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堂课:《单身女性的时代:我的孤单,我的自我》| 拥有一份“单身力”

2019-07-3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 前言 —

最近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可能是农历新年的原因,这其中有一大半都是跟我“痛诉”父母和亲戚是怎么跟自己逼婚的。

 

其中有一位读者说,她今年三十岁,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一个人过得很自在,没觉得有任何压力,真正让她感到压力的是每到逢年过节家人和亲戚就对她进行询问和指责,父母甚至认为她活得很失败。

 

其实在过年期间,我也看到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转发类似于“过年过节怎么应对父母逼婚”这类的文章。所以,今天这一期,就很想跟你聊一聊“单身”这个话题。

 

先分享几个数据——

2018年的人口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2.4亿,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人口的总和。

这个数字我们可能觉得很惊人,但还有更惊人的数据——另外有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单身人口占到了成年人口的45%,在日本是32.4%,在韩国是23.9%。

 

不夸张地说,从世界范围来看,单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

 

从我们国家的现有数据来看,一方面,由于性别失调、男性人口过剩,有上千万的男性被动单身,也就是说,可选择的范围太小了,想找但是找不到对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主动单身。其实不用看这些数据,我们也能感觉得到,我们身处的社会已经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波“单身潮”。


image.png


为了跟你聊“单身”这个话题,我今天选择了一本书,叫做《单身女性的时代》,来解读给大家。

这本书作者的观点刚好契合我们刚刚分享的数据,作者认为,“我们正在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属于单身女性的时代。”

 

— 本节内容 —


image.png


这本书被称为是“一部单身的通俗史”,一出版就被纽约时报评为了2016年的优秀图书。中文版刚刚出版,全名叫做《单身女性的时代:我的孤单,我的自我》。

 

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是一位美国记者,同时也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者。她发现,在美国,单身女性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已婚女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信号。

 

所以她采访了将近一百多位单身女性,从中选取了三十位女性的故事。这其中有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有叱咤职场的女强人,也有兼职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虽然她们的身份和种族都不相同,但是她们积极努力地争取各种权利,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特雷斯特为我们描述了这些不同身份的单身女性在这个时代中是如何生存的,她们是如何思考的。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 第一部分,作者特雷斯特从美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下,梳理了“单身女性”这个群体的发展

 

过去的单身女性,生存环境非常地艰难。从称谓上,就能体现出来。

 

在英文里,大龄未婚女性(spinster)这个单词是由纺纱工(spinner)这个词演化来的。到了十六世纪,“大龄未婚女性”的意思是指,很多没有结婚的女性为了不成为家庭的负担,直到很大年龄还会日夜不停地做纺织工补贴家用。还有的地方,会把没结婚的女性称之为“刺鱼”,就是一种浑身长了尖刺的鱼,从称呼上就能听出来,这反正都不是什么好话。

 

就算是能承受得了这种非议,社会上也有很多条条框框会阻碍单身女性的发展和成功。因为未婚女性能从事的职业实在是太少,比如助产士、裁缝、护理、家庭教师,这些职业的薪水都很微薄。

 

到了十九世纪时候,虽然外界社会的束缚依然很多,但是不少有志向的女性还是会选择去谋一份自己的职业。比如,十九世纪一个很著名的女作家,叫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就是《小妇人》这本书的作家。她当过教师、护士、裁缝、作家,还有杂志编辑。她不仅自己实现了经济独立,还能供养一家人。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女作家,完全称不上是“作家”,因为她们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即使作品写得再好,也没办法跟男作家的地位相提并论。

 

直到二十世纪,美国各地的城市街道都安装了路灯,这让女性在夜里出行变得比较安全了,女性才有机会从事更多的职业,也改变了女性的消费习惯和娱乐方式。我对这个细节印象尤其深刻,女性的职业发展居然和路灯这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有关系。

 

总之,美国女性为了摆脱婚姻的束缚而进行的斗争,经历了几个世纪,她们只能得到少数人的认同,但是她们还是孤独地坚持自我,才最终获得了解放,也获得了选举权和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所以在今天,单身女性之所以能够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由无数的单身女性前辈所铸就的”,非常来之不易。

 

| 第二部分,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单身女性在自由之外需要面对的很多问题,比如说,生育的问题,孤独的问题等等

 

现在很多单身女性对生育这件事抱有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害怕生育会影响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另一方面,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又不得不考虑生小孩的问题。

 

但是生育问题对于单身男性而言,却不是什么头疼的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没有小孩的女性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你想要孩子吗?你打算生孩子吗?没有孩子你后悔吗?


2013年,《嘉人》杂志给33岁的女演员佐伊·丹斯切尔做人物专访的时候,记者问她,是否会优先考虑生孩子。这位女演员是这么应对的,她说,“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并不是生气你问这样的问题,但是我曾经说过,你们不会问男人这样的问题”。

 

即使没有孩子,女性也肩负着各种责任,包括对家人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都会认为“女人有了孩子才算完整”,所以到了差不多该生孩子的年纪,大家都会对你的生育状态感兴趣。家庭属性往往会掩盖掉优秀女性身上的其他闪光点。


有一位火箭科学家,叫伊冯·布里尔,这位女性发明了能让卫星保持在正确轨道运转的推力机制,科学成就非常高。2013年,布里尔以88岁高龄去世。当时,《纽约时报》在描述这位女科学家的时候,是这么写的:“她的俄式酸奶炖牛肉堪称一绝,随着丈夫的工作搬迁,有长达八年的时间,她放弃自己的工作专心照顾三个孩子,她的儿子马修说‘她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这段文字在悼文的第一段,接下来才是对她科学成就的介绍,就好像事业只是一种附加值一样。

 

20世纪70年代,有十分之一的美国女性没有在育龄期生小孩。2010年,这个比例达到了五分之一那么多。这些人里,有一半是想要孩子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所以不想将就;另一半则是因为有别的生活模式可供选择而放弃生育,至少她们有其他更想做的事情。

 

十六世纪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终身没有出嫁。英国议会的所有议员都在要求她赶紧找个对象,但这位女王却说:“我恳请诸位不要责怪我没有子嗣,因为你们中的每一位,以及英格兰的每一位子民,都是我的孩子和亲人。”

她可不是随口说大话的,她统治时期的前半段,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黄金时代”。伊丽莎白一世因此也被称为是“英明女王”。

 

著名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她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当时我选择生小孩的话,我的生活和事业不会像现在这样。”

 

奥普拉·温弗瑞认为,并不是每个女性都有做母亲的愿望。比如她有一个好朋友,从小就梦想着生儿育女,但是她自己的梦想却是成为马丁·路·德金。这两种人生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一样而已。

 

其实不仅是名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普通女性也对生小孩这件事抱有更开放的看法。

作者在书里写道,“有人选择不要孩子,有人选择成为单身母亲。重要的是,家庭形式多种多样,没有一种家庭结构一定是幸福的,或一定是痛苦的。”

 

当然,这些女性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要小孩的女性,既不是自己不想生,也不是因为过了生育期不能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些复杂的原因。

 

书里写到一位女性,她38岁了,没结婚也没有对象,心情非常焦虑。她一直想要孩子,想结婚建立家庭,但是她算了一下,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只够勉强维持生计,不够独立抚养一个孩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只能接受自己没有孩子的事实。

 

现在很多单身女性也是一样,她们很清楚自己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失去生育的能力,但是她们也会给自己算笔账,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失去一部分职场上的权利,和自由生活的权利。所以才很艰难地做了不要孩子的决定。

 

还有一些更前卫的单身女性,选择自己一个人要孩子。


书里写到一个大四的学生帕梅拉,她在17岁的时候意外怀孕。于是呢,家人就催着她赶紧结婚,但是帕梅拉觉得,“即使结了婚,我也不会把对方绑住”,“所以结不结婚都一样。”于是就自己把孩子生了下来单独抚养。几年之后,她回过头来想,很庆幸自己没有仓促地结婚。帕梅拉认为,女人在决定是否当单身母亲的时候,要认真地考虑你留下这个孩子的理由,不管当时你有没有伴侣。她说,“你要有维持生活的能力,哪怕那个人跑了,哪怕孩子的父亲不能帮你,你也不怕。”

 

从帕梅拉的话可以看出,在她的时代和年龄,不管是单身还是已婚,女性在要小孩之前,已经学会全方位地考虑,自己有多少底气和能力去面对婚姻的不确定性。这不是悲观,而是对自己负责。

 

不过呢,在很多国家,大多数人们都还倾向于认为,单身母亲不利于孩子成长。2010年,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9%的美国人认为单身母亲现象的增多是“社会的不幸”,61%的人认为孩子的快乐成长父母亲缺一不可。

 

对于这种观点,作者认为,社会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

 

| 第三部分,作者进一步提醒我们:单身意味着“更多的选择”

 

正是因为单身群体在这个社会上要面临这些舆论和压力,所以,作者特雷斯特在书的第三个部分,进一步提醒我们:不要把单身当成是一种标新立异,或是反叛。单身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但是更加意味着你在选择单身的同时,必须有一份能力,能够支撑自己的选择,去应对更大的风险。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作者特雷斯特通过描写不同单身女性的故事和生存现状,给我们分析每一个时代女性选择进入婚姻和退出婚姻的原因,同时也跟我们探讨女性在单身状态下可能会出现的不同问题。从这些单身女性的故事里面,我们能获得很多借鉴价值。

 

这是我选择这本书和你分享的原因。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我经常被女读者问道一些具体的事情:我要不要和眼前这个男人结婚?我要不要35岁前一定把自己嫁掉并且生个孩子?这些具体问题我无法负责任地回答,因为我不了解你生活的细节,给出建议太草率,但是这本书中有很多思路和方法,可以给你借鉴。

 

接下来我们就来复盘一下这本书,重点讲一讲,关于单身这件事,还有哪些是一个女人需要知道的。


image.png


首先,作者给我们剖析了单身的两面性。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孤单和自我就是单身的正反面。从正面来说,单身女性确实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提升自我、发展事业、享受生活。

 

英国有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单身比男性单身更快乐。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独立报》网站,调查显示,61%的单身女性对于单身状态感到快乐,而单身男性中有这种感觉的比例为49%。该公司还在调查中发现,75%的单身女性在过去一年中没有主动寻找恋情,而这一比例在单身男性中为65%。

 

这是因为,对女性而言,身处一段恋爱关系中实际上是十分辛苦的,女性通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劳动——首先,女性要花更多时间和金钱保持自己的外表,同时还需要做更多家务,另外,为了解决矛盾和争吵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成本。

 

所以,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越来越多,从近几年单身人群的购房率和购车率就能看得出来。

根据一项调研数据显示,单身人群中有60.2%的受访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房,61.6%的人已经购置一辆车,超过40%的单身人群希望在26~30岁之间,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和车。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的购房比例还要多出4个百分点。没结婚不要紧,先给自己买套房再说——这样洒脱利落的女生越来越多。

 

所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单身过得好,最好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坚持自我的前提条件。

 

在《单身女性的时代》这本书里,作者给我们讲的是美国社会的婚恋状态,我们把目光放到中国来看,也能印证这个道理。

 

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性20岁,女性15岁。唐太宗还曾经把婚嫁率作为考察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结婚率比往年下降了,官员就要受到惩罚。

但即便政策提倡适婚男女都去结婚,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年间,人口数量也并没有很明显的增长。

 

皇帝一想,这样不行,人口不增长,就等于没有劳动力。于是又把法定婚龄往下调了一点,变成了男的15岁以上、女的13岁以上,就能结婚。

 

愿望是好的,但是结果也不怎么乐观。还是有很多人选择晚婚。比如我们熟知的大诗人杜甫、白居易等等,都是30岁之后结的婚。不仅男性如此,女性也不急着出嫁,我们之前有一期解读武则天,就说到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她结婚的时候已经四十四岁了。

 

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这些不愁嫁的女性基本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就算晚婚晚育,甚至一辈子单身,也不愁吃穿,而且还拥有金钱和地位。贫困人家的女儿,还是会有想嫁但是嫁不出去的困扰,那这些女性呢,就是被动选择晚婚或单身的女性。

 

大户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在挑对象的时候也比较自由,很多富家千金会选择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书生结婚,而这些书生大多是寒门子弟,家庭条件并不那么好。

 

这和我们今天的社会现状也很像,虽然很多单身女性被称为“大龄剩女”,但是她们并不在意,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

她们在经济和人格上都能实现独立,所以婚姻不再成为一种必需品。不仅如此,她们还有底气去选择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而不是把物质条件摆在第一位。

 

所以平心而论,单身确实有它的好处,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去提升自我,实现价值。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能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比较少地受到现实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但是单身的另一面,也同样需要我们承担。

我们在前面也说了,单身女性会面临结婚、生孩子的压力。除了这个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经常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

 

那如果我们处在一段感情关系当中,就能保证不孤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29岁的丽贝卡,每当她谈恋爱的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对方陪着。看上去两个人关系很好很融洽,但是丽贝卡说,自己常常感到孤独,因为她的世界里只有男朋友一个人。这段恋爱关系结束之后,她重新投入了社交,结识了很多新朋友,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工作也有了新进展。

 

所以,单身会导致孤独,但是有伴侣也未必就不孤独,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保持和外部世界的联结。


image.png


在这些联结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女性之间的友情了。很多的影视作品里,比如像《欢乐颂》啊、《欲望都市》啊,我们都能看到,女性之间的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更坚固,她们互相帮助,走出困境。

 

前段时间我还看到一则新闻。说在日本,有七个单身老奶奶,她们的平均年龄在八十岁左右,没结婚,没有孩子。从2008年的时候,她们选择了搬到位于大阪的一栋公寓楼里一起住。这在日本被称为是“友邻式同居养老”。

 

这七位奶奶虽然单身,但她们的老年生活在自己的经营下也很体面、有尊严。她们平时会聚在一起聊天、逛街、互相鼓励开导,而且在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也可以立刻找到人来帮助自己。

 

我们所有的人,面对衰老都是第一次,有朋友陪伴在身边,给我们提供的情绪支撑和影响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

 

比如我自己就有这样一个好朋友微信群,我不太喜欢称女性好朋友叫做“闺蜜”,因为“闺蜜”这个词太甜太浓烈了,给人很难持久的感觉,我更喜欢“好朋友”这个称呼,有亲切也有恰当的距离。我们这个微信群有各种职业的女朋友,一共10个人,年龄差距大约10岁左右,无论关于医学、生活常识、穿衣打扮的求助,还是有关职业、婚姻、恋爱关系的选择,都有人提供合理而靠谱的意见,甚至包括阅读和电视剧,最近看的书和有趣的视频,都有讨论空间,这让我们感到世界非常宽广,不是只有男人和孩子,也不只有婚姻和职场,提供了一份亲情和爱情之外的安慰。

 

所以,关于单身,我们要知道的第二点就是,不要低估并且切断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其实,我觉得不仅是单身女性,所有的女性都应该注意这一点。女性本身更擅长社交,更容易共情,结交几个密友,能让我们在孤独的时候感到安慰。

 

就像作者在书里写的,“随着晚婚的趋势,女性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定要通过和男人携手,或者一定要在传统的家庭结构里,才能成长和塑造自己。

相反,她们还可以和自己的女性朋友们并肩奋斗,实现自我。”


image.png


关于单身,我们要知道的第三点,是不要把单身当成赶时髦或是标新立异,单身只是一种选择,任何选择都是有得有失,千万不要为了显得很特别而单身。

 

虽然作者特雷斯特在书中写,“我们即将迎来单身女性的时代”。但这只是对客观趋势的描述,并不是在倡导大家都去单身,而是说我们应该看到更多的选择。

 

简·奥斯丁一生都在写爱情小说,她在《傲慢与偏见》中,塑造一对经典情侣——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却选择了单身到老。简·奥斯丁的单身不是被动剩下的,而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因为她从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创作的热情比结婚生孩子的热情要多得多。

 

当然,她也追求理想的爱情和婚姻,但是她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从她的几段恋爱经历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1796 年,20 岁的简·奥斯丁认识了邻居的侄子托马斯。他们情投意合,很快相爱了。奥斯丁在给姐姐卡桑德拉写信,说觉得托马斯很快将会向她求婚。结果呢,爱情在金钱面前弯腰了——邻居太太发现自己的侄子托马斯在跟简·奥斯丁谈恋爱,立刻打发托马斯去了伦敦,生怕每年只有20英镑零用钱的简·奥斯丁嫁过来,会拖累自己的侄子。

 

这之后,托马斯迎娶了一位贵族小姐,一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当上了爱尔兰王座法庭首席大法官,嗯,这个名称听上去还是挺牛的。

 

年轻时的奥斯汀,也谈过恋爱,也被求过婚,但她从不纯粹为了结婚而将就自己。她有很多追求者,其中包含海员、庄园主的儿子、有钱的乡绅,等等。他们都可以为奥斯丁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但简奥斯丁始终觉得,物质虽然是保障,但是爱情却是结婚的前提。

 

奥斯丁27岁时,一个超级有钱的乡村财主向奥斯丁求婚,但奥斯丁仍然觉得“精神难以产生共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三观不合。于是她拒绝了最后一位求婚者。

 

简·奥斯丁的单身生活并不凄惨,因为她能靠写作赚稿费,有独立谋生的能力。光是第一本小说《理智与情感》,就给她带来了140磅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11万多英镑。简·奥斯丁的父亲作为教区长,平均年收入为500英镑。她家有客厅,厨房,接待室,书房和图书室,还有7间卧室。在《趣味生活史》这本书里,曾经考证出1851年的500英镑大约是今天的40万英镑,那个年代英国的人均收入,刚过20英磅。

 

无论哪种算法,都可以轻易得出,简·奥斯丁生长在一个年收入至少相当于现在几十万英镑的富裕家庭,这也正是她为什么有权不结婚的原因,甚至在《婚姻史》这本书里还记载,19世纪英国约有25%的贵族女子保持单身。

 

简·奥斯丁在小说《爱玛》中写了一段很现实的话:“只有贫穷才会使独身者受到公众的蔑视,一个独身女人如果收入微薄,一定非常可笑,准会惹人讨厌,正好是少男少女的笑柄;不过一个富有的独身女人,从来都是受人尊敬的,可以像任何人一样有理性,一样愉快。”

 

现实生活中,简·奥斯丁的赚钱能力,确实给她的单身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底气。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在简奥斯丁那个时代的女人,结婚之后的生活并不是像英国电视剧里拍的那么优雅。

 

更多普通家庭中的女性,将要面对一堆孩子和无止境的家务活儿。而且,已婚的妇女没有自由的社交活动,简·奥斯丁又很爱跳舞,经常在舞会上跳个通宵。作为一个妻子,显然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简·奥斯丁想要追求爱情,具备独立的赚钱能力,而且不愿意承受家庭主妇们永无止境的家务劳动——这三个原因促使了简·奥斯丁主动选择了单身。

 

简·奥斯丁曾说过,“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那是因为,单身对于她而言,是经过理性衡量做出的选择。


image.png


从《单身女性的时代》这本书里,我提炼出了三个关于单身需要注意的问题——

1、单身具有两面性,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多自我的发展和自由的空间,就必须要承受一定程度上的辛苦和孤独;

2、不要低估女性之间的友情,结交几个能陪伴终生的好朋友,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情绪支撑和情感慰藉;

3、最后,不要为了赶时髦而选择单身,实际上,不管是结婚还是单身,都应该是经过我们理性的判断和考虑做出的选择。

 

随着社会发展,婚姻承载的许多功能逐渐会被弱化。但这并不是坏事,我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选择,不需要依赖一个特定的模式,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活得不错。

 

今天认真地讨论“单身”这个话题,不是在强调单身的好处,号召大家单身;也不是吓唬单身的女孩们,告诉你们单身要面对多少风险。而是借助别人的故事,把“单身”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剖开给你做一个理性的参考。

 

不管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都有两面性。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合适自己的选择。希望我们能更清醒地看到这一点,然后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我们单身与否,都要学会独处,拥有一份“单身力”。

 

希望你不害怕结婚,也不害怕单身,有底气也有能力面对生活的未知!


image.png

1、《单身女性的时代》作者特雷斯特通过描写不同单身女性的故事和生存现状,跟我们探讨了女性在单身状态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2、在今天,单身女性之所以能够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由无数的单身女性前辈所铸就的”,非常来之不易。

3、从《单身女性的时代》这本书里,我提炼出了三个“关于单身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单身具有两面性、不要低估女性之间的友情、不要为了赶时髦而选择单身。



好了,这期课程就到这里。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和困惑想和我交流,欢迎来我的微博,搜我的名字“李筱懿”,就能找到我啦!或是直接在课程后面给我留言,我会及时关注的。

我们下期见!

直播间

未找到

话题 13451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