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客户:每个字我都看懂了,但你到底在说啥?

2018-04-17

立即购买
  • 课程介绍
  • 用户评价
一
沟通的目的,决定沟通的内容
 
先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有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客户。
 
有一天,他给我发邮件:Hi, Daniel, 你有做空调吗?
我回复他说:有的。
 
他再给我发邮件:有做哪些型号?
我回复他说:有做A,B,C,D,E,F这些型号。
 
他再给我发邮件:能给我发个价格表吗?
我回复他说:行,请看附件。
 
他再给我发邮件:交货期多少天?
我回复他说:35天。
 
他再给我发邮件:付款条件怎么样?
我回复他说:30% TT,70% before shipment。
 
由于墨西哥和中国的时差,足足有十几个小时。所以,当我和这位墨西哥客户说完以上这段话的时候,都差不多要过去十天。(掩面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和拉美客户的成交周期会普遍比较长的原因。一来,他们那边的民族天性本来就是如此。二来,这种极其无效率的沟通,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浪费时间的无效沟通?
 
我认为,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理清楚客户的目的是什么。
 
如上案例,由于我是做采购的,所以客户的目的其实很明显:他就是想要搜索到足够的供应链信息,从中确定一个好的供应商,然后通过这个供应商的产品赚到钱,或者通过满足他的下线客户,来实现他的目的。
 
因此,假如我们要提高与客户沟通的效率,就只需要在一开始,在还没等客户发问的时候,就把我们所能搜集到的供应链信息给他。并且不是“啪”一声就赤裸裸地摊开给他看,而是要整理成对我们有利的样子。
 
譬如说,我们先提供自家的报价,然后说明整个供应链的最新情况,接着摆出其他友商的产品和价格信息,最后给出自家报价符合供应链趋势的说明,以及自家报价与其他友商的对比。

这样沟通,不就一次过解决客户的N个需求了吗?拥有这样的沟通能力,难道还怕客户记不住你?
二
沟通的方式,决定沟通的成果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句话本来略带贬义,有点见风使舵的意思。然而在这里,它却是褒义的。因为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他们的角色、岗位和层次不同,将决定着你跟他们沟通的方式也必须是不同的。
 
譬如你就不能拿对待职场人的方式,去对待你们居委会的大妈,否则你会发现双方会完全对不上频道。要想让对方明确地接收到我们的讯息,你能够采取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代入”,把自己代入对方的角色当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有个客户要来工厂拜访,你就得首先代入对方的角色,去思考对方这次到来,到底想要了解什么讯息,想要沟通什么内容,想达到什么目的。之后你再根据这个去有选择性地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客户是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听一些他不愿意听,或者他听不懂的东西的。
 
1
 什么是客户不愿意听的东西?
 
这里就要介绍两个概念:买点和卖点。
 
所谓买点,说白了就是客户想要购买你产品或服务的理由。而我们口中的“卖点”,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以为的罢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吴彦祖长得比我帅,这是公认的、客观的吧?但这是不是他的卖点呢?不一定。假如是面对女孩子的话,那没话说,几乎100%是卖点。

然而,要是他面对的是一个做外贸的男孩子的话,那么吴彦祖即使再帅,也无法给他提供做外贸的科学思维方法吧?
 
所以说,我们眼中的“卖点”,有时未必是客户的“买点”。假如我们理不清这一点的话,你将不得不用你所谓的卖点去一次次地撞击客户,而由于这时你所销售的卖点,其实都是客户不愿意听的话,因此这时候的你,其实也只是在跟客户做无效的沟通罢了。
 
2
什么是客户听不懂的东西?
 
举个例子,我曾经讲过一个叫“沉没成本”的概念。这个词的官方定义是:它是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很多人一听,一脸蒙圈:你确定你说的是人话?

See? 听不懂了吧?因为我们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搞学术的,所以看不懂很正常。但假如我换下面这种方式来解释,大家接收的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什么是“沉没成本”呢?就例如你在和男朋友拍拖慢一年之后,才突然发现对方是个渣男,那么这个时候,无论你是选择分手还是继续下去,这一年的时间和付出,都是你的沉没成本,因为你已经收不回来了。
 
但可怕的是,很多人往往意识不到
三
情绪,不该成为沟通的障碍
 
在任何时候,我们沟通的对象都是人。而只要是人,就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例如情绪。
 
就好像,当客户由于货期推迟问题,而产生非常暴躁的情绪时,他手指着你的脸说:怎么会这样!你们在搞什么!不想做生意就早说,不要在这里浪费我的时间!这样诸如此类的话时,你会怎么跟客户沟通?
 
门徒的Noah同学曾经跟我说过一个叫做“PAC”的理论,它把个体的个性和状态分为三类:父母(Parent)、成人(Adult)和儿童(Child)。
 
01
父母(P)状态
这种往往会以权威和优越感作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

假如以P来应对客户的责骂,你可能会说:“推迟货期怎么啦!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也跟工厂争取了很久的好吗?再说了,要不是你确认物料拖了那么长时间,我们会到这一步?”
 
02
成人(A)状态
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

假如以A来应对客户的责骂,你可能会说:“你好先生,是在很抱歉,本次推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主要零部件厂推迟了15天交货。经过我们的多次协商,对方依然没有办法准时交货,这导致了我们也不得不推迟生产,实在是抱歉啊。”
 
03
儿童(C)状态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

假如以C来应对客户的责骂,你可能会说:“大哥,您尽管打我尽管骂我,这件事是我做得不到位,小弟在这里跟您道个歉,您先坐下来消消气。有什么火就冲我来,没事儿,我顶着。但是大哥,您也要知道,我也苦啊。

因为推迟交货这件事情,我们老板都快把我给骂死了,说要是我不能把客户您的问题给解决了,明儿就要把我给开除掉。大哥您看,您给通融一下,再推迟几天行不?”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认为选择哪一种状态来应对,比较好呢?选择第二种A状态吗?
 
不对。实际上,在沟通的过程中,假如双方沟通时的状态都是A,说明双方都是非常理性的。并且这时候,双方的沟通效率也是最高的。
 
但假如这个时候,某一方的状态是P或者C的话,A就不是一个妥当的选择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你们的手机因为无故欠费而上连不上网络时,你在这边暴跳如雷地打电话给10086,而对方却在那边一本正经地重复:“很抱歉先生”这样的套话时,你会不会更生气说:“你特么能不能少说点废话”?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是采取互补性的做法。也就是说,当对方是P的时候,你就选择C

直播间

门徒俱乐部

话题 478

最新问答

专题推荐