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当的为孩子安排电视节目?

2019-05-2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主讲人:爱瑞家首席健康管理师——王琛
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师从著名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多年从事婴幼儿早期智能开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精通婴幼儿的早期智能开发,擅长各年龄段婴幼儿喂养指导。
主讲人:爱瑞家首席健康管理师——王琛
主讲人介绍: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师从著名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多年从事婴幼儿早期智能开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精通婴幼儿的早期智能开发,擅长各年龄段婴幼儿喂养指导。



电视也许是许多家庭

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家长如何恰当地

为孩子安排节目呢?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修行。的确,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通过学习和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育观,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技巧。家长如何与孩子对话,怎么管教孩子才能得到他们的配合?其中有理念,也有技巧。

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看看您是否很熟悉这样的场景:


四岁半的宝宝晚饭后已经吃了三个冰激凌,又吵着要再吃一个,因为她知道冰箱里还有好吃的冰激凌。妈妈急了,大声说:“你已经吃了三个了,绝对不能再吃第四个!再吃就该肚子疼了!”“我就是想吃!”宝宝不肯罢休,“就再吃最后一个,我保证,最后一个!”“刚才就说是最后一个了,绝对不行!”宝宝看着妈妈坚定并有些生气的脸,大哭起来:“妈妈,我不爱你了!你如果不和我道歉,我就不爱你了!也不理你了!”妈妈也急了,说:“你要是还想继续吃冰激凌,妈妈以后就再也不给你买冰激凌了!”妈妈大声呵斥,宝宝也不示弱,大哭不止。爸爸看着两个人较劲,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妈妈把手机一摔,说:“随便你吧!我不管了!”宝宝的持续哭闹终于有了结果,她得到了“最后”一个冰激凌。

这是一位妈妈给我讲的发生在她家的事情。她讲完之后,我就给她讲了一个恩恩宝宝的故事:


恩恩比较性急,四岁前,如果他想做什么事情,有时还没等你的“不”说出口,他就已经大哭起来。虽然哭完了他就没事了,可孩子哭的时候,做妈妈的心里总是不太舒服的,所以,我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家里的规定是,看动画片一天最长30分钟,一般情况下是20分钟。请注意,这个约定是在我们的家庭会议中形成的,孩子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约定。我们达成共识,并通过解释让他明白,约定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保护。也许您的家里没有家庭会议,但和孩子的每个约定都应该在一个心平气和的环境下做出,而且约定时需要有不执行的相应后果。

一天,恩恩想看动画片,妈妈将定时器定好30分钟,他就开始高高兴兴地看。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定时器响了起来……妈妈扭头看了一眼恩恩,他的表情告诉妈妈,不等妈妈把“时间到了”说出口,他就一定会大哭的。妈妈马上走向他,做了一个“停”的手势,说道:“你还想看,是不是?”他忍着眼泪,点了点头。妈妈知道如果说“时间到了”,他马上还会大哭,就又柔声地问了一遍:“你还想看,对不对?”这次,看得出来,他将眼泪收起来一点儿,脸色平静了些,点了点头。妈妈知道还是不能说“时间到了”。于是妈妈笑了,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好看的动画片,妈妈也想看。”他看着妈妈,表情有些诧异,妈妈稍作停顿,然后说:“那你说,怎么办?要继续看吗?”这时,恩恩看着妈妈,认真地说:“妈妈,我知道,看多了电视对眼睛不好,您也知道,对吗?我已经看了很长时间了,不能再看了。”“说得对!” 妈妈真诚地表扬他,“那你去把电视关掉,好吗?”“好的!”他自豪地把电视关掉,去玩其他的游戏了。

妈妈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首先,当定时器响的时候,恩恩很清楚时间到了,不能再看了,根本不需要妈妈提醒。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还想接着看,这时他的情绪就是无助、无奈,甚至是沮丧;其次他也知道看多了对眼睛不好,他不需要我在这时跟他讲道理,因为家庭会议时已经分析过了,他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被理解,当妈妈问“你还想看,是不是?”时,他的回答是“对”。当有人理解和认同我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趋向平稳,对于恩恩,也是如此。

当我们发现第一次问恩恩之后,他的情绪没有平稳到不哭的程度,于是就再一次对他说:“你还想看,对不对?”再一次表示理解,这样的理解让他的情绪进一步平复下来——妈妈知道我想继续看。实际上,这个时候,如果我柔声地说“可惜,时间到了”,他也不会大哭反抗,但是我给了他一个自己做决定,并且给了他可以表现自己懂事、懂道理的机会,所以,我才问他:“那你说,怎么办?”

每次我跟家长分享这个故事时,不止一个家长问我:如果他想接着看怎么办?我的回答是:请相信你的孩子,也请相信你自己。孩子们的自我价值感很强,他们很单纯,希望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他们通常都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不会继续哭闹着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应该相信他们。


总结起来,不仅仅是电视这个话题,当我们帮助孩子听话和纠正孩子不合宜行为的三个步骤就是:

第一,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二,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感受到你的爱。

第三,帮助并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

实际上,第一步必不可少,而且一定要先做,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将“爸爸妈妈管你是爱你”“你得听我们的,这样就没错……”等挂在嘴边,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我们要理解孩子,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理解要能够让孩子有力量战胜负面情绪,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最重要的是,认同孩子的感受,不要陷入权力之争。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急于给出指令或者答案,没有给孩子思考和主动选择听话的机会,让简单的事情变成了权力之争。我们一定要避免陷入权力之争,这样的战争将没有赢家。


电话:027-87776720 / 15327289003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光谷创业街3栋101号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