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丨为啥客户觉得贵,最后还是选择了12万美金的设备?

2018-05-25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有需求,才有销售。
 
尼尔雷克汉姆的采购三阶段理论也指出:客户在采购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确他自己的需求。谁能陪客户一起经历这段“想通”的过程,谁就能在销售中赢得先机。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客户清晰自己的需求呢?
 
想象一下,你作为一个客户,去门店购买笔记本电脑时,销售人员会如何向你介绍产品:
1、这台笔记本很好,硬盘足够大
2、这台笔记本是土豪金版,颜色很漂亮
3、这台笔记本价格很便宜,今天买还打8折
 
但是!假如我既没有收藏小电影的癖好,又不喜欢土豪金这种太俗的颜色,也不会贪便宜买一台配置不足的笔记本,那对面的销售小姐姐能拿我怎么办?
 
所以说,这个需求挖掘的动作在具体的销售实践中,是颇具难度的。很多销售人员在真正的销售情境中,都会习惯性地扮演一本行走的产品说明书,不是去探索客户的真正需求,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猜测客户的需求。
 
到底怎样才是探索客户需求的正确姿势?
 
雷克汉姆通过研究发现:只有通过好的提问才能了解到客户真实的想法。
 
在《SPIN Selling-销售巨人》一书中,雷克汉姆就总结了一套SPIN提问法:销售人员要了解当前客户四大问题——背景问题,难点问题,暗示问题,需求-效益问题。

(1)背景问题S
(Situation Question)
背景问题,就是一些关于客户公司,或者个人的一些问题。提问的目的是要收集关于客户的相关背景资料。
 
还是以购买电脑为例,背景问题就是:
a. 你之前用的是什么品牌的电脑?
b. 这次打算买笔记本还是台式的电脑?
 
但是,问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能问得太多,否则就会容易造成客户的反感。因为背景类问题只是对我们获取信息有利,而对客户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假如你的问题太多,客户的内心就会产生:“关你屁事”这种诸如此类的OS了。
 
现在大部分的客户背景资料,其实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渠道获取的。所以,咱们提问背景类问题时,应该只提问一些重要的、在网上无法获得的关键背景信息,而不要问那些没有必要的背景问题。
(2)难点问题P
(Problem Question)
难点问题,是一些询问客户在当下是否遇到困难、障碍和不满的问题。譬如:
 
a. 你之前的电脑在工作时,同时开几个个程序,反应会不会很慢?
b. 你之前的电脑有没有发生过,突然死机的现象?是不是觉得很烦?
 
难点问题的目的,是要提醒客户有“痛点”。客户对于这类问题的回复,一般要比背景问题高一些,因此它对销售的作用也比要明显。
 
然而,这在像B2B这类的大订单中,依然不够给力。因为它只提到一个点,还没形成一条痛苦链。客户知道痛,但还没有痛到要去改变的地步。
 
这就需要第三种问题的协助了。

(3)暗示问题 I
(Implication Question)
暗示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连带性问题”,是用于引导客户去发现,除了当前发生的困难以外,还会连带产生更多其他一系列的困难和痛苦。譬如:
 
a. 要是在见客户的时候,电脑的运行比较慢,会不会影响我们在客户心里的专业印象?
b. 要是急着去开会的时候,需要打印电脑里面的文件,结果电脑突然死机了,是否会给你造成很多的麻烦?
c. 要是因为电脑慢,导致见客户的时候迟到了,是否会给客户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
 
这类问题是销售提问的关键。因为即使让客户发现“痛点”,甚至是让客户亲口承认自己的“痛点”,都还不足让他做出购买决定。毕竟问题人人都有,但是否有必要解决掉这个问题,就要取决于这两个关键因素了:
 
1. “痛的紧急程度”。
俗话说的好:病得越重,去医院的速度就越快。
 
假如只是平时的小感冒,我们可能连药都懒得吃。可一旦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头痛欲裂,我们就三更半夜的都得跑急诊了。所以说,客户承认有问题,他未必就会立刻解决,只有当他痛到受不了时,才会产生解决的欲望。
 
2. 解决这个“痛”与需要付出的成本之间的衡量。
一台设备标价12万美元,客户肯定会觉得贵。
 
但假如销售能够围绕“其他设备难以操作”这一痛点,不断地深挖,提出一连串连带性问题,譬如:高额的操作人工费、高昂的培训费用、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交货期的延迟、加班所产生的费用、生产外包所带来的成本,等等……
 
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让客户发觉:一台操作复杂的设备,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灾难。此时再将一台12万美元的简单化操作设备摆在客户面前,跟无数的灾难相比,客户还会觉得贵吗?
所以说,“难点性问题”就是发现客户身上的伤口,而“连带性问题”就是在这个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连带性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把客户潜藏需求表面化,把他当前的“痛点”变成他明确的需求,从而促使客户做出购买的决定。

(4)需求效益问题 N
(Need-pay off Question)
如果“连带性问题”让客户感受到了“痛”,那么“需求-效益性问题”就是给客户描绘一幅解决了“痛”以后的美好愿景。譬如:
 
a. 如果你的电脑运行速度变快了,会对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有帮助吗?
b. 如果你的电脑不再轻易死机,能够给你减少多少麻烦?
 
就像是医生告诉你,吃药了以后,就能够有效缓解你现在的痛苦一样。“需求-效益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客户看到解决问题之后的利益,这样他才会接受销售提出的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总的来说,一切的销售都是建立在你能否为客户解决问题这个基础之上的。

而SPIN的提问逻辑,就是以客户的难题为中心,通过提“难点问题”让客户发现自己的难题、不满和痛苦,意识到自己的隐含需求,再通过“暗示问题”把这种难题的后果放大,最后用“需求效益问题”让客户看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收益。
 
就如同文章一开始的例子所说:一个真正的好销售绝不是靠滔滔不绝地产品陈述来说服客户的,这样只会让客户产生怀疑的想法,使销售不断处于处理异议的被动地位。
 
只有围绕客户的痛点来进行提问,这个销售才能处于主动的地位,去控制整个会谈的方向,让客户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及其严重性,从而使他自己产生势必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真实需求。

直播间

门徒俱乐部

话题 478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