,如果你想提高效率,改变以往的懒散习惯,,你要做的不是跳过这件事情比较困难的部分继续下面的内容,而是将最困难的部分进行反复推敲,只有让自己的不擅长不断去适应这个困难的过程,跨越原本舒适的区域,才会真正跳出困难,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所以,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来说,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

说完了什么是刻意练习以及与普通练习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到底怎样进行刻意练习,才能让我们可以朝着自己的期待更进一步。

 

刚才我们说到,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打破大脑的舒适度,让其走出舒适区域,当再次进行训练的时候,大脑便会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记住更具挑战性的新内容。

 

实验同样证明,当我们在记忆某些东西的时候,用到的大脑部位并不相同,但结果却显示,我们常用来记忆的大脑部位毫无疑问都得到了相应的增大,就如同肌肉一般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训练。

 

 

比如出租车司机,他们在记忆整理路况和地图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超强的能力,相应的,如果让他们再多记住两条道路和路标就不再是艰难的事情;

 

但如果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去背一篇课文,我想他们一定不会比一个学生更出色。既然大脑能够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更高的提升,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利用这些训练来做某些思维的提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进行刻意练习的三种方法吧,它将是你学习道路上最重要的杀手锏。

 

首先,我们应该设立一个参照物。

 

这个参照物可以是我们自己订立的计划目标,也可以是一个优秀的人设。

 

再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需要找一个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若没有目标、没有理想,那你自然不必再进行刻意练习了。

 

其次,你要持续练习,突破极限。

 

我们要明确一点,不管是普通练习还是刻意练习,我们要做的都是一种训练,只要是训练,一定量的积累与重复是必要的。

 

我记得有一位公众号大咖曾说,在现代的社会里,你不拼爹就得拼时间。其实就非常有道理。没有足够长时间的堆积,就不可能让头脑去适应更多的新鲜挑战,刻意练习也便失去了意义。

 

最后,当遇到瓶颈期时,我们要走出舒适区,寻求新的改变。很多时候,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

 

有时候,你也发现,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相对容易,但继续做下去的时候就会怎么都进步不了了。

 

这种感觉大家都有,俗话说“量变引起质变”就是这样道理。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而且要去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聊到这儿,我想大家会不禁产生某些疑问:遵循了上面的3个刻意练习的方法之后,就一定会成为大师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它到底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心理表征,它与刻意练习的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心理表征。大家应该都知道象棋这项竞技游戏吧?如果,棋盘上的棋子——“将”被围剿,就代表着整个棋局输了。

 

很多大师在日复一日的训练过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很多种不同的棋局,为什么呢?

 

这便是运用到了我们前面两部分所说到的内容——刻意练习使得大脑里分管棋局这部分的神经元得到了相应的增大,于是象棋大师便有了比常人在象棋方面更多的知识与技巧。

 

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些人甚至可以和几十位选手一同下盲棋。

 

盲棋是什么呢?就是大师们不需要棋盘,只需要旁边的工作人员报出对方走出了哪一步棋,象棋大师便会在脑子里复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棋盘,而这种看似特异功能的“影像”,就是作者所说的“心理表征”。

 

可以这么说,象棋大师可以在自己的大脑形成的“影像”里,整理出一副完整的棋盘,同时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调出某一个棋子,将其放大到某一个局部,就像电脑里的电子地图那样,通过鼠标的调节,他们既可以看到整片森林、又可以看到某一颗树木。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大概知道了心理表征的作用?

 

没错,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刻意练习里一定是包括创建心理表征的,像上面提到的象棋大师,它们在长期的刻意练习里,形成了一种心理表征,这种心理表征可以让他们记住对方的棋子,以便来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对决。

 

那么反过来讲,心理表征也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换句话说,利用心理表征,我们能够让刻意练习进展地更加顺利。

 

这时候,很多朋友又会产生疑问了,它是怎样让刻意练习进展地更加顺利地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心理表征的具体作用。

 

首先,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大量事实证明,几乎每一个行业里,杰出表现的人都能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规律。

 

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它们能够将思维迅速在一片森林和一颗树之间进行切换。

 

比如足球运动员,队员们可以目测远方传来的球的弧线,并将它准确地接下。这种内在的规律和判断,就是心理表征在起作用。

 

其次,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假如我们分别给程序员、历史老师和销售人员一篇同样的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文章。

 

你觉得大家在读完之后,谁能更快地总结出文章内容呢?毫无疑问是历史老师。为什么?难道他就是比别人更具有天才的能力吗?当然不是。

 

他只是在长期的刻意练习之后,形成了强大的心理表征。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便会对历史类的文献越来越敏感,即便南北战争他不清楚发生在哪一年,或者不清楚具体发生的原因,那么他也一定比其他两位朋友更快地理解所有地内容。

 

这便是心理表征的第二个作用。

 

再次,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想象一下我们去医院的场景,你的眼睛很疼,耳朵也在耳鸣。你先挂了一个眼科普通号,医生在询问你除了眼睛疼以外,还有什么明显症状,你回答说自己耳鸣。

 

接下来这位医生会怎么办呢?

 

他很可能告诉你说,建议你去耳鼻喉科看一看。此时,如果你碰到的是专家级别的医生,他很可能会推测出你的耳鸣跟眼睛一定存在某些关系,不然眼睛是不会疼的。

 

我们先不说诊断的结果正确与否,至少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出,专家医生能够提出大量可能的诊断,并通过它们来仔细推理,从而得出一种更趋向于正确的答案,这就是专业诊断和其他医生之间的差别。

 

因此可以这么说,成功诊断的关键并不只是拥有必要的医学知识,而是能够将这种知识组织起来,以便提出更可能的诊断结果,这就是心理表征的第三个作用。

 

最后,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和高效学习。

 

这个作用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学习最有效。就拿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写作来几个例子吧。在写作中你会选择哪种题材?是插叙还是倒叙?是用例证还是用议论的方法?这些都需要你在内心先构建一个比较成熟的心理表征,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列提纲和文章构架。

 

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因为新出现的东西偏离了原本的框架,这个突然情况很可能是,你有了更新颖的点子和故事,进而需要调整你写作的方向;

 

或者是你本身的计划和框架让别人读起来比较难懂,你需要做重新的规划布局,不管是哪一种,你现在都需要根据新的心理表征来对原本的构架进行调整。

 

因此可以说,创建心理表征和调整心理表征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和过程。它对我们制订和更改计划,提升学习的效率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到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说,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心理表征,那么反过来,心理表征又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才是你可以成为大师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具有适应能力的大脑,在响应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发生的重要转变,就是发展出更好的心理表征,它反过来为提高绩效而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让我来简单地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在高效学习里,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所以高效学习也必然要通过正确的方式训练得来。

 

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不同,它拥有明确的特定目标;强大的专注力,同时需要及时的反馈和走出舒适区;

 

在了解了刻意练习的特点之后,再运用寻求榜样、设定目标;持续练习、突破极限以及达到瓶颈、走出舒适区这三种方法,对自己进行必要的训练。

 

遵循了上述三种方法之后,你还要时刻关注心理表征这个指标,因为心理表征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才是你可以成为大师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祝你在刻意练习方面有所收获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直播间

干货帮

话题 224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