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给孩子买保险常遇到什么陷阱和误区?

2019-03-01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保险课程的第二个章节,如何给孩子配置合适的保险方案。本章节呢,主要是给大家梳理一下给孩子投保的核心逻辑和思路,让你学会自己为孩子挑选保险。主要核心的观点和我们之前的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家是否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投保的五大核心原则呢?

简单给大家重复一遍要点,具体内容可以返回前面的音频再听一遍哦!

1.以家为单位

2.按需求定制

3.保额是关键

4.保障要全面

5.资产需动态

大人和孩子的投保逻辑是相通的,我们会在本章节中反复提及,强化大家的记忆。

首先,我来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相信很多新手父母们都有同样的经历。

我有一个朋友,刚生完孩子7天,就有保险公司的人打电话来推销保险。这个电话推销员一忽悠,就把她说动了。毕竟有了孩子,妈妈们的保险意识会蹭蹭蹭的往上涨,立刻就给孩子把保险办了。

我就说你买了啥,给我看一眼,我帮你分析一下。她把合同拿给我一看,看完以后我就无语了,就是一份20万交10年的教育金计划。

我说,你知道你给孩子买了啥么?

她说,就是保险呀,一份保障嘛。

我说,要给孩子买保险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而且非常赞同。不得不说,你的保险意识已经非常超前了,愿意花这么多预算来给孩子配置一份保障,

不过哈,作为朋友我得提醒你一下,你买的这份保险,其实是一份宝宝的教育金计划。说白了,就是一个定向的理财计划,本身保障的功能非常弱。像我们想的那些在宝宝生病或意外发生时,给付的保险金是很少的,基本不管什么用。反而更像是给那个公司定期存一笔钱的理财产品。

当时,我就建议这位新手妈妈,可以先做一个家庭保障分析。想清楚家里应该先保谁后保谁,应该注意哪些风险,把思路理清楚,再去考虑投保和购买,这样才不会出错,才不会花了冤枉钱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后来,这位朋友在我的建议下,在这份所谓的“保险”的犹豫期内退了,一步步的做完了家庭保障的梳理和分析,最后完成了全面的家庭保障规划。

这一切都操作完毕后,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保险应该是这样买的!从原来的稀里糊涂听信推销员的花式推销,变为能够自己明明白白的购买保险,她表示这一切都明白清楚了以后,真正的感受到了保险带给她和孩子的保障,真正的感觉到了安心。

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个例,仅仅是我接触到的就非常多。

很多人都表示在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孩子的保险就买好了。但是,我发现70%的家庭无一例外的都买错了,不是买错了对象,就是买错了产品,或者是缺了这个,少了那个,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而这一步错,可谓步步错,之后再来调整,难度可能就会比较大了。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这个典型的case,到底犯了哪些常见的错误呢?

再来看一下我们反复强调的投保五大核心原则吧:

1.以家为单位

2.按需求定制

3.保额是关键

4.保障要全面

5.资产需动态

大家可以先自己想想,这个案例违反了哪几条核心原则呢?我们一步步来看,

1.违反了我们投保的第一原则“以家为单位”。上来就给小孩买保险,这听上去合情合理,因为孩子都是家长们的心头肉,迫不及待地要给他最好的保障。不过其实,孩子最大的保障就是父母呀,父母如果非常健康,能够给家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其实就是给孩子最大的保障了。所以,配置的思路还是要回归到以家庭为中心的核心原则,以家庭的责任和风险来做配置。

2.违反了我们投保的第二原则“按需求定制”。上面案例里的产品,其实不是一个保障型的产品,而是类似理财类的产品,很明显的还是“产品导向”的逻辑,就是公司流水线设计出的产品,普遍的不一定是合适的。如果新手父母们没有做整体的风险分析和规划,就可能导致购买需求和购买结果的极端不匹配。这就是我想买苹果,你却给我一个梨,甚至到最后我这位朋友都不知道自己买的这个产品能够有什么具体的作用,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要按需求定制适合自己、适合孩子的保险产品,才能花对的钱,买到最大的保障。

3.违反了我们投保的第四原则“保障要全面”。由于产品导向的原因,并没有帮助我这位朋友全面的分析风险,到最后不明不白的买了一款教育金产品。和我们强调的保障全面的核心原则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背离。如果孩子真的发生了风险,这样的教育金产品无疑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

好,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个常见的新手妈妈案例,认识到了新手父母给孩子买保险时的误区和陷阱。很多父母爱子心切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和支持,但是如果因为盲目听从保险推销员的忽悠,而购买了无法真正起到保障作用的产品,那就得不偿失了。那么,到底如何避免这些给孩子投保的误区呢?大家可以利用我们反复强调的投保五大核心原则,来分析你最关心的需求点,以及某款产品适不适合。

之后的课程,我们会展开讲解给孩子投保的具体险种问题,尽请期待啦~


直播间

功夫财经

话题 158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