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2019-03-18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社交天性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书是《社交天性》副标题是,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本书的作者是,马修·利伯曼 


马修·利伯曼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者之一,于2007年获美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奖”。 


马修199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SCN Lab)主任,《社会认知和情感神经科学》杂志创始编辑,《心理学评论》顾问编辑。 


本书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如何与他人合作?

到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

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同时这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读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研究者们如何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还可以借助本书的内容帮助自己更为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从事社交活动,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进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社交‍‍是我们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如果可以有朋友随时约着买买买,有心爱的人一起说话,人们‍‍通常都会觉得很开心,‍‍相反,如果社交出了问题,‍‍比如遭到拒绝,‍‍背叛,失恋,人们就会‍‍觉得心如刀绞,痛不欲生?‍‍那为什么社交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呢?‍‍ 

  

我们这么爱社交,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生来如此,‍‍它驱使着我们不断地寻求与他人的连接,‍‍甚至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大脑就已经在考虑社交了。

下面我们从三个问题开始分析这本书。 

  

  1. ‍‍为什么说我们的大脑天生爱社交‍‍点? 

  2. 人类社交的驱动力是什么? 

  3. ‍‍如何用好人类的社交天性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我们的大脑天生爱社交?‍‍


我们在了解一个人的爱好的时候,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业余时间喜欢做什么呀?‍‍

因为一个人在休闲时间自愿选择做的事情,通常就是他的爱好所在,‍‍那么我们的大脑喜欢做什么呢?‍‍研究发现大脑在不工作的时候都在进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简单来说,就是跟社交有关系的所有事情,‍‍比如你要怎样搞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给刚刚约会的女孩制造一个惊喜?‍‍昨天刚认识的朋友是不是喜欢自己,‍‍这些都属于是社会认知的范畴。 

  

‍‍大脑中进行社会认知的区域,研究人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默认网络,‍‍当我们做完了某一个具体任务的时候,比如做完运动或者数学题的时候,‍‍这个默认网络就会自动打开,‍‍也就是说只要一闲下来,大脑就在考虑社交了。 

  

‍‍大脑究竟对社交这件事儿有多痴迷呢?‍‍

科学家们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安排实验对象,做一系列需要动脑子的事情,‍‍比如解数学题,‍‍然后在两项任务的中间,屏幕上会出现休息两个字,‍‍这样实验对象就知道这个时候要休息了,‍‍科学家设定了不同的休息时间,‍‍有时候是几十分钟,有时候只有几秒钟,‍‍然后用仪器扫描了实验对象,在休息的时候,大脑的状态。‍‍扫描结果就发现,不管这个休息的时间是30分钟还是几秒钟,‍‍大脑都会自动激活默认网络,‍‍这就像是一个喜欢打游戏的孩子,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打游戏一样,‍‍我们的大脑会抓紧一切机会,思考跟社交有关的事情。 

  

‍‍大脑不仅对社交这件事儿非常的痴迷,‍‍并且无师自通,生来就会。‍‍有研究人员检测了刚出生两周左右的婴儿,‍‍发现他们的默认网络的活跃程度几乎和成人没有什么区别,‍‍而这个时候他们甚至连眼睛都没法聚焦,‍‍更别提培养对社交的兴趣了,‍‍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我们的大脑天生爱社交?‍‍


大脑在停止一切工作的时候,会启动一个默认网络。‍‍这个默认网络的主要工作就是思考一切和社交有关系的事情,‍‍所以说社交是我们大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儿,‍‍他把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集中起来思考社交关系。 

  

‍‍我们的大脑要把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思考社交关系,把自己磨练成一个社交高手。‍‍


那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接下来我要为你讲解的第二个问题,‍‍也是这本书的重头戏,

人类社交的驱动力是什么? 

  

‍‍有三大驱动力,‍‍分别是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人类社交的第一个驱动力连接。‍‍

连接,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发生关系,‍‍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要和别人发生连接,‍‍一方面是出于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快乐,‍‍我们先来说生存需要,‍‍我们都知道婴儿出生的时候,十分的孱弱,‍‍就连大脑都没发育完全,‍‍必须依靠别人的照料才能活下去,‍‍所以生存的需要决定了我们必须和他人产生连接。

 

‍‍另一方面,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当中,产生了痛苦和快乐的知觉感受,‍‍在大脑当中分别有负责痛苦和快乐的区域,负责痛苦的区域‍‍名叫背侧前扣带皮层,‍‍那下面的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简称它为痛苦区域,‍‍这个痛苦区域不仅是掌管着我们的物理痛苦,也掌管着我们的社会痛苦,‍‍物理痛苦指的是身体的疼痛,

比如,‍‍手指被划破了,脚腕被扭伤了,感受到的痛苦都属于是物理痛苦,‍‍社会痛苦指的是精神痛苦,‍‍比如失恋,亲人离世所带来的痛苦,‍‍人们在感受到这些社会痛苦的时候,‍‍经常会用,心如刀绞,‍‍胸口仿佛被人捅了一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你可别觉得他们是在矫情,‍‍他们是真的痛,‍‍因为社会痛苦和物理痛苦是,共用一套神经系统的,‍‍另外人们被排除在社交圈以外,也会带来社会痛苦。 

  

‍‍在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要求实验对象前来参加一项实验,‍‍并告诉他需要在等候室里等几分钟,‍‍这个时候等候室里还有两个人,‍‍这两个人告诉实验对象,他们也是来参加实验的,‍‍而事实上他们是实验人员,‍‍接下来呢,这两个人会不经意的传球玩,‍‍然后也会把球传给实验对象,‍‍邀请他一起玩儿,‍‍就这样,三个人其乐融融的玩了一会儿。这时‍‍这两个人突然不把球传给‍‍实验对象了。实验对象一下就成了个局外人,‍‍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对实验对象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痛苦区域被强烈激活,‍‍也就是说被排斥给他带来了痛苦。 

  

‍‍在这个实验当中,实验对象与另外两个人仅仅是刚刚认识,‍‍被排斥都带来了痛苦,‍‍那生活当中如果被好朋友或者同事排斥在外,当然就会更加痛苦,‍‍并且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用于治疗身体疼痛的止痛片,比如阿司匹林,‍‍居然也可以减轻社会痛苦,‍‍所以啊,当你因为失恋感到痛苦的时候,有人跟你说吃两片阿司匹林吧,‍‍他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说完了大脑中负责痛苦的区域,‍‍接下来了,我说一说大脑中负责快乐的区域。‍‍


腹侧纹状体,‍‍同样的方便起见,我们下面的就简称它为快乐区域,‍‍和痛苦区域类似,‍‍这个快乐区域不仅负责,物理快乐,也负责社会快乐,‍‍也就是说,对于快乐区域来说,‍‍你吃到一块巧克力和你被爱人宠爱感受到的快乐是一样的,‍‍快乐区域也叫做大脑的奖赏系统,‍‍他非常喜欢被夸奖,‍‍尤其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夸奖。 

  

‍‍比如说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实验对象读两封信,‍‍这两封信都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写给他们的,‍‍不同的是一封信,是不带情感色彩的客观描述,‍‍比如你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之类的,‍‍而另一封信则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比如你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人。‍‍实验结果就发现在读那些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文字,实验对象的快乐区域,被强烈地激活了,‍‍那既然大脑这么喜欢被夸奖,又不能自己夸自己,‍‍所以就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别人发生关系,‍‍让别人来夸自己。‍‍这就决定了人们要更多地与别人合作,或者帮助别人,‍‍因为这些事情可以让我们产生社会快乐。‍‍说到这里你可能就理解了,为什么自己发个朋友圈就会期待很多人点赞,‍‍因为点赞越多,你大脑快乐区域的激活程度就越高,‍‍你感受到的快乐就越多。 

  

‍‍那既然与人链接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而被排斥,会让我们感觉痛苦,‍‍那么我们的大脑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趋利避害,‍‍更多地与他人发生连接,‍‍这是由大脑本身的进化结构决定的,‍‍所以,就有了人类社交的第一个驱动力连接。‍‍


连接,既能让我们活下来,也能让我们尽可能的享受快乐,‍‍但连接只是我们构建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不是终点,‍‍为了更好的与人发生连接,大脑还进化出了人类社交的第二个驱动力就是心智解读。 

  

‍‍心智解读,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读懂别人的心思,‍‍这个心思可以是想法,愿望或者行动的目的,‍‍也可以是某种情绪。‍‍对于人类来说,心智解读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能力。‍‍你可能意识不到它有多酷,‍‍但他却在生活中帮了我们不少忙。 

  

‍‍比如说,如果没有心智解读能力,老师讲课的时候就没法知道学生是不是听懂了,‍‍或者明明是给小学生讲课,却用给大学生讲课的方式,‍‍这就很麻烦。‍‍我们在发邮件的时候会考虑对方,是不是能理解自己的意思,‍‍这样更便于沟通,‍‍电视台在制作节目的时候也会考虑观众喜欢什么,‍‍这样才能做出收视率高的节目。‍‍另外我们在交朋友找伴侣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标准,‍‍对方是不是能够理解自己,‍‍说白了考察的就是对方的心智解读能力。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大概在五岁左右的时候,心智解读能力的发展就比较成熟了,‍‍比如一个五岁的小孩给妈妈挑选礼物,‍‍他会选择高跟鞋,而不是洋娃娃,或者玩具恐龙。‍‍因为他开始明白洋娃娃和玩具恐龙是自己喜欢的,‍‍而妈妈更喜欢高跟鞋。 

  

‍‍大脑中进行心智解读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镜像系统,另一个是心智化系统


镜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心理模拟,‍‍比如我看到你伸手去拿一个杯子,‍‍我大脑中负责伸手去拿,这个动作的神经元也会活跃起来,‍‍也就是说,虽然我并没有实际去做,伸手去拿这个动作,但是在大脑当中,我已经和你实现了动作同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人手臂被火烫到了,‍‍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把手臂往回缩,‍‍甚至能感受到对方有多疼。‍‍心里模拟不仅涉及简单的动作,也包括复杂的心理状态,‍‍比如说你看到一个人收到女朋友的分手信,‍‍你就会想想,如果是自己收到分手信,应该很难受,‍‍所以你就会推断这个人现在应该很难受。‍‍


而心智化系统呢?‍‍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帮我们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他也是心智解读最重要的系统,‍‍镜像系统和心智化系统,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关系,‍‍镜像系统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心智化系统则回答背后的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比如说看到一个人在打手游,‍‍镜像系统,就会解读出一个人拿着手机在打游戏,‍‍而心智化,解读出这个人是想要放松,并且他游戏打的不错。‍‍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没有镜像系统处理第一个问题‍‍我们也不可能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所以说这两个系统缺一不可。 

  

‍‍镜像系统是心智化系统的前提和基础,‍‍虽然两个系统很厉害,‍‍但并不意味着有了这两个系统,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知道别人想什么,想做什么,‍‍因为心智话系统会偷懒,‍‍心智化系统的启动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我们的大脑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愿意努力,‍‍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对某些事情视而不见,‍‍就是有些事情我们虽然看到了,但懒得管背后的原因。 

  

‍‍‍‍那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人类社交的第三个驱动力协调 

  

‍‍协调,主要指的是个人与团体、与社会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心智解读,让我们有能力理解别人背后的行为和动机,‍‍便于建立更好的关系,‍‍但是当我们想要组成一个更大的群体的时候,就不只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群体中的每个人都理解群体想要做什么,‍‍并按照群体的意图行动,‍‍这个时候就涉及个人与群体的协调问题。 

  

举个例子,‍‍人们普遍有一个想法,‍‍就是女孩子应该穿粉色,‍‍蓝色呢,应该给男孩子穿。‍‍你可能觉得这个想法理所当然,‍‍没毛病,‍‍因为你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穿的,‍‍但是你知道吗?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蓝色,这个认知的形成也不过是近100年左右的事情。‍‍大概在一百多年前,人们普遍的共识是,粉色是给男孩子准备的,‍‍因为那个时候粉色被认为是一种更果断更强烈的色彩,‍‍而蓝色是给女孩子准备的,‍‍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更加细腻纤巧。 

  

‍‍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认知产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呢,‍‍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呢,有一个人觉得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蓝色更好看,‍‍人们肯定觉得这个人是个异类,‍‍但是慢慢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这么穿,再加上媒体广告商的渲染,‍‍人们就慢慢接受了,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蓝色这个认知。‍‍这就是一个个体和群体相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能够发生,靠的就是内侧前额叶皮层,‍‍接下来我们会简称它为,自我意识区域。

它有两个功能,‍‍

其中一个就是帮我们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意识,‍‍我们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负责思考这个问题的就是自我意识区域。 

  

‍‍这个区域的另一个功能是接收来自外界的价值观和信念,‍‍把外在的信息输入大脑中,‍‍大脑这样的设定就决定了自我意识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尼采曾经说过一句话,‍‍自我是形成与周围人的头脑中,然后再交给本人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自我意识区域,不仅帮我们统一了看待外部世界的眼光,‍‍也帮助我们从群体的视角来认识自我,‍‍比如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你的回答里,‍‍大概率也包含了你从别人那里收集来的评价,‍‍而不纯粹只有你自己的看法。‍‍由于这个大脑区域可以接受从外界来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且能够把这些价值观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这就能够让群体的行动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让我们生活在群体中,感觉更加和谐。 

  

‍‍比如我们都知道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看到老人孩子要让座,‍‍在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手机要关静音,‍‍这些的都是自我意识,受外在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在一个群体中生活,不仅要求我们想的一致,‍‍还要求我们做的一致,‍‍而做要比想难的多,‍‍怎么能够保证我们能够行动一致,‍‍或者说至少不做出危害群体的事情呢,‍‍这时候大脑的另一个区域,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就登场了,‍‍它的主要功能是自我控制,‍‍他就像是一个大法官,‍‍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呢,下面我们把它简称为大脑的制动系统。 

  

‍‍人类天生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每个人都肆意挥洒自己的欲望,就很容易做出危害别人的事情,这样群体就会变得很混乱。‍‍而自我控制,可以说是人们进入一个群体的代价,‍‍人们愿意让出自己的一些欲望‍‍来,让自己变得更符合群体的期待。‍‍尽管在进行自我控制的时候,‍‍‍‍我们自己经常是不舒服的,‍‍但是为了更符合群体的利益,‍‍我们会选择控制自己。 

  

‍‍比如在一些公众场合,你很想大声讲话,‍‍但为了不打扰身边的人,也会尽量压低自己的声音,或者干脆不说话。‍‍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社交天性,‍‍因为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强,越容易受到群体的奖赏。‍‍这种奖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小处说一个自控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欢迎,‍‍因为他做事更靠谱,情绪更稳定,更不容易拖延完不成的任务,‍‍甚至在婚姻中都更忠诚。‍‍从大处说,‍‍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找到更好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说一个人活的越随大流,越‍‍符合群体的期待,‍‍他也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这就是我为你讲述的人类社交的第三个驱动力协调。 

  

‍‍大脑的自我意识区域负责将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输入到每个人的大脑中,‍‍确保人们能够想的一致,‍‍控制系统则负责对一些不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加以控制,‍‍确保人们能够做的一致,‍‍当一个群体中人们的想法和行动,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时候,群体效率才能最大化。 

  

‍‍到这里,‍‍本书的第二个部分,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就讲完了,‍‍这三大驱动力分别是连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首先进化出了感受社会痛苦和社会快乐的能力,‍‍为了减少痛苦,感知更多的快乐,‍‍我们天然的要选择更多的与人联系在一起。‍‍心智解读能力,让我们理解他人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这为我们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连接提供了可能性,‍‍而协调呢,则让我们实现了个人与群体的融合,‍‍使社会连接的效率最大化,‍‍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原来我们的大脑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充分社交而被设计出来的。那怎么才能通过社交让生活变得更好呢?‍‍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问题,如何用好人类的社交天性,‍‍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好。 

  

‍‍作者在书里主要讲了社交天性,在生活,工作,学习三个方面的应用,‍‍我们先说生活。‍‍我们前面讲过,社交与快乐紧密相连,‍‍那么要活得更好,自然要增加与别人的连接,‍‍对此作者提了三个建议。 

  

‍‍你可以改变居住环境,‍‍让住在附近的人更方便交流,‍‍像是在公寓里设计一些公共的活动空间,‍‍比如棋牌室,健身房,观影厅等等,‍‍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与身边的人更多连接,可以让我们的幸福感增加。 

  

‍‍你可以和街坊邻居成立业主委员会,‍‍建立业主论坛,‍‍哪怕是在上面发布一些类似于,我们家的狗狗找不到了,是只白色的泰迪,若果有人看到请联系我,这样的寻狗启示‍‍也会大大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的可能性。 

  

‍‍增加生活中的社交零食,‍‍社交零食指的是在没有任何人实际接触的情况下,一些可以产生社交效果的东西,‍‍比如亲人照片,与爱人‍‍有关的视频,纪念品等等,‍‍甚至用笔描绘所爱的人,也能产生类似社交连接的好处。 

  

‍‍说完了生活,我们再来说工作,‍‍如何利用社交天性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通常我们都认为人们喜欢被帮助,而不是帮助别人。‍‍但是了解了大脑的奖赏机制,就会发现,为了获得更多的夸奖,人们其实更喜欢帮助别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一所大学里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是给校友打电话来为本科生筹集奖学金。‍‍在实验中,格兰特把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格兰特安排一名奖学金得主,也就是募捐的受益者,来探访工作人员,‍‍探访的时间只有五分钟,探访‍‍结束后,主管就跟这些工作人员说,‍‍你看这些孩子就是在我们的帮助下才能继续读书的。‍‍另一组格兰特,就让他们正常工作,没有安排探访。 

  

‍‍实验的统计数据显示,被‍‍探访工作人员,他们打电话的时间比探访前增加了142%,‍‍筹集到的款项比探访前增加了171%,‍‍而没有接受探访的那一组工作结果和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原因就在于被探访的那组工作人员在看到有人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受益时,‍‍他们大脑中的腹侧纹状体,也就是奖赏系统被激活了,‍‍而这种美好的感觉会促使他们更努力的工作。‍‍所以给员工提供更多帮助他人的机会,‍‍可以增加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来说说如何利用社交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者的第一个建议是增加学生的归属感。 

  

‍‍影响学生归属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校园霸凌是很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美国,大约有40%的学生承认自己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在2016年发布的校园霸凌的报告中,也显示,全球有25%的学生遭受校园霸凌。校园霸凌‍‍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研究表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被周围同学欺负,排斥的越多,他们的平均成绩和出勤率也更低。‍‍在学校霸王横行的学校中,学生的代数几何等科目的成绩明显要低于较少出现校园霸凌的学校。 

  

‍‍因为被排斥会造成慢性物理疼痛和社会痛苦,‍‍而慢性疼痛会造成工作记忆减退,‍‍一个陷入慢性物理或社会疼痛的人,就会把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疼痛上,‍‍这样一来,他就没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了,‍‍而归属感强的孩子,无需应付这些痛苦,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在学习上。 

  

‍‍除了杜绝校园霸凌,增加学生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帮助增加学生的归属感。‍‍比如多组织活动,‍‍多创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有研究发现,仅仅是让学生读一封来自高年级学生的信,‍‍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而信的内容可能只是‍‍我本来害怕来到学校会适应不了,‍‍结果老师同学帮了我很多,我适应的很好之类的话。 

  

‍‍第二个建议就是充分用好学生的心智解读能力,‍‍也能提高学习成绩。 

  

‍‍前面我们说了,人不仅天生对一个东西是什么感兴趣,‍‍对背后的为什么有更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授课中要多增加对于为什么的引导,‍‍比如对于历史这样的学科,除了讲述具体的事件,引导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思考为什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会更有帮助。 

  

‍‍到这里本书的主要内容就为大家讲完了,总结下,社交是人类大脑自然进化的结果,‍‍有三大驱动力链接,心智解读和协调。‍‍ 

  

连接为社交提供了必要性,‍‍心智解读,让社交成为可能。‍‍而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交的效率。‍‍


了解人类的社交天性,‍‍对于提升我们生活的幸福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多好处。亲爱的姐妹们,你学到了吗?


直播间

女人课堂

话题 3822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