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非暴力沟通》

2019-03-27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非暴力沟通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事情:妻子上班忙碌了一天,回家已经很累了,还要照顾孩子吃饭、洗澡、睡觉,跟丈夫抱怨说,哎天天上班压力那么大,强度那么高,下班回来又忙碌照看孩子,真是累死啦!

 

丈夫可能会回应:“那你就辞职在家吧,别上班了!”

 

妻子一听,气不打一出来,“不上班?不上班哪有钱,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啊!”

 

你看,丈夫本来是好心想关心妻子,但说出的话非但没让妻子领情,反而更激怒了妻子的情绪,俩人不欢而散,这就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

 

插图01.jpg

再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妈妈可能拍拍头,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不要紧,你平时再努力些,做题更认真些,下次肯定能比这次考得好!”

 

看似妈妈安慰孩子,但是流露的语言却是对孩子的要求和压力,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孩子,所以让孩子觉得还是有冷冰冰的距离感,不愿意亲近妈妈或真正的吐露心声。

 

不仅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可能还有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的客户,你的朋友……我们存在于各种关系之中,都无时无刻不需要沟通和交流。

 

无效的沟通或者失败的沟通,不仅会让我们感到莫名的沮丧、委屈,长时间恶性循环还可能导致我们的社交恐惧或深度焦虑。

 

说到这啊,你也别着急,其实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沟通方式不对。你只需要get到正确的沟通要点,就能化解人际交往间的冲突,拥有健康积极的和谐关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流动的爱和力量!

 

如何用不带伤害的方式来化解关系中的冲突?如何做到真诚有效的沟通,让你和伴侣可以举案齐眉,和孩子可以母慈子孝,和自己可以握手言和?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都会帮你找到答案!

 

非暴力沟通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非暴力沟通》一书在2014年被香港大学列为50本必读书目之一。微软的纳德拉也让其高管团队都阅读此书。

 

“非暴力沟通”是由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也是本书的作者。卢森堡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最初在1960年,美国政府当时为了解决种族歧视法在实施的时候各种矛盾分歧,设立的一个调解冲突的项目。也因为这个契机,卢森堡博士开发并普及非暴力沟通,在1984年成立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很多有国际争端的冲突用非暴力沟通来进行调解,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同时卢森堡博士在世界各地开展非暴力沟通的训练,让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变得开心真诚,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第一, 观察。不主张绝对化的评论,要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结果。

第二, 感受。真实地表达感受,让沟通更顺畅。

第三, 需要。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和他人未被满足的需要。

第四, 请求。在表达自己请求时要具体说明,避免使用抽象语言。

 4.《非暴力沟通》.png

第一部分:观察。不主张绝对化的评论,要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结果。

观察,也就是留意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非暴力沟通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

就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们需要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语言习惯,丢掉自身带来的道德评判,把最朴实的观察结果呈现在对方面前。

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自己是否喜欢,只是客观地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即可。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你看到孩子的脏袜子随地乱丢,作为妈妈可能会这样描述:“你的脏袜子总是随处乱丢,搞的家里乱七八糟!”

 

另一种描述:“我看见,桌子下面有两双你的脏袜子,沙发旁边还有一双你的脏袜子……”

想想我们平时发生的生活场景,是不是第一种表达方式是我们更习惯的,也是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呢?

但是,第一种表达是我们对孩子乱丢袜子的不满。第二种描述才是你真正观察到的事实,不带任何评论。

如果你能按第二种观察来描述,那恭喜你,沟通就开了个好头儿,至少你描述的是客观事实,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让对方无法反驳,听起来也更容易让人接受,能够顺利地往下进行。

 

那反之,如果你一上来就用第一种评论式的来沟通,那极容易引起对方的质疑和不满:

“我怎么总是乱丢了?你就是看我哪都不顺眼!”孩子很可能会反过来指责,并感到非常恼怒甚至委屈。

 

所以,这就是观察和评论的区别,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就会自动过滤,只倾向于听到批评,当听到别人批评和指责自己的时候,要么就会筑起一座堡垒,开启自我封闭的保护模式,拒绝与对方沟通。

 

要么就反过来扛好长枪大炮准备跟对方来对击,报以更猛烈的火药!这两种结果都是不可取的,都不会带来有效顺畅的沟通。

所以想有一个好的开端,我们在一开口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用描述性语言来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也就是你看到的结果。不要带有任何评论,不要让你的思想、情感、或愿望或预测来把你的评论当作事实。

 

说到这,你是不是对描述性的观察语言有一些了解了呢?

 

在这提醒大家,区分观察和评论,像“总是”“从不”“经常”“很少”这些词汇很容易引导成评论,比如:“你总是很忙!”或者“在需要她的时候,她从不出现。” 大家在沟通的时候,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绝对化的字眼。

 

根据观察到的结果,会引起我们的不同反应,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就像上面的例子,妈妈看到孩子的袜子随便乱丢,可能会引起她的烦恼、不满甚至愤怒,这都是来自于妈妈自身的感受。

 

第二部分:感受。真实地表达感受,让沟通更顺畅。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感受:高兴、放松、自在、感动,或者焦虑、委屈、紧张、内疚等等。

但是事实上我们平时很少去关注我们自身的感受,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一个内敛的民族,尤其是我们的父辈,他们可能代表着权威,更不会在我们面前流露出痛苦、焦虑这些负面的感受。

 

在学校,老师负责教学也很难有机会来跟你谈及感受,所以,我们的感情向来没有出口,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久而久之我们对自己的感受也是麻木的,就算有时能感觉到自己高兴或不高兴,也找不出更加准确的词语来描述。

 

可能也就是“我感觉很好!”或者“我感觉很郁闷!”并说不出来内心的真正体验和感受。

比如说:妈妈看到你今天回来作业没写完,就在玩游戏,妈妈很不高兴!

插图02.jpg

分两层来解读这个例子,首先“不高兴”虽然可以算是一个表达感受的词语,但含义较为模糊,很多情况下也并不是初始感受,还可以借助其他词汇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初始感受,比如:担心、不安等。

 

另外,妈妈认为是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让自己不高兴,但事实是妈妈对孩子的期待让自己有了不舒服的感受。所有的感受都源于自身,这样表述的话,在很大程度上让孩子认为“是我做错事了让妈妈不高兴”,进而感到内疚或用反抗来回避这样的想法。

 

所以在表达感受的时候,第一,我们有意要来积累表达丰富内心的词汇,并在生活中刻意训练来加以运用。说到这,可能有同学要问了,一般我都有这个意识,但话到嘴边儿,还是不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得准确到位。

没关系!送你一个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感受的理解:你可以买一套表达感受的词汇卡,随时随心情抽一张,看看并仔细体会一下当下是否有这种感受。

练习久了,你就会留意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另外,感受一定是源于我们自身被满足或未被满足的需要,别人的言行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最后,关于感受还有一个重点要跟大家强调一下:就是要区分感受和想法。什么是你的感受?什么是你的想法?稍不注意就会混淆。

你来听听:今天单位公布升职名单,竟然没有我,太不公平了!我觉得不受重视,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在这里,“被抛弃”、“不受重视”、“不公平”是你的感受吗?我感觉“不受重视”,我感觉到“不公平”,我感觉“被抛弃”了,其实这些并不是源自内心的感受,你仔细体会一下,这都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想法。

 

真正公布升职名单没有我的那一刻,内心是什么感受呢?感受是我们最初始的身心体验,就是当你看到升职名单没有你,内心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想想,可能会是沮丧、不满,或者是愤怒、绝望......这些描述的都是你的感受。所以我们在描述自己感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体会自己的内心的感觉,而不要带上我们自己强加的想法。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反过来说,到底是什么样的需要和期待导致了我们的沮丧、不满、愤怒的这些感受呢?

 

第三部分:需要。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和他人未被满足的需要

 

需要,是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也是最难体会和连接的。我们会在下面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和觉察。

 插图03.jpg

“需要”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需求”相一致,指的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些对于生命的渴望。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妻子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在这里,理解、爱、安全感、亲密关系都是有助于生命的健康成长,都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再来举个具体的例子:你和客户谈判完,终于顺利把这个重要客户拿下并签完了合同。你转身跟同事说:“小李,一会儿把这份合同放在档案柜里啊!”然后陪客户用餐去了。回来后,发现这份合同就在桌子上随便放着。

 

这时,你可能对小李这么说:“你怎么这么随意,我交代你的事,你都没有听见吗?”

第二种:“你将客户的合同随便放在这里,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重要文件能够得到妥善保管。”

 

看看这两种表达有什么区别?同样都是小李的行为引发了我的感受,但第一种表达,直接批评指责对方,并没有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显然不是非暴力沟通的逻辑。

第二种通过描述观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合同随便放在这里”观察到的事实,由此引发我的感受——“失望”,“失望”的原因是我的需要未被满足

 

什么需要呢?如果小李把文件妥善保管了,可能会满足我的“言行一致、放松、得到尊重”的需要,所以我希望重要的文件能够妥善保管,一是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二是深入觉察自己真正未被满足的需要是什么。

 

别人的行为很多时候会刺激我们的感受,“你为什么总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你这么晚才来,电影都快散场了还看什么看!”你看,我们的心情随时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弄得非常糟糕,但即使如此,我们也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如果总因为别人的行为而生气,那我们就是自讨苦吃,而且自己还觉得很委屈很受伤,因为你的情绪总被别人主导着。

 

所以我们要勇于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和外在的其他人其实都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向内寻求问问自己,到底是我的什么需要未被满足,才引发了我如此的情绪和感受呢。

 

再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因为你赖床,磨磨蹭蹭,导致了妈妈上班迟到!”

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听到妈妈这样唠叨过?或者你就是一位妈妈,也这样对孩子指责过?

如果我们作为孩子,来听听她的内心。会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认为就是自己的错,都怪我,害妈妈上班迟到了,都是我的原因造成的!从而导致孩子的内疚、惭愧的负面情绪。

 

第二种,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就会不服气,反过来指责对方!和妈妈对峙:“你迟到为什么都赖在我头上!什么都怪我!哼,凭什么!”俩人羞恼成怒,引发争吵。

 

第三种,比较成熟的做法,就是了解我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妈妈这样说,让我觉得有些伤心和委屈,这是我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因为我希望得到妈妈的理解,得到妈妈的认可、得到妈妈的爱,这是我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第四种,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妈妈那么生气着急,这是妈妈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她也需要我们家人的支持,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需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这是妈妈的需要。

 

这样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就平和了。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感受、需要和期待,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都是无意义的,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其实对他人的指责、批评和评论都恰好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对方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对方就很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也只有当我们平静下来能够与“自我需要”的能量连接时,才能够产生为自己的需要负责的动力,也才能在表达时,能够有着这样的意识:希望对方可以了解自己的需要,从而得到对方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部分:请求。在表达自己请求时要具体说明,避免使用抽象语言。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该如何请求他人的帮助呢?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首先,提出的请求要具体。我们需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请求他不做什么。否则对方会很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妻子想让丈夫下班后,能早点回家吃饭多陪陪家人。因为丈夫最近总在外面应酬。妻子就对丈夫说:“你下班别老跟朋友们在外面喝酒应酬。”

丈夫说:“我知道了。”

可是丈夫下班后,依旧很晚回来。

妻子不理解:“你怎么又那么晚回来?”

“哦,我报名了单位的羽毛球比赛,晚上在练习打比赛呢!”

妻子就很郁闷,虽然说出了自己的请求,丈夫也接受了妻子的请求但并没有达成自己的心愿。

所以,妻子应该直接明确地告诉对方: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两晚在家吃饭陪陪我和孩子。那丈夫就能明了妻子的心意和请求了,沟通简单而高效!

 

第二,在提出请求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抽象语言或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说,父亲对15岁的儿子说:“我希望你能有一点责任感,这个要求很难做到吗?”

“责任感”就是抽象的词汇,我们需要请父亲具体说明,儿子到底怎样做才算是有责任感。父亲也会思考,到底对儿子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最后解释说:“希望儿子对自己的学习有目标和计划,按照计划复习功课并能坚持有始有终,独立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爸爸妈妈操心。”

 

这样对于儿子来讲,就好理解啦,单说“责任心”儿子还是无法了解父亲的心意和期待,虽然父亲提出了请求,沟通还是不成功的。其实抽象的语言,往往也是我们自己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期待。

就像这位父亲一样,在他说出“责任感”的时候,他也未必真正明白到底需要儿子做哪些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希望别人采取某种行动时,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说到这啊,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提出请求后,对方可能接受我们的请求,也可能拒绝我们的请求。当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该怎么办呢?或者当请求没有被满足时,你会是什么反应呢?生气、不高兴、指责?

 

插图04.jpg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请求和命令的区别:我们听听下面这段对话:

丈夫说:“这个周末,单位组织去爬山,我们一起去放松一下,你能和我一块去吗?”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我们需要根据妻子没有同意时,丈夫的反应来做出判断。

这时妻子说:“亲爱的,我这周连续三个晚上加班,周末实在想好好休息哪都不想去。”

丈夫悻悻地说:“哎每次这种活动你都不参加,真扫兴!”

丈夫是什么反应?他并没有重视妻子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抱怨指责。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丈夫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

那我们再看对话以另一种方式进行:

丈夫说:“这个周末,单位组织去爬山,我们一起去放松一下,你能和我一块去吗?”

妻子说:“亲爱的,我这周连续三个晚上加班,周末实在想好好休息哪都不想去。”

丈夫说:“你的意思是,你这周很累了,周末需要好好休息补补觉?”

妻子说:“对,谢谢你的理解亲爱的!”

 

如果丈夫的请求未被满足时,能够倾听并察觉到妻子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愿望就是请求而非命令。这就是请求和命令的区别。

 

我们选择通过请求而非命令来表达愿望,并不意味着,一旦人们说“不”,我们就不再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它意味着,我们已经充分体会了是什么妨碍了对方说“是”,我们就不会再去试图说服他们。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让他人的行为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在提出请求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对方,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在表达的时候,将自己的期待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注意,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自己,而是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当你的请求遭到拒绝时,你要做好准备,倾听对方的拒绝背后在表达的感受和需要。

插图05.jpg 

第五部分:总结

 

首先,我们说到了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观察。描述观察的时候,一定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不能描述过去的事,因为我们大脑对过去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如实描述正在发生的客观事实,不要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评论。

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头开的好不好,就取决于你的观察结果和描述的客观性。

 

第二,我们说到了感受。由观察结果带来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感受,准确地把它表达出来。这里要注意感受和想法的区别,“我觉得……”

第三,这种句式或者“被忽略”“被误解”等这种表达,传递的就是你的想法或你的判断,并非真正源自内心的初始感受。

 

第四,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也就是我们自身的需要。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可以选择责备自己或责备他人,但很少有人从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和期望来考虑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联系。

 

最后,我们说到了请求。通过前面观察、感受和需要,最后恰当地提出请求并作出反应,可以算是非暴力沟通意识的最高境界了。表达请求时要具体,避免使用含义模糊的抽象语言。在提出请求同时,要区分请求和命令。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上,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链接。

 

非暴力沟通虽然称为是一种“沟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让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的风格、文化、环境做出调整,其实有时语言甚至是多余的,在实际对话中,静静地倾听、专注的姿势、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都会显得更加自然。

 

因为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四个要素的意识和觉察,而不在于用什么具体字眼。

 

一个人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对于外界或内在的刺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表现形式往往就是指责对方或评判自己。而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上,来建立与人沟通的感情和信任,来帮助我们找到“除了对错之外的那片田野”……

 

 


 

 

 

 

 

 

 


直播间

干货帮

话题 2229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