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兰河传

2019-02-24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乌兰河是黑龙江的一座小城,‍‍这座小城,正是作家萧红的故乡。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才华,最有激情的女作家之一,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的一生非常短暂,31岁就去世了,‍‍从22岁进行文学创作,在极为短暂的九年创作生涯中,竟留下了数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本呼兰河传。 

  

‍‍这本书一共有七个章节,‍‍前四个章节描写呼兰河小城的风貌,和萧红自家院子里的故事,后三个章节分别选取了三个小人物,‍‍来讲述他们各自的悲欢离合。下面我们就循着本书的结构来进行今天的分享。 

  

首先《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描写呼兰河小城。作者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河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比如作者写到扎彩铺,‍‍它是专门给去世的人做纸钱和纸房子的,扎彩铺子里的喷钱兽,聚宝盆,‍‍大金山,小银山,无所不有,‍‍甚至丫环,使女。‍‍厨子,猪倌,花盆,茶壶,窗前的鹦鹉都活灵活现,‍‍正房五间,厢房三间,大白马,小车子都装潢得十分漂亮,‍‍萧红用高饱和的色调渲染出这一切热闹非凡的景象。‍‍让读者的心,也跟着欣喜起来。‍‍但是她笔锋一转,立刻又写到,周围来看热闹的人们,人们个个都称赞着这些扎彩。‍‍她冷不丁的说,‍‍穷人们看了之后纷纷说着,‍‍也许活着还没有死了好,‍‍现实的生活该有多么的困苦,才会让人们在看到五彩斑斓的扎彩之后,对死亡心生向往。 

  

‍‍萧红又写每年7月15的盂兰会,‍‍人在呼兰河上,放河灯,‍‍姑娘媳妇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都挤在岸边放灯。两岸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呼,‍‍河面上有白菜灯,西瓜灯,莲花灯,‍‍正是在这一片灯火辉煌之中,萧红却突然发问?河灯到底要飘到哪里去了?‍‍她向远处的下流看去,‍‍看着看着,灯就灭了一个,‍‍在看着灯又灭了一个,‍‍过了三更天,岸上就一个人也没有了,河里呢,也一个灯也没有了,‍‍这些明灭交替的河灯,似乎也预示着呼兰河小城人们的一生总是向下游孤寂的漂去,生命之光在一刹那间就冷却熄灭了。‍‍在死后的美好幻境的反衬下,现实的生活,更显出他无尽悲哀。 

  

‍‍在这里生活的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她们是农民,妇人,童养媳,做小生意的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过着平淡的生活,讲述着自己最底层,最卑微的生命故事。 

  

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这部分作者着重描绘了“我家”的后花园,和慈爱的祖父。 


‍‍萧红出生在一个大地主家庭,‍‍家境非常富裕,有30多间房屋,还有一座很大的花园,‍‍萧红用孩童般的天真热情书写她家花园的美好,‍‍在萧红内心深处,不甘于被奴役,‍‍她在文学作品中想尽办法寻找反抗的突破口,‍‍呼兰河传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经历了世事沧桑的萧红,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回望生命最初的岁月,她神‍‍思飞转,大胆的在小说中交叉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叙事眼光。 

  

‍‍作者说‍‍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她又说‍‍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谎瓜就结一个谎瓜,‍‍‍‍谎花就是结不出果实的花,‍‍意思是说,花园里的植物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要怎么生长就怎么生长。 

  

‍‍这座花园里还有萧红一生中最疼爱他的祖父,‍‍萧红出生在端午节,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是毒虫猛兽最活跃的一个月,‍‍而5月端午节则被称为恶日,是一年中毒气最旺盛的一天,‍‍旧习俗认为,端午节出生的孩子是最不吉利的,‍‍在重男轻女的大家庭中,身为女孩的萧红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嫌弃和冷落,‍‍但是祖父的疼爱,却给幼年萧红晦暗的生活照进了一缕暖阳,‍‍祖父经常在后花园里和萧红一起拔草,铲地、栽花,一起聊天,逗趣。‍‍祖父的性情很温和,‍‍调皮的萧红还经常会捉弄祖父。 

  

有次祖父蹲在‍‍院子里专心地拔草,萧红把摘下来的玫瑰花悄悄地插在他的帽子上,一共插了二三十朵。祖父并没有责怪萧红的顽皮,‍‍还跟着他,一起笑了好一阵子,‍‍祖父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常常在花园里和萧红一起烤小猪,烤鸭子吃,‍‍他总是会把最嫩的部分先给萧红吃,还生怕萧红咬不动骨头。 

  

‍‍萧红的文学天赋与祖父的熏陶也分不开,祖父教萧红学诗,第一句教的便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仿佛预示了后来萧红颠沛流离的一生,‍‍祖父的爱,是萧红幼年乃至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上世纪初的中国,即使是在萧红家这样富裕的家庭中,重男轻女的情况也非常严重,‍‍父亲的殴打,母亲的恶言恶语,祖母甚至用针刺她的手指,‍‍这些伤害,给萧红幼小的心灵种下了苦涩的种子。‍‍但是萧红在书中写道,‍‍祖父让他感受到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在祖父和后花园的陪伴下。萧红,自由奔放的成长,过着无拘无束野孩子般的生活,她说,‍‍祖父,后花园,我这三样东西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童年的后花园,不仅是萧红的乐园,也是她后来创作的灵感源泉,‍‍她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经典意象,寓意这人生最初的怀念和最终的归宿。 

  

‍‍纵观萧红短暂的一生,有祖父与后花园的日子,才是她一生中真正的黄金时代,‍‍然而呢,这个万物竞相生长,充溢着祖父的爱的花园,萧红为什么要用荒凉二字来形容呢?这和萧红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关。萧红一生漂泊,19岁的时候,因为逃婚,离开家乡呼兰河小城,一出走就是半生。‍‍12年后客死香港,‍‍她一生情路坎坷,经历了未婚夫汪恩甲,作家萧军,‍‍作家端木蕻良,三个男人,最终,‍‍她却在男性友人骆宾基陪伴下,孤独的离世。 

  

她逃婚,私奔,两次怀着前任的孩子与下一个男友同居,还遭遇了孩子夭折,被男友殴打,抛弃,‍‍可以说,萧红作品中的荒凉正是来源于自己人生的悲凉。 

  

萧红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这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女孩,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大家庭中,她的出生本身就是一桩罪孽,‍‍作为一个女人,在战争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她对爱与自由的追求,显得不合时宜,‍‍但读者或许要感谢这段苦难经历,‍‍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现实生活的痛苦,才激发出萧红火山一般的创作激情。 

  

第五、六、七章则是由景物转到人物,写出了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等一系列悲惨的故事。 


萧红家的租户老胡家娶了个团圆媳妇,团圆媳妇就是童养媳,小团圆媳妇无名无姓,刚刚十二岁,小说中描写她的样子,说她,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总是笑呵呵的。 

  

‍‍可是这个小小的姑娘,一来,就受到了乡亲们的责难,‍‍大家认为。‍‍她作为一个小媳妇太大方了,见人不害羞,走路太快,坐的太直,这些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在婆婆眼里,看来,却是大逆不道,为了给小团圆媳妇一个下马威,‍‍婆婆打了她一个多月,甚至把她吊在大梁上用皮鞭子抽,打晕过去之后,就用冷水浇醒了,接着打,婆婆不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烧红的烙铁去烫她的脚心,‍‍小团圆媳妇受到的是监狱里才会有的酷刑。 

  

‍‍婆婆为什么要如此虐待她呢?‍‍并不是因为她犯了罪,只是因为婆婆要给她做规矩,‍‍能够下狠心去虐待一个小小的童养媳,这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婆婆吧,‍‍老胡,一家人肯定个个都是恶棍吧,‍‍但是萧红却这样描述老胡家,‍‍说他们家风,干净利落,为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萧红并不是在自相矛盾,‍‍小说里面,这确实是一户幸福的人家。 

  

‍‍祖孙三代人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小团圆媳妇就是为小孙子取来的,‍‍两个媳妇都很孝顺胡老太太,胡家的家风,甚至是当地的楷模,‍‍但是所有与爱相关的事情,都与小团圆媳妇无关,‍‍人们认为母子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那种至纯至浓的亲情,跟一个团圆媳妇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世俗的眼中,童养媳并不是家庭的一份子,不应该享受家庭的温暖,甚至她并不是一个人,而仅仅是一个物件,‍‍这就是为什么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一方面能够对待自己的婆婆,体贴孝顺,另一方面转过脸来就对待小团圆媳妇却能狠下毒手。 

  

‍‍整个院子里的人,甚至整个呼兰河小城的人也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再后来呢,小团圆媳妇终于疯了,‍‍乡亲们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她是因为遭受了平白无故的虐待,才变疯的。‍‍都觉得她得了怪病,‍‍人们热心的给她出主意治病,有的主张给她跳大神,有的主张给她扎草人当替身,有的主张给她吃带毛的鸡,‍‍仿佛一夕之间,大家都很关心这个小姑娘的生命,‍‍动了恻隐之心的东邻西舍们最后请来大神作法事,‍‍这几乎是呼兰河小城的一场盛会。‍‍男女老少们全都云集到了老胡家里来,‍‍来的晚的人,甚至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大神当众脱光了小团圆媳妇的衣服,把她按在灌满开水的大缸里,‍‍小团圆媳妇痛苦的叫喊着,而旁边帮忙的人则按头的按头,浇热水的浇热水,‍‍经历了足足三次这样的法事,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活活烫死了。 

  

‍‍12岁的小团圆媳妇就这样死了,‍‍婆婆毒打她的时候,众人无不支持,‍‍等到小团圆媳妇病重的时候,众人又争先恐后的给她出偏方,‍‍表面上是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实际上是,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等到最后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腾死了,人们只顾着谈论丧礼时的酒菜,根本没有人在乎这个12岁的小姑娘是如何死的。 

  

‍‍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在别人的不幸中寻求原始的快感,‍‍他们的麻木不仁,和极度冷漠甚至到了毛骨悚然的地步。‍‍人心荒凉,乡亲们以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为乐的时候,并不知道未来的某日他们自己的痛苦,也同样会成为他人的快乐,‍‍这种苦难似乎是一种无限循环,无法停止的悲剧。 

  

而和小团圆媳妇不一样的是有二伯,书中的有二伯既可厌又可怜。‍‍‍‍有二伯其实并没有名字,‍‍他的乳名就叫有子,‍‍所以呢,一直到老,人们都用乳名来称呼他,只有幼年的小萧红‍‍称呼他为有二伯,‍‍有二伯,是祖父家的长工,在祖父家做了30年,却一无所有,‍‍但是有二伯很虚荣,最喜欢人们叫他二掌柜的或者有二爷,‍‍每次听到这些称呼,他都会喜笑颜开,‍‍但是一旦听到别人喊他有子的时候,就会满眼通红,追打‍‍喊他的人。 

  

有二伯与萧红的祖父年龄相仿,‍‍他的实际工作相当于祖父的管家,是配得上二掌柜这样的称呼的,‍‍但实际上他根本得不到这个家庭的任何尊重。 

  

‍‍有一次萧红的父亲打了有二伯,‍‍被晚辈打了的有二伯,颜面尽失,他说要上吊,‍‍但其实只是做做样子,‍‍后来呢他又说要跳井,不过是等到邻居们都赶过来的时候,才开始往井边跑。 

  

‍‍有二伯试图挽回颜面的举动,最终却都变成了滑稽的表演,让自己成为了大家更大的笑话,‍‍有二伯,性情很古怪,‍‍他喜欢和天空中的麻雀说话,喜欢和大黄狗谈天,甚至还可以和脚下的石头聊上几句,‍‍但是一旦和人在一起,他就会立刻变得沉默寡言。‍‍有二伯,也是孩子们戏弄的对象,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孩子跟在他的后面,编着歌谣来骂他,向他扔石子。 

  

‍‍萧红说自己有一次撞见‍‍有二伯偷东西,有二伯隔三差五的在祖父家的后房里偷各种东西,有酒壶烟袋嘴儿,甚至还有大澡盆,‍‍后来大家发现了他的偷盗行为,倒也没有将他绳之以法,而总是故意借偷东西这件事,戏弄他,笑话他。 

  

有二伯每每恼羞成怒,和笑话他的人‍‍扭打在一起。‍‍有二伯,也有风光的时候,‍‍他最喜欢吹嘘的就是自己当年在矛子的刀下,死里逃生的故事,有二伯嘴里的矛子指的是,日俄战争的时候来‍‍中国侵略的俄国兵。 

  

死里逃生的故事有可能是真的,‍‍但是具体情节却在有二伯的口中被极度的夸大了。有二伯‍‍描述说‍‍毛子骑在马背上,拿着大马刀,见人就杀,当时矛子就在自己家的门外敲门,‍‍而他却处变不惊,在家里烧开水下面条吃呢。‍‍一无所有,性情古怪,胆小怕事,时常遭受戏弄,尤其是沉醉于有二爷的称呼,吹嘘着不怕矛子的那种典型的精神胜利法形象的刻画了有二伯这个人物。 

  

有二伯的形象像极了鲁迅先生笔下的q,但同样都是写小人物,鲁迅是站在高处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来俯瞰世间。‍‍对阿q,既有哀其不幸,又有怒其不争。但萧红却是从低处来理解,包容,她‍‍童年记忆中的有二伯,她即写有二伯物质上的一贫如洗,也写他精神上的一片空虚。 

  

可是‍‍在她的字里行间,却总藏着一缕温情,萧红写到,‍‍家里如果有落花生和冻梨,倘若不拿给有二伯吃,他一定会骂,但是,倘若送去给他,‍‍他就会说‍‍你有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一个倔强而又带点自尊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 

  

‍‍呼兰河城的人们冷眼看着小团圆媳妇被打,被开水活活烫死,‍‍在讥笑中,看着有二伯上吊投井,成为饭后茶余的笑柄。同时他们也看行人跌进泥坑里又‍‍爬出来,说长道短的消遣着。‍‍他们看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4月18,娘娘庙大会,‍‍在民俗信仰中寻找一点精神乐趣。‍‍他们看卖馒头的,卖豆腐的,卖麻花的,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便饶有兴趣的观看。 

  

‍‍看热闹,几乎是呼兰河城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理由,‍‍梁启超有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旁观者,‍‍他说,‍‍天下最可恶,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而鲁迅先生在呐喊的序言中为他们起了一个更加贴切的名字,看客。 

  

整座呼兰河小城里的人,几乎也都是看客,毫无同情与‍‍温暖,人心荒凉至极。‍‍小人物的生活悲苦,看客们的神情麻木不仁,他们无言的悲哀与残忍,被萧红用平实的笔触,融入进呼兰小城,琐碎寻常的生活中。 

  

小说中描述的都是些小人物的悲苦命运。在小说当中,我们看到了像呼兰河城这样封闭‍‍而狭小的地域里,乡邻贫瘠的精神与愚昧的传统,但作者萧红并没有跳出来,义正言辞的抨击这些人,抨击这些事,‍‍而是用还原式的创作,展示了出这些人与事当时的模样,让读者自己来感知其中的温度。 

  

‍‍好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讲完了。作者萧红一生颠沛流离,从北到南,一路流亡,一边在战乱中艰难求生,一边在‍‍痛彻心扉的爱情中追寻希望,‍‍这部小说最终完成的时候萧红已经重疾缠身,寄居在香港,‍‍而她曾经的故乡中国最北部的小城,呼兰河,已经离她越来越遥远。 

  

萧红只有凭借回忆,用深情的笔触将自己‍‍带回那魂牵梦萦的家乡,回到万物恣意生长的童年后花园,‍‍回到最疼爱她的祖父身边。‍‍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了回忆的小说,慈爱的祖父,小城的风土人情,‍‍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些‍‍共同燃起了萧红的记忆之火,‍‍这也是一部充满了灵气的小说,‍‍萧红在生命的最后,燃尽了她的全部光亮,‍‍把回忆中黑白的人和事,重新施以颜色,用平实的语调让这座小城‍‍跨越了时代,鲜活的长存与人们的记忆中,也让小说,呼兰河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直播间

女人课堂

话题 3822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