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自己处理与小朋友的矛盾

2019-06-06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杨拮老师
主讲人:杨拮老师

如何帮助孩子自己处理矛盾

三生命宝宝贝 杨拮老师 主讲

时间:2019-06-06  http://www.baobaobei.cn

宝宝贝微信会员群  微信号:15631131968


 当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时,他们出于本能会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自己处理这些矛盾,这样做比直接介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


特别是一些上幼儿园的孩子,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今天宝宝贝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处理办法。


方法1: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第一步:实例引导法:

  

事例一、3岁的辰辰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几辆玩具汽车,在旁看了半天的邻居小朋友军军忍不住拿起其中一辆也玩了起来。辰辰马上就抢回来:“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军军也不示弱,坚持不给……


 如果父母这时采用没收玩具的方法,也许能很快制止孩子们的争吵,但或许孩子以后还会因为其他原因,或者其它事情再次争吵起来。所以,关键是要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第二步: 故事引导法:

    把刚才发生的事例中的小朋友名字,替换成小动物名字,给孩子们一个故事,用故事引导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件事应当如何做。


故事中,引导孩子们坐在一起,让他们各自说说为何要争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孩子能够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


父母可以用一些有帮助性的问题来引导孩子解决当下的问题,例如,“辰辰,你能不能和军军一起想一个不要吵架也能玩得开心的办法呢?”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互相商量,取得一致的想法。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懂得,以后再碰到类似事件该如何解决。

   

    第三步: 实际演练法

    故事讲完了,引导小朋友学着故事中小动物处理事情的方法,自己做一遍。家长给孩子们一点鼓励。


    如果没有这一步的实际演练,孩子以后再处理事情时,还是不会。听了故事,学了方法,再实际演练,就真正的会了,以后就能真的用上了。


  方法2:启发孩子想办法解决


  第一步:实例引导法

  事例二、3岁的天天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一起踢球,妈妈在一旁和邻居聊天。突然,天天叫喊着跑到妈妈面前:“青青刚刚踢了我一脚!”这时,青青也跑上前来:“是他先骂我的!”

  如果妈妈为了平息孩子们的争执,对天天承诺:如果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好好玩,我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玩具。如果家长这样做,永远达不到帮助孩子成长的效果,甚至会让孩子产生错觉:就算是表现不好,也能得到好处。
   

      第二步:故事引导法:

   把刚才发生的事例中的小朋友名字,替换成小动物名字,给孩子们一个故事,用故事引导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件事应当如何做。故事中,家长首先要让小动物们说清发生争执的原委。


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妈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认识他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尤其是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


可以告诉孩子,骂人和踢人都是不友好的表现,不能因为别人先做错了,自己就可以做不好的事情。然后在孩子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让他们学会向对方认错、道歉。


   第三步:实际演练法:

 故事讲完了,引导孩子们按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正确做法,自己做一遍,家长给点鼓励。


 如果没有这一步的实际演练,孩子以后再处理事情时,还是不会。


听了故事,学了方法,再实际演练,就真正的会了,以后就能真的用上了。

 

  方法3:让孩子自己面对矛盾

  

 第一步: 实例引导法

  事例三:游戏场里,3岁的冬冬见茵茵小姐姐在秋千上玩得乐不思蜀,他也想玩,但茵茵就是不肯下来。没办法,冬冬只得到妈妈那儿求助,希望妈妈叫茵茵下来,让自己也能玩一会儿。

  如果此时冬冬妈妈上前叫茵茵下来,让给冬冬玩,容易引起孩子之间的嫉妒和不平衡。也容易纵容孩子一遇到困难或麻烦,就本能地找父母或老师解决的习惯。

   

 第二步:故事引导法:

  把刚才发生的事例中的小朋友名字,替换成小动物名字,给孩子们一个故事,用故事引导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这件事应当如何做。

 

 孩子之所以喜欢找成人解决问题,主要是他们害怕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其实,孩子在很多时候要比成人想象中更懂道理,只要父母告诉他们:“玩具要和大家分享。”


或者让受委屈的孩子直接对小朋友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建议,这样会让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气自己去处理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了。

 

    第三步:实际演练法:

 故事讲完了,引导孩子们按故事中小动物们的正确做法,自己做一遍,家长给点鼓励。

如果没有这一步的实际演练,孩子以后再处理事情时,还是不会。

听了故事,学了方法,再实际演练,就真正的会了,以后就能真的用上了。

 


  处理矛盾五步流程:停止——发言——协商——表决——裁判。

一、 停止,当孩子发生矛盾时情绪激动,有时还可能会撕打在一起。因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停止撕打、哭闹、叫喊,让宝宝安静下来。


二、 发言,是当孩子停止争执后,就可以让他们轮着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心里是如何想的。这个过程能让宝宝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反思,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三、 协商,在大家都发过言之后,就可以让宝宝们自己协商如何处理这件事,收回刚才的话,握手言和,向对方道歉等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引导孩子们不同的解决方法。


四、 表决,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就照着这个办法去执行,如果有不同意,就再协商。

五、 裁判,在孩子们不能达到一致意见时,就要由成人来帮助解决,由于有前面的过程了,成人也能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事件的过程了,往往做出的裁判孩子们也都能接受。


关键的所在,是引导孩子们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为将来成人不在场时,孩子能成功处理矛盾打下基础。一定不要一上来就帮助解决,那孩子们就会遇事害怕,不敢面对,很多问题就出来了。


但是,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一般需要成人介入。让孩子自己学会去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如果遇到下面这些状况,父母就需要更多介入了:


  1、霸道

  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很霸道、凡事自己占先的态度时,就要教给他一些基本的规则了:每个人都有权利轮到他玩儿自己想玩儿的玩具,谁也不能独霸所有的好东西,要分享。


  2、任人摆布

  如果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见,很容易为其他人指使或摆布(尽管其他的小朋友并不见得有恶意,只是他们比较强势而已)。你需要告诉孩子,有时候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的朋友们并不应该总是让他按照他们的方式去行事。


  3、讲求利益交换

  如果孩子喜欢用贿赂或者交换利益的方式来取得他想要的东西的话(例如“你给我玩儿这个球,我就给你一块糖!),要纠正孩子。友谊是一种健康的“给予——获得”的状态,而并非是简单的利益交换,以后别人可能更不给你玩玩具了,因为他们想得到更多的糖,当你没有糖时,就麻烦大了。

  4、懦弱。被取笑、被捉弄,恐怕是孩子最难以处理和应对的情形了。平时可以通过故事书或者电视电影,帮助孩子认识这种状况,并帮助他预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例如让他想想“如果你被人取笑或者捉弄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或者怎么回应呢?


  5、害怕心理出现。这在上幼儿园的宝宝中比较普遍存在,将直接导致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或者小朋友之间的一点矛盾。这时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原因,解除孩子的心理上的顾虑,还孩子一个阳光心态。


  对于已经上幼儿园的家长:可以让老师对着宝宝说几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宝宝说一说当天发生的事。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一定不要去找老师的上级反映,一定不要与老师对顶,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宝宝。


要了解详细情况,然后多说老师几句好话,从中了解更多的细节,提出自己的建议,一般老师还是会接受的。要知道你给老师一个帮助远比你给老师找麻烦获得的更多。


好,今天的情商辅导课,分享了一些实际的小方法,不知道大家学会了吗?自己有什么处理不了的事情,可以在线提出来噢!学会方法,进行演练,这是必须的,如果你不实际演练,下次遇到问题,你可能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如果总是习惯使然,往往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直播间

记忆流

话题 920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