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堂课:《断头王后》| 如何避免将一手好牌打烂

2019-07-3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今天这期音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小说《断头王后》。这本书有好几个翻译版本,还有一个版本,叫做《法兰西悲情皇后》。


本节书籍:

《断头王后》茨威格著


学习重点:


1、借助茨威格的这本《断头王后》,我们来看一看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这样一个天之娇女,既有美貌又有权势,却把一手好牌打烂,最终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3、茨威格有一句著名的话来评价她,“那时候她还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茨威格为什么要这样说?


4、这位传奇王后跌宕起伏的一生,对我们普通女性而言,有什么启发?

 

01茨威格生平:不止写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出身于奥地利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年轻的时候,他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来,他在世界各地游学,结识了大量的艺术家们,并且深受他们的影响。


1933年,希特勒上台,犹太人遭到纳粹的驱逐。在这种大环境下,茨威格只能一直在世界各地逃亡。而且那个时候,他的作品被打成了禁书。这对一个作家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1942年,在长期的孤独和理想破灭了之后,茨威格选择跟自己的妻子一起,在巴西双双自杀了——实在是一个非常令人叹惋的结局。


但好在啊,他生前大量的文学著作都留存了下来。茨威格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长盛不衰的畅销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小说以一个成长中的女性视角,描写了一个女人的单相思。后来,徐静蕾把它改编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幕。所以一提起茨威格,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书。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茨威格还是“世界三大传记作家”之一。

 

茨威格毕生的作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物传记。他写过很多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比如: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更斯、司汤达、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等。


在这些人物传记里,其中只有两位是女性。这两位女性的身份还都是王后,而且特别巧的是,她们都叫玛丽。这两位玛丽的命运也很相似,都是被砍掉了脑袋的皇后,结局都不怎么好。

 

其中一位,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被后世人称为“苏格兰玫瑰”,是十六世纪(1542-1587)的人物。


Mary Stuart玛丽一世.jpg


玛丽•斯图亚特Mary Stuart


这位玛丽女王啊,只活了四十五岁,就被她的表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砍了头。

 

另一位呢,是波旁王朝的最后一位法兰西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玛丽•安托瓦内特.jpg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她是十八世纪(1755-1793)的人物。这位玛丽王后,就更短命了,只活了三十八岁,就被革命法庭送上了断头台。

 

今天解读的这本《断头王后》,写的就是十八世纪的玛丽王后——安托瓦内特。这本书是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欧洲。

 

你或许没读过这本书,但是你一定听说过那句著名的话,“那时她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广为流传的话,就出自于这本《断头王后》,是茨威格评价玛丽·安托瓦内特的话。

 

在写安托瓦内特的时候,茨威格大量运用了精神分析的手法。


在这里我要补充一点。茨威格之所以很受女性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实在太懂得女人的心理了。


因为他早年啊,受到了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所以,在作品中经常会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罗曼罗兰就曾经评价,说茨威格是一个“灵魂的猎者”。

 

02 一部王后消亡史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出生,是奥地利帝国的公主。


大家可能对时间没什么概念啊。给你转换一下,1755年啊,我们中国正处于清朝的乾隆二十年。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呢,我特地查一下,差不多啊就是《还珠格格》里那些故事发生的年代。


安托瓦内特公主小时候,特别漂亮,属于天生丽质的类型。



关于安托瓦内特的美貌,有个著名的小段子。大家熟知的奥地利音乐天才莫扎特,当年去宫廷里面演奏音乐。演奏完了之后,女王就问他了,“你演奏的这么好,想要什么赏赐啊?”莫扎特那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就指着一旁站着的小公主,说,“我想跟她结婚。”把周围的大人们都逗乐了。这个小公主,就是安托瓦内特。

 

当时,法国和奥地利为了两国的邦交,采取了联姻的手段,于是,15岁的安托瓦内特成了母亲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远嫁法国,跟当时还是王储的路易十六结为夫妇。


在那个年代,宫廷里的婚姻,结婚的双方还有他们的家属,必须在一张羊皮纸上签名。轮到安托瓦内特签名的时候,茨威格写到:“可以看到,当年15岁的新娘十分吃力地写下来的歪歪斜斜的签名。在她签名的旁边还留下了一大块墨水。”


你看,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不是特别熟练,15岁的安托瓦内特就这样当了太子妃。路易十六当时16岁。两个人加起来,才刚过三十岁。

 

四年以后,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接替王位。19岁的安托瓦内特,当上了法国王后。


可能是由于路易十六太过年轻,在婚后的七年内,他们俩都没洞房。直到第八个年头,他们俩才有了第一个孩子。


当时欧洲宫廷也是母凭子贵,你一个王后,老是生不出王位继承人,那还了得?一方面,宫廷里议论纷纷;另一方面,民间的各种谣言就出来了。不仅如此,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奥地利的王后,也是不停地写信来催促他们生孩子,毕竟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所以,这七年啊,对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在精神上的折磨和改变是巨大的——


路易十六本来性格就软弱,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不能履行丈夫的责任。他觉得自己亏欠了妻子,所以对安托瓦内特越发地言听计从,越来越没主见,每天只是沉迷于打猎。

 

安托瓦内特呢,为了排解苦闷,终日沉迷于吃喝玩乐和买买买,并且耗费巨资修建行宫,被老百姓讽刺为“赤字皇后”。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把他们的行为到历史中去看。历史上穷奢极欲的王后很多,但是当时的法国是什么情况啊?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啊!安托瓦内特的轻率、奢侈,和政治上的幼稚,让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陷入了万人指摘的境地。

 

安托瓦内特和路易十六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生逢乱世,却又不懂政治。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致命了。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安托瓦内特这时候才明白局势的紧迫,于是开始参政,但管理国家哪能是一时半会就学会的呢?那个时候已经太晚了。


这对夫妻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的时候,一个39岁,一个38岁。路易十六也最终成为了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死的国王。


安托瓦内特和路易十六结婚二十三年,总共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其中一个刚出生就夭折了,还有一个才几岁就患病也夭折了。剩下的一儿一女,在安托瓦内特和路易十六被处死之后,被新统治者,也就是路易十八囚禁了起来。结局非常地悲惨。

 

作为凡尔赛宫的最后一位女主人,茨威格对安托瓦内特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予了深深的同情,整本书都把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来描写。


这位法兰西王后,拥有着美貌和权势,可以说是手握好牌,但是最后却把一手好牌打烂,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不能脱离时代来单看。


接下来,我们把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放进当时的时代里,重新复盘一下,来看看,造成她这种「高开低走」的人生,究竟是什么原因。

 

03 法兰西王后“一手好牌打烂”的原因


 ① 历史原因——财政危机一直都有


很多人都认为,安托瓦内特直接导致了法国的经济危机,进而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安托瓦内特,就不会爆发法国大革命。


对于这样的观点呢,我不评论对错,但是想给大家提供一点其他的参考。


法国的财政危机啊,从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执政期间就开始了。在那个时代,宫廷里讲究的就是一个排场!


“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政期间,斥巨资建造了凡尔赛宫,这座宫殿和北京故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一起,并称为“世界五大宫殿”,非常华丽壮观。根据茨威格的描述,光是里面住的仆人,就有三四千个。修建凡尔赛宫,几乎耗尽了法国的国库。

 

随后,路易十五继承了王位,这位老国王没有解决经济难题,而是继续铺张浪费。


拿安托瓦内特和路易十六的婚礼来说,光是准备工作,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法国和奥地利两个国家完全是比着来,就看谁比谁更大肆铺张。为了举办婚礼,他们在法国和奥地利的交界处专门建了一座宫殿。茨威格在列举王子的聘礼和公主的嫁妆的段落,占了半张书页。可以说是极尽奢华了。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当时是战争年代啊,两国财政都是吃紧的状态,按理说是非常需要节俭的。但两个国家谁都不甘落后。

 

也就是说,在安托瓦内特成为王后的时候,国库已经是空虚状态了。


尽管如此,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在继承王位之后,还是把法国军队调派到美洲殖民地,帮助美国打独立战争。当时法国已经国力亏空、自身难保了,这个决策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啊,我们可以看出,安托瓦内特虽然是生活奢侈浪费,但不属于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诱因;另一方面,所有的历史原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后果,都需要她来承担,都对她的命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② 老公路易十六的不作为


除了历史原因,安托瓦内特身处的客观环境也十分堪忧。


嫁到法国后,老公路易十六是一个软弱、没有主见的男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猎和制锁。所以,经常有百姓调侃他无能,就说他是一个锁匠。


茨威格在书里是这么评价他的——“路易十六天性上真正的不幸在于:迟钝。”“总之,做什么都可以,就是当不了国王。”

 

路易十六喜欢记日记,从他的日记里,就能看出茨威格并没有言过其实。


比如,他和安托瓦内特结婚那天,按理说是激动人心的一天,这位丈夫只在日记本里写了一句话,“与新娘会面”。你看,多么冷漠啊。


还有,巴士底狱被攻占的那一天,代表王室的权力被彻底摧毁。而这位国王却只在日记里写了俩字儿,“无事”。意思就是说,今天没出去打猎,没有猎获一头公鹿,因此没有重要的事。


后来,巴黎出现**,就在起义的人们将要攻陷凡尔赛宫的前一天,都火烧眉毛了,路易十六居然还在打猎!?晚上照常记日记,而且还颇为生气地写到,“被一些事情打断了。”


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嫁给这样的丈夫,安托瓦内特的那些嚣张行为和胡乱干政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于她老公路易十六的放任和纵容。

 

说完了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可能你会认为,哎呀,安托瓦内特简直太可怜太无辜了!不幸出生在动乱的年代,成为了政治牺牲品,而且还摊上了不作为的老公路易十六。


这些仅仅是她人生的一个切面,决定她人生最终走向毁灭的,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

 

04 好牌打烂的主观原因(重点)


① 首先,看不清大局,让安托瓦内特在宫廷里到处树敌,处境十分艰难。


安托瓦内特刚嫁到法国的时候,还是个太子妃。在法国的宫廷里,人们要求一个君王的妻子要十分严谨,要懂得克制自己。宫廷里专门安排了一个女侍者来教她一系列的繁文缛节。除此之外,路易十五的三个女儿,也就是路易十六的三个姑姑承担了对安托瓦内特的日常教导。


这三个姑姑可不是省油的灯啊!茨威格形容:“这三个都是生性固执、刁钻古怪的老小姐。她们向安托瓦内特传授对付宫廷琐事纠纷的一整套策略,教她如何诽谤污蔑,施展阴谋。”

 

为什么三个姑姑要这样煞费苦心地去教一个小女孩施展阴谋呢?她们当然有自己的算盘。


在路易十五的宫廷里,人人为了自保,都要学会站队。当时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派就是路易十五的三个女儿为代表的,另一派则是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夫人为代表的。杜巴里夫人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在路易十五那儿却十分受宠,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红人。


这三个姑姑当然是不服气的,但又拿杜巴里夫人没办法。


直到安托瓦内特这个外国的小公主来到了凡尔赛,这对于三个姑姑而言,真是天赐良机啊。她虽然才十五岁,但按照她应有的地位,是未来的王后。因此,让她去对付杜巴里夫人,是再好不过的了。

 

茨威格写到:“一开始,她们就想利用这个草率而轻信的姑娘,让她走在前面,她们躲在暗中,让她帮她们铲除杜巴里夫人。”


于是,受到丈夫的三个姑姑的指使,安托瓦内特跟路易十五的情人杜巴里夫人就这么杠上了。不仅不跟杜巴里夫人说话,而且在公开场合,也无视对方的存在。


这件事情后来闹得很大,安托瓦内特的妈妈写了很多封信来,劝女儿赶紧认清实务,对杜巴里夫人尊重一点。不仅如此,老国王路易十五也很为难,一边是自己的情妇,一边是自己的孙媳妇儿,得罪谁都不好。


双方拉锯了很久,最终还是以安托瓦内特让步作为收场。

 

这一出闹剧,让安托瓦内特充当了个炮灰的角色。


不管结果是输是赢,对她都没任何好处,而且还会让她周围的人陷入困境。但她看不清大局,轻信身边人的指使,一意孤行,做出了很多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② 第二点,安托瓦内特是个只凭个人喜好去生活的姑娘。这一点也非常致命,让她交了不少损友和坑友。


安托瓦内特非常喜欢参加舞会,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大坑友——波莉涅克夫人。


安托瓦内特把她当成好闺蜜,不仅给这位夫人加封爵位,还给她家里还债,甚至给她全家都安排了好工作。每年国库都要给这家人发放巨额补贴,可以说是一掷千金。就连老国王的最受宠的情妇,都没这待遇啊!

 

安托瓦内特的其他朋友,基本上也都是酒肉朋友。这帮朋友只能一起享乐,却不能帮她分担一点点困难。到了后期,当安托瓦内特陷入危机,甚至逃难的时候,这帮曾经的朋友全部都离她而去了。

 

交友不慎,是安托瓦内特很大的一个缺点。这个缺点如果放在普通人家的姑娘身上,或许不算什么大毛病。但是!安托瓦内特你毕竟是王后啊,想要拉拢巴结你的人到处都是,交朋友应该一万个小心谨慎啊。


你掏心掏肺地把人家当闺蜜,人家可能只想拿你当印钞机而已啊。

 

果不其然,由于王后的偏爱和轻信,波莉涅克夫人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她想利用王后的恩宠,捞更多的钱,获取更多的利益。甚至还怂恿王后,去干预国家大事。


那么,王后究竟能不能干预国家大事呢?茨威格在书里给出了这样的见解:“安托瓦内特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像她母亲那样,积极果敢地担当起国事;一种是对此完全不闻不问。”

 

意思就是说,如果安托瓦内特想要把国事承担起来,那她要做的就是:每天必须花大量时间看文件,听取大臣们的报告,还要做出有利于国家的政策。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王后她根本不喜欢阅读啊,也懒得思考啊,她只喜欢享乐。所以第一种选择对她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二种选择就像茨威格说的那样,对国事“不闻不问”,这样就没有过错,不用负责任,至少还能自保。

但安托瓦内特错就错在:既不懂国家大事,还要强制干预。

 

她在她的好闺蜜波莉涅克等一帮人的怂恿下,只要任命新的国务大臣,她就不断地干预。她根本不熟悉情况,却到处发表意见,随意插手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


茨威格写到:“她无意中愚蠢地为了20个男女贵族组成的高傲的小集团,而牺牲了2000万人的爱和幸福。”由于她只顾着自己的喜好,交了一帮坑友,这帮酒肉朋友在危机关头,把她彻底地推到了法国人民的对立面。

 

③ 第三个主观原因,是安托瓦内特的挥霍无度。这让她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安托瓦内特除了喜欢聚会跳舞之外,时间花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研究、购买潮流服饰和珠宝首饰了。


今年十一月的苏富比的珠宝拍卖会上,展出了十件来自安托瓦内特的珍贵首饰。最亮眼的是一枚珍珠钻石吊坠,它拍出了3642.7万瑞士法郎。


什么概念?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2.49亿。打破了同类珠宝拍卖的世界纪录。其他的首饰也都拍出了高价。而这些,仅仅是安托瓦内特珠宝盒里的冰山一角。

 

安托瓦内特是法国历史上收藏珠宝排名第二的王后,排名第一的是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王后。


美国著名导演索菲亚•科波拉,拍过一部电影,叫做《绝代艳后》,就是改编自茨威格的这本《断头王后》,可能很多小伙伴也看过。这部电影凭借华丽的宫廷服饰,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绝代艳后.jpg


《绝代艳后》剧照

 

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安托瓦内特的礼服、扇子、鞋子,她的蛋糕、香槟、巧克力,还有她夸张繁复的发型,都体现出了十八世纪宫廷的奢华。

 

其实,不止是安托瓦内特,一直以来,法国王室的生活就是以奢华精致著称。大家可以上**搜一下安托瓦内特在凡尔赛宫里的卧室,你就可以看到,这繁复的美背后,是怎样的细致和讲究。



屏幕快照 2018-12-26 下午6.36.33.png

玛丽·安托瓦内特将自己的头发受托给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理发师莱昂纳德,莱昂纳德发明了一种'phigénie的发型”, 饰有黑色哀悼丝带和戴安娜的月球弧

 

通常情况下,安托瓦内特的衣柜,每年要固定添置300多套新衣服,这还不算她自己给自己添置的潮流服装。有些是为重要场合准备的,例如登基、庆典;有些是为各种聚会准备的,例如她的各种“闺房”式的舞会。就算是日常穿搭,也都有各种讲究。

 

所以啊,安托瓦内特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当时盛行的“洛可可式文化”的影响。


当然,这绝不是在给她的挥霍无度找理由。安托瓦内特的一生,可以说是“欲戴王冠,却又不想承其重”的一生。她一边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一边逃避责任和义务。


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海王》,大家都看了吧?为什么那把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三叉戟,只有海王能玩儿得转呢?就是因为,整个海洋里,只有他能承担得起这把兵器背后的责任和重量啊。

 

茨威格写到:“生活中种种不应得的馈赠使她的内心变的贪婪。命运过早地宠坏了她,她那高贵的血统,至高无上的职位都是命运给的,自己无须做出任何努力。因此她认为自己不用努力,只要随意地生活,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


进而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慨——“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我们轻易得到一些馈赠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馈赠的背后,是否需要我们付出代价。


其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需要努力才能得来的,就算公主和王后也不例外,奢华人生的背后,必然有它的重量。命运从不会白白给人发礼物。

 

| 小结


所以,当我们把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放进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复盘来看,会发现,导致安托瓦内特悲剧人生的原因,有很多重因素——


我之所以详细地说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环境,并不是在帮她洗白,而是给大家提供多方位的视角,去接近这位传奇的断头王后。这也并不能说明,安托瓦内特就是无辜的。


因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如果看不清客观环境和大的趋势,又如何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这其实也是我想给大家解读这本书的原因。

 

从安托瓦内特的人生中,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至少能获得两个启发。

 

05 断头王后给女性的启发


① 要持续不断地自我成长


首先,一定要坚持自我成长和迭代。因为你身处的环境在变,你原地不动,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安托瓦内特从小就不爱读书。在这本书的一开头,茨威格就已经对年轻的安托瓦内特做出了评价。茨威格是这样写的:“在她十三岁的时候,她性格上的缺陷已经显露出来了:她什么都能做,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认真地去做。”


15岁嫁到了法兰西之后,也从不学习怎么去当好一个王后,怎么去管理王室,而是每天吃喝玩乐。安托瓦内特的亲哥哥从奥地利专程来法国,规劝自己的亲妹妹,请求她,对她说,“你现在是法兰西王后,你能不能每天读一小时书,这并不难。”安托瓦内特怎么说的呢?她对哥哥说:“我不喜欢读书,我只喜欢享受生活。”


荒废学习,荒废成长,导致的结果就是:她对人性缺乏的基本判断,也看不清大局,理不清国家大事,更搞不懂民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你看,这都是我们刚刚所说的,造成她悲剧人生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就是源于她过早地放弃了自我成长。她在身份上,虽然是万人之上的王后,但在心智上,还停留在少女阶段。

 

所以啊,悲剧的人生从来不是因为某个突发事件造成的,而是一环扣一环的。


自我迭代就是让我们在环环相扣的人生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降低损失,做出对未来最好的选择。

 

② 凡事要从大局考虑,分清轻重缓急


从安托瓦内特的人生中,我们获得的第二个启发是:凡事一定要从大局考虑,分清轻重缓急。


在安托瓦内特当王后的将近二十年里,有一起著名的“项链事件”。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王后喜欢奢侈品,所以就有个女骗子,联合珠宝商,想要用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来敲诈当时宫廷里的红衣主教。红衣主教呢,就上当了,以为真的是王后的旨意,让自己去买这条项链。于是就打了一部分款,还打了欠条。

 

“项链事件”其实跟国王和王后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们被骗子和野心家们拖进了一场阴谋。


最后这件事被捅出来之后,安托瓦内特陷入了舆论的辱骂谴责,引起了一场轰动的审判。


但就在这个审判期间,安托瓦内特居然一点都不在意,她还在排练歌剧,一心只想着出风头,根本不想过多思考这些问题。

 

所以,她真的是徒有王后的桂冠,还保持着少女的心智啊。


按理说,这是最需要危机公关的时候,王室的名誉已经快要不保了!拎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是贯穿她一生的毛病。

 

包括后来凡尔赛宫被革命者攻陷,王室在逃难的期间,安托瓦内特也依然保持着王后的派头,马车和随从一样不少。也正是由于这种派头,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最后导致逃难失败。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里,也有很多事情都是同步发生的,我们手忙脚乱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一定有一件事情是相对来说最紧急最重要的。分清轻重缓急,人生才能不慌不乱啊。


06 本节回顾


1、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15岁远嫁法国,跟路易十六结为夫妇。在成为王后的二十年里,她终日沉迷于享乐,被民间称为“赤字皇后”。最终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推上了断头台。


2、安托瓦内特之所以结局悲惨,历史原因在于,法国的财政危机一直都有。客观原因在于,她的老公路易十六在政治上不作为,在生活上又极度纵容她的行为。主观原因主要是:看不清大局,在宫廷里到处树敌;交友不慎,交到了不少坑她的朋友;再加上挥霍无度,让她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3、安托瓦内特的人生给我们普通女性的启发就是:要持续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迭代;凡事要抓主要矛盾,拎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这本《断头王后》总共三十万字,茨威格在里面写到了许多宫廷生活的细节,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亲自读一读,相信你会获得更多的启发。


我们下期见!

直播间

未找到

话题 13451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