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孩子,我希望你们都能成长为有人文素养的人

2018-07-02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大朋友、小朋友,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我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面对面为孩子们已经讲解了15年了,今年春天,我开始尝试用音频的新形式,来给孩子们讲述博物馆的故事。从4月份开始,“朋朋哥哥的文物中国史”专辑已经更新到30多集了,为小朋友们学习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次,我带来的是一个新的课程,用文物讲成语。 平常生活的语言中,我们常常会用错成语,为什么会用错呢?那是因为成语的每个字虽然都认识,但背后的意思,尤其是深层的文化内涵,我们并不了解,自然也就会常常用错了。

其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部分都是相同的,物质文化与语言文字也是相通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真实的文物,去发现成语的过去。 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而言,不论是在学校的空间、家庭的空间,还是社会的空间,我们希望培养出的是具有核心发展素养的孩子,为孩子未来每个成就的取得去赋以能量。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三千多年来,一直更迭有序地发展使用到今天,成语是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中最精炼和精华的部分,深刻的内涵与哲思不仅是中国人温婉含蓄品质的体现,更持续不断启发着我们今天的思考。通过文物的视角来看成语,让成语的诞生和解读,回归到真实可触摸的时空当中,是件多美妙的事啊。

你知道“祸起萧墙”的萧墙应该修在什么位置吗?你知道“分道扬镳”的“镳”是什么东西吗?你知道“席地而坐”的席子长什么样吗?原来,成语里也有着让今天的我们引以为傲的古代物质文化,这些物质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集中和最真实的体现。用成语看历史,用文物讲中国,这就是我开设这门课程专辑的初衷。 

课程里,我选择了50个小学阶段用的成语以及对应的100件文物,把成语和文物结合呼应,在讲述成语由来、涵义的基础上,更将成语和具体的文物建立深度的联系,便于孩子们通过实物来理解成语、记住成语,形成固定的联想。当然,这样的设计和考量,不止是为了成语学习,更为了通过成语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成语引出文物,用文物拓展传统文化,三者之间行程紧密的逻辑关系,带领孩子们梳理起“深度学习”的学习观念,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拓展视角。

人文素养是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精神与品质的三个维度,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本次课程当中,成语和文物的知识是基础、剖析文物和成语的角度以及由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逻辑思考是我们的方法,而最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致敬是我们在精神与品质层面的诉求。

除了给大家趣味讲知识外,我们还会在课程中说到很多的思考点和问题,引导孩子们在听完课程之余完成本集的作业,并且以兴趣为导向去查阅资料,拓展学习。

本次课程选取50个小学阶段常用成语,对应100件精彩文物,辐射50个知识拓展点,这个暑假里,我将带领孩子们走进不一样的成语文物。 通过这次暑期课程的学习,孩子不仅将通过成语的了解,收获语文学习的乐趣;

同时,引导孩子在书本学习中,以博物馆和文物作为切口,建立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视角,让孩子的人文素养在快乐中滋养和提升。 我们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精彩的,历史长河中,先民留给我们的每个充满智慧的记忆也是精彩的,爱自己的文化,从爱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开始,从爱上成语里的文物讲起。

直播间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