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2019-02-20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德兰修女传

 

《德兰修女》这本书由湖北电视台青年作家华姿创作而成,于2005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为十六章,记录了阿尔巴尼亚德兰修女的一生事迹,以及对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思考。


有句话说,这个世上唯有爱.生生不息,世代相传,这就是本书的中心思想。


德兰修女,阿尔巴尼亚人,一生都在印度的加尔各答为穷人服务,被誉为“穷人的圣母”。我们没有谁比她更穷,她住的地方,除了电灯外,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只穿凉鞋,不穿袜子,平常吃得常常是盐拌米饭。她去世时,个人的全部财产,就是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 


然而,我们又有谁比她更富有?


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四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与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都关系友善,但她从未在自己身上花过哪怕一分钱的奖金。她认为自己只是穷人的手臂,她的奖都是代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去领的。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德兰,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德兰姆姆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德兰修女——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本书是德兰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华姿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德兰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德兰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

 

‍‍‍德兰修女也翻译成特蕾莎修女,‍‍德兰修女是谁呢?‍‍她是世界上最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身高1米5,仅有高中学历的修女德兰,她是诺贝尔基金会评选出的,也是百余年来‍‍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是爱因斯坦和马丁路德金。

 

‍‍不仅如此,在美国全民票选的20世纪最受尊敬的人物当中,她位列榜首,超过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那么她究竟做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以至于能超过这些功勋赫赫的大人物,获得如此殊荣呢?

 

纵观德兰修女的一生,她从未有过什么**现,也从没有领导过什么大运动,‍‍她一辈子和最穷最苦的小人物住在一起,做的是‍‍每个人都能够做的小事请,‍‍身无分文,也没有一官半职,但却救助了千千万万因物质和心灵的贫穷而饱受痛苦的人,‍‍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部书,来看看她是如何用微小的能力‍‍来影响世界的。

 

‍‍‍‍1910年对阿尔巴尼亚商人,尼古拉,鲍苏雅而言,是非常幸福的一年,这一年他居住的马其顿的首都科普里,终于从‍‍持续多年的战争中获得了短暂的平静,‍‍因为战争停止,居民们纷纷开始修建房子,尼古拉的建筑生意也因此红火起来,‍‍更让他开心的是,这年夏天,他与妻子莊达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这是一个非常温柔漂亮的小女孩,尼古拉给她取名,宫沙,‍‍在阿尔巴尼亚语当中是小花的意思,‍‍这个在和平与喜悦当中到来的孩子,就是日后举世闻名的德兰修女。

 

‍‍小宫沙的童年是宁静和平凡的,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爱玩游戏,‍‍在学校里呢,成绩不好不坏,‍‍有时候也会有小女孩的多愁善感,‍‍但更多时间是活泼好动的。‍‍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科普里被德国和意大利占领,街‍‍边上多了很多无家可归的穷人。但在父母的关照和保护下,小宫沙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唯一不同的就是父亲开始频繁的在家里举办政治集会。尼古拉是一位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作为阿尔巴尼亚后裔,‍‍他一直希望帮助祖国从土耳其的统治下独立出来,‍‍一战的爆发让尼古拉看到了机会,更加积极的活动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小宫沙都是在父亲和他同志们激昂的讨论声中入睡的。这种氛围让小宫沙觉得有点‍‍紧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九岁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一切。

 

‍‍1919年8月的一个晚上,尼古拉出门参加了一个政治聚会,回到家之后突然口吐鲜血,中毒而亡,‍‍而他的合伙人则趁机侵吞了他的所有财产。

 

这些变故使小宫沙一家人‍‍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妈妈莊达却平静地处理了一切,‍‍对三个孩子的爱,让她坚强起来,‍‍她重新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使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以前爸爸在世的时候,家里面那种紧张的氛围也在妈妈的操持下变得平和多了。莊达是个善良的妇人,‍‍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对于那些上门乞讨的人,她从不让他们空手而去,‍‍这段经历让宫沙开始关注穷人,对贫穷‍‍非常敏感,‍‍母亲的做法,更让她意识到,比起革命、改革,‍‍爱是治疗贫困与痛苦更直接,更无副作用的方法,‍‍她开始认真思考自己长大后要做的事情,‍‍那么她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呢?

 

‍‍用她自己的话说呀,就是得到了两次‍‍圣召。圣召是***当中一个重要概念,‍‍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比较难理解,我们可以把圣召简单的理解为神圣的召唤。是上帝通过某些方式传达给教徒的命令,教徒必须完全服从。

 

他们经常以此来决定自己的修行方法职责。‍‍有的圣召是在特殊情况下,由修行者自己感受到的,‍‍有的则是来自教会的安排,‍‍德兰得到的两次圣召,都是来自某种神奇的机缘巧合,‍‍并且成为她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宫沙第一次得到圣召是在1928年,‍‍这一年宫沙18岁,刚刚高中毕业。‍‍有一天,一位神父前来拜访,他的到来是为劳来德修女会募捐的。‍‍因为有几位修女准备启程去印度传教。宫沙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突然就升起了‍‍强烈的加入她们的渴望,‍‍她很快做出了决定,‍‍自己要当一名修女,去印度传教,她的决定并不是没有来由的,斯科普里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浓厚宗教气氛的城市。‍‍清真寺和教堂,是当地人的社交中心。‍‍宫沙的父母是***徒,她从小就跟着她们参加教堂活动,和姐姐在唱诗班唱歌,早就树立了对上帝虔诚的信仰。

 

‍‍15岁的时候,她加入了教堂的青年研讨小组,经常读到传教士从孟加拉、印度等地寄回来的信函。

 

‍‍这些信当中经常会谈到当地的很多事情。有一次‍‍宫沙读到了一封来自印度的信,信中写到这里每天都有几千人饿死。

 

宫沙简直不敢相信,‍‍从那以后,她的内心再也没有办法平静,‍‍信的内容一直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到后来,她甚至开始想念信中的地方,‍‍仿佛那里的人也是她身边的人,‍‍她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她开始仔细地研究传教的事情,了解印度的情况,对劳来德修女会就更颇为向往,‍‍但是她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她在等待一个时机。‍‍而现在‍‍这个时机到了,‍‍她已经高中毕业,正是选择未来人生道路的时刻,神父来到家里,修女恰好要去她神往已久的印度,‍‍最重要的是,她心中,听到了非常明确的声音,‍‍所有迹象让她深信,这是来自上帝的召唤。

 

‍‍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决定,‍‍因为能成为修女,就必须离开家住到修会去,而且要遵守三条原则:就是,甘于贫穷,顺服,和保持贞洁,‍‍这就意味着她终身不能结婚,不再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类似于佛教当中的出家尼姑。

 

所以宫沙想争得‍‍家人的同意和祝福,‍‍很快说服了妈妈和姐姐,‍‍***坚决反对,‍‍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她的决心,‍‍她写信给哥哥说,‍‍你是一名军官,为有200万属民的国王服务。‍‍我也是一名军官,‍‍但我侍奉的却是整个世界的君王。写完信之后,她就由神父带领到达了位于都柏林的劳来德修女会总会。

 

劳来德修女会是十七世纪初,由英国姑娘瓦‍‍玛丽创建的,它的宗旨就是为底层的女孩‍‍服务,‍‍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因为社会上对女性的偏见,教会下令,禁止修女会在没有男性的参与下独立行动,所以她们的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一直到1909年这个禁令才被解除。‍‍宫沙加入的时候正是劳来德修女会蓬勃发展的时期。

 

她们的传教工作极为盛名,尤其是在印度,宫沙在劳来德修女会正式宣誓‍‍成为一名修女,‍‍为了表示对过往生活的决裂,她抛弃了过去的名字,改名德兰,‍‍这个名字来自圣女小德兰,‍‍她是一位对***近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女性,生前默默无闻,从未离开过修道院,‍‍24岁就去世了,‍‍但她去世前在病床上所写的自传,心灵小史,却很快畅销全球,成为***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教会认为,这本书改变了***的修行方式,并且将她追封为‍‍圣徒。在这本书中小德兰‍‍展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修行道路,也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保持微笑,‍‍通过对上帝完全的爱和信赖完成自我的升华,‍‍而在她之前,***强调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对上帝正义与审判的信服。‍‍宫沙选择德兰,为自己的名字,也代表了她的内心选择,‍‍在她以后漫长而辉煌的道路上,她所奉行对穷人的爱和尊重,对微小事情的重视与坚持,宫沙‍‍采取了一种更为实际的方式,她不仅仅是一个祈祷者,更是一个行动者。宣誓之后,她就离开了都柏林到了印度。

 

在劳来德修女会设在印度的大吉岭的分院,德兰‍‍完成了新晋修女必须的课程,然后她进入了位于加尔各答的圣玛丽‍‍中学做老师,这是劳来德修女会在当地创办的一所女子‍‍学校。‍‍学生全部来自中上层社会,她负责教授历史和地理。‍‍‍‍在圣玛丽中学17年的教书生涯里,德兰从老师做到了校长,完整的修完了全部的管理课程,‍‍同时也自学了印度语和孟加拉语,‍‍这段经历为她今后成功创建和领导一个庞大的机构做了充分的准备,修女们‍‍都纷纷称赞她的管理才华,‍‍但是她却忧心忡忡,‍‍她认为现代人在管理上过于依赖制度,而在九岁那年,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就明白了,‍‍爱和真善,才是真正靠的住的。‍‍更让她忧心忡忡地是,在校园的高墙之外,街边上到处都是痛苦呻吟,奄奄一息的人。

 

这个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席卷全球。‍‍战争使印度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大概有500万人,在这场饥荒当中丧生。‍‍与此同时,印度教徒,和****徒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圣玛丽中学,恰巧处在冲突的中心地段,‍‍受冲突影响,学校的粮食很快就不够吃了。‍‍全校200多个学生在挨饿,‍‍德兰只好出去借米,在带着勉强可够糊口的食物回学校的路上,她遇到了一群饥饿的难民。

 

‍‍这些人追着她,乞求德兰给他们一点米,后来多亏了一名英国军官的帮助,德兰才安全的会到学校。‍‍但这件事‍‍几乎击垮了德兰,因为没能回应饥民的请求,她感到非常的羞愧和痛苦,在教会的建议下,她决定‍‍离开这里,到大吉岭休整一段时间。

 

在去大吉岭的一个火车站里,德兰忽然听到了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在说‍‍我很渴,很渴......循这声音她看到人群中有位虚弱的老人,正向她伸着‍‍一只手,悲苦的乞讨帮助,她一下子震住了,仿佛胸口捱了重重一击,这一天,她在这个呼求声中,得到了第二次圣召。德兰认为,这是在借着一个悲苦人的‍‍形象,指引她到穷人中,并‍‍相信服侍穷人就是在服侍上帝,‍‍于是她再次回到了加尔各答,决定离开修道院,住到贫民区。

 

‍‍这在当时是非常离经叛道的行为,‍‍因为按照规定,修女单独在修道院之外的活动,必须受到严格限制,‍‍更何况是住到混乱的贫民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必须得到梵蒂冈教廷的特批,否则她就得放弃修女的身份,‍‍经过反复交涉,加尔各答主教勉强同意,帮助德兰递信给梵蒂冈,信一封封的送到梵蒂冈,‍‍经过两年的争取,和漫长的等待,‍‍德兰终于收到了教皇的回复,答应她的请求,允许她先尝试一年。

 

‍‍做完充满感激和虔诚的祷告之后,德兰去了集市,‍‍她挑选了最便宜的白色棉布做了一件印度沙丽,‍‍除了沙丽上用来表明修女身份的三条蓝边和一个小小***,她打扮的几乎和印度穷人一样。

 

她简单地处理了修道院的事物,就一个人搬到了贫民区,‍‍开始她服务穷人的事业。‍‍那么她是如何在两手空空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建立了20世纪世界上最成功的慈善组织的呢?

 

和我们想象中的英雄故事不同,初到‍‍贫民窟的德兰,她并不知道要从何下手,‍‍因为她和身边的乞讨者一样穷,‍‍并没有多余的钱和食物可以给到他们,‍‍直到有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了小男孩巴布,当时巴布一条腿断了,正在流血,德兰立马拿出携带的绷带和药物给他止血。‍‍但巴布拒绝了,‍‍他求德兰让他把药带回家,因为他的妈妈也在生病,‍‍德兰同意了,‍‍跟着去了巴布家,这是一个又黑又小的窝棚,巴布的母亲正躺在一个简陋的木板上,她患了结核病,很痛苦,面对这种情况,德兰也无计可施,只能把身上仅剩的几颗维生素丸交给这位妇人。陪她聊天,劝慰她放宽心。

 

临走的时候,巴布的母亲对德兰说,‍‍附近还有一位老人在生病,‍‍请你也去看看她吧,于是‍‍德兰又接连拜访了附近的好几个家庭,‍‍每个家庭的状况都非常糟糕,‍‍这天晚上德兰彻夜未眠,‍‍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收留上门的乞讨者,‍‍会告诉孩子们,这些人是远方亲戚。德兰知道,母亲之所以‍‍撒谎,是为了给这些可怜人留点面子,让孩子们不要轻视他们。

 

‍‍德兰意识到‍‍,如今,她虽然没有力量拿出足够的面包和药品,但她有手有脚,能够给孩子讲故事,给病人清理伤口,‍‍最重要的‍‍她可以给穷人爱和尊重,‍‍这些都是不需要金钱就能做到的事情‍。第二天,‍‍德兰就在路边空地开办了一所露天学校,她有一肚子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孩子们,‍‍很快她的学生就发展到了40多个,‍‍她趁机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给他们的母亲讲一些卫生常识,‍‍德兰就这样慢慢地融入到了穷人中间,‍‍对他们的情况,更加清楚。在这些情况当中,最让德兰没想到的,是‍‍穷人对垃圾的依赖,刚到贫民窟的时候,她也想过要清理掉‍‍街道上堆积如山的垃圾,‍‍但在这里生活了一阵子之后,她就发现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很多人就是靠捡垃圾度日,‍‍那些破铜烂铁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这种情况,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有一天市政府的清洁车开了进来,‍‍车上的官员告诉大家,为了让他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要运走这些垃圾,这个行为遭到了当地人强烈的抵制。双方僵持不下,几乎‍‍要打起来,‍‍德兰听到这个消息,也赶紧来到现场,‍‍她出面恳求官员取消这个计划,‍‍面对这个欧洲来的修女,和她真诚的眼神,官员动摇了。

 

为了不引起更大的冲突,他说,看在修女的份上,‍‍这次就算了。‍‍第二天,修女在贫民窟阻止市政府清理垃圾,这件新奇的事儿就登上了加尔各答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德兰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几个圣玛丽中学毕业的学生也‍‍看到了新闻,她们‍‍为老师的事迹感动。陆续来到贫民窟,成为她的第一批助手和追随者。

 

‍‍在这些女孩子们的帮助下,德兰建立了她的第一个垂死者收容所,清新之家,‍‍当时的加尔各答非常混乱,据官方的不完全统计,这里每月‍‍大概有一千人死于街头,因为印度的传统观念里,死人是不洁净的,‍‍应该避而远之,‍‍而在活人都照顾不过来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把精力浪费在那些将死之人身上,‍‍但德兰决定帮助这些人,她认为,哪怕再卑微的人‍‍也是尊贵的生命,‍‍需要在临死前得到尊严和温暖。

 

她向当地的药材商‍‍筹募了一些简单的医疗药物,‍‍一个好心的朋友为她提供了一间小屋子,‍‍清新之家就这么成立了,‍‍很快,这里就挤满了各种病患者。

 

‍‍虽然这里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但会有人帮他们清洗伤口,缠绷带,‍‍最重要的是在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有人握住他们的手,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被爱。‍‍随着收容所的影响越来越大,德兰带领几个女孩在贫民窟工作的事情,渐渐传到了加尔各答主教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觉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让女子到处乱跑,有失体统,他要求‍‍德兰立即终止现在的工作。

 

德兰给主教的回复是一叠厚厚的文件,‍‍这是一份申请成立修会的规划书,‍‍因为‍‍德兰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她知道只有自己成立一个新的修会,让有意愿的女孩,在这里宣誓并成为修女并接受培训才能够名正言顺,长长久久的把这份事业做下去。

 

‍‍虽然近100年来,梵蒂冈从未批准过新的修会成立,但德兰可不会因为这些困难而退缩,这一次没有等太久德兰就‍‍收到了回复,教庭‍‍破天荒地批准了她的请求,同意她在加尔各答创办一个崭新的地方性修会,仁爱传教修女会‍‍正式成立了。修女会的成立,结束了德兰赤手空拳闯天下的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她的行列当中,儿童中心,麻风病人收容所,临终关怀院也在印度各地,一所接一所的创建起来。这些收容所,关怀院的出现,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它‍‍悄无声息的改变了印度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在德兰的感召下,一些出身贵族的女子,也频繁的出入修女会,和修女们一起照料那些不久于人世的‍‍穷人,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1965年,因为仁爱传教修女会在印度的卓越成就,罗马教皇批准它为国际性修会。

 

这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德兰和她的修女们就不止属于印度,而是可以为‍‍全世界的穷人服务了,这对德兰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惊喜。

 

因为地方性修会要成为国际性修会一般‍‍需要30到40年的努力,而仁爱传教修女会仅用了15‍‍年,这一年德兰55岁,她的修女会成员大概有100人。

 

她深知要负担更大的使命,帮助更多的人,现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德兰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奔走呼唤。她发表各种演讲,号召人们加入她的行列,为穷人‍‍做一些事情,‍‍而世界也热烈的回应了她的呼唤。

 

‍‍最早的回应来自那些,‍‍她帮助过的穷人,他们把她看作是英雄和天使,‍‍成千上万的印度人称她为天神的女儿,‍‍他们会把家里难得的药品和食物,送到收容所。有能力的时候会直接加入她的工作,亲自‍‍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而最让德兰动容的回应,是那些身处‍‍绝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感谢。有一天她在街边碰到一位情况非常糟糕的妇女,德兰把她带到收容所,扶到床上,握住她的手,这位妇女露出了美丽的微笑,说,‍‍谢谢你,‍‍然后‍‍就死去了。

 

‍‍这个故事德兰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她说‍‍如果我换成她,在这样的绝境中,我可能会抱怨,会说我很饿,我很冷,我浑身都在疼,然而这位妇女却说,‍‍谢谢。

 

‍‍这句话,让她感受到了穷人的伟大和可爱。‍‍更多的回应来自世界各地,‍‍她成为了20世纪‍‍获奖最多的人。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大概获得了80多项荣誉和奖励。

 

这些奖代表了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人群,对她的认可和敬仰。‍‍作为出生在斯科普里的阿尔巴尼亚人,她获得了印度国籍和美国荣誉公民的身份,各大航空公司主动提供免费机票供她去各地演讲。‍‍全世界的报纸和电视都在报道她的事迹,‍‍各种捐助接踵而来,更重要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加入了她的队伍,仁爱传教修女会分会,迅速在罗马,‍‍坦桑尼亚,加拿大,英国,美国,越南,古巴,苏联,等世界各地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修女会的成员也在不断扩大。‍‍1960年由修士组成的兄弟会成立,教友会和义工团队也陆续建立,‍‍虽然队伍迅速壮大,但德兰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为穷人‍‍谋取福利的机会。

 

‍‍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她就提议,取消颁奖前的宴会,把相关费用捐给穷人。‍‍这是自1901年诺贝尔奖颁发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这种请求。

 

基金会最终还是答应了‍‍德兰,并发起了一场全国性捐助。德兰为穷人筹募到了捐款,40多万瑞币。

 

还有一次德兰乘飞机从伦敦返回印度,午餐的时候,她看到空姐把剩余的飞机餐都倒掉了,‍‍觉得非常可惜,‍‍因为这些饭比临终关怀院的食物好多了,‍‍很多穷苦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午餐,在同行乘客差异的目光下,‍‍她请求空姐把剩余的饭菜送给她‍。这一天德兰获得了大丰收,她打包了飞机上所有的剩余午餐,‍‍而在她的影响下,各个机场都效仿了这个行为。

 

‍‍把多余的飞机餐捐赠出来,这样她又给穷人开辟了‍‍一条新的食物供应渠道,‍‍巨大的成就和名声,并没有改变德兰的初衷,她仍然和从前一样,默默地工作,‍‍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先做完祷告和弥撒,然后,干一些杂活,比方说,打扫院子啊,清理厕所啊,‍‍八点钟开始,照顾麻风病人和垂死着,或者去医院和学校巡视。‍‍中午再休息半小时,参加集体祈祷,会见各种客人,处理修会的事情。接着参加‍‍晚上的礼拜和祷告,修女们都休息之后,她还必须工作到深夜,‍‍因为她一直坚持亲自处理世界各地的来信。

 

‍‍德兰始终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她的理念,‍‍那就是待在穷人之间,像他们一样生活,直接为穷人服务,‍‍她也是引导和管理修女会的。

 

她一直通过各种努力,提倡和‍‍身体力行的实践仁爱形式,防止善行流于表面和形式。

 

她规定,修女会的修女们,‍‍不管身处何种职位,每天至少要有两个小时直接服务于穷人。‍‍1964年的时候,她曾经成立的德兰修女国际合作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1993年已经83岁的德兰,却亲自解散了这个合作会,‍‍因为她看到了这个庞大组织,制度化官僚化的风险,‍‍她写了一份公开信,呼吁大家,与其通过这个机构做事捐款,不如直接去各个修会里帮忙,或者是就近照顾‍‍所需要帮助的人,和自己家里‍‍那个需要爱的人。

 

‍‍到1997年,德兰修女逝世的时候,仁爱传教修女会已经在世界各地开办了600多家分会,分布在127个国家,共有修女,修士‍‍7000多人。‍‍他们为艾滋病、肺结核,麻风病等各种贫困病者提供医疗照料。‍‍在贫民区开办小学,为失业者提供缝纫,手工艺等就业培训,‍‍建立儿童福利与教育中心,未婚妈妈之家,以及收容所。‍‍帮助那些无家可归者,重病者,垂死者,等各种各样需要帮助的人。

 

‍‍德兰修女她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激发了整个世界各个阶层的人,投入到帮助穷人的善行中。

 

‍‍那么她的秘诀在哪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本书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德兰修女的三段话找到答案。

 

曾经有人问德兰修女,‍‍你是怎么样做到这一切的?

数以百万的穷人如何帮的过来呀?‍‍

德兰反问他说,‍‍一百万‍‍要从哪里开始数呢?

那个人回答说,一,德兰说,‍‍我也是,从一数起,然后二,然后三,‍‍然后更多,‍‍从一开始,‍‍是德兰修女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她充分重视每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有多卑微,多渺小。她都认可他的价值,给予尊重,这并不仅仅是她做事的技巧,而是她‍‍发自内心的认为穷人是可爱的,值得尊敬的人。

 

她一直在传达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你可以一无所有,什么都不是,但你始终拥有唯一的尊贵的生命,能够给出爱,也值得被爱。

 

‍‍还有人对德兰修女的工作提出质疑,批评她只关注贫困,却忽略贫困的根源,‍‍比方说,社会体制啊,分配不公啊等问题。德兰说,‍‍如果有个人即将死去了,根本没时间探究他为什么会落入这般田地,唯一要做的就是帮他‍‍平静有尊严的离开。

 

这是德兰‍‍修女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她所倡导的慈善和仁爱是面对面一对一的帮助和服务,她终身都在努力的避免这些制度化,设施化,‍‍专业化。‍‍她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慈善方式,那就是直接伸出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比起制度和支票,这种亲自参与,直接行动的方式更可靠,毕竟这是每个有手有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德兰修女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她重新阐释了贫穷的概念,她那段著名的语录曾经被世界各大媒体反复播报,感动了无数人。

 

她说,‍‍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了剥夺;‍‍无家可归,也并不单指需要一个住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1997年‍‍9月5日,87岁的德兰修女,在位于加尔各答的仁爱传教修女会传教会总部去世。印度为她举行了国丧。‍‍全世界都在哀悼她的离开,‍‍80多年前。‍‍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看到教会门口排队领面包的穷人,德兰问她的父亲,‍‍有没有治疗贫穷的药物呢?‍‍她的父亲没有给她答案,但她用自己一生的实践回答了童年的问题,‍‍她放弃了修女和教师的生活一头扎进贫民窟,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在一起‍‍为他们洗脚,抹身。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这样评价她,‍‍德兰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和有行动的爱,‍‍医治了人类最严重的疾病,自私‍‍贪婪享乐冷漠,残暴剥削等恶性,‍‍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亲爱的听众朋友,在即将合上本书的这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直播间

女人课堂

话题 3822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